三大洪山与“佛足” 偶尔读到一则故事,有关许昌洪山寺。 唐代有一位善信禅师,曾到五台山求法,在伙房里打了三年杂工,却被众僧嫌弃,要求离开。 善信很伤感,涕泪横流。 一位长者告诉他:“你的缘分在南方,为什么不去寻找呢?记住八个字:逢随即止,遇洪即住!” 善信向南而去,于宝历二年(826)秋天到达随州境内,看到前方一座高山,问客店老板:这是什么山? 答曰:大洪山。 善信想到那八个字,便走向山峦深处。 他看到一个大湖,据说,里面有神龙居住。 正值旱灾,山民张武准备宰羊杀猪,向神龙求雨。 善信劝阻道:雨晴不能应时,都是业障所致。杀生求利,徒增罪过。请你暂且放过这些生灵,让我来向神龙祈祷吧。三天之内如果不下雨,你再继续。 他查看了地形,攀爬到险峻的北岩上,进入禅定状态。 到了到三天,雷雨大作,墒情充足。 雨停了,张武来到北岩找寻禅师,看到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脸上蒙了一层蜘蛛网。贴着耳朵大叫,猛烈摇动身体,才把他唤醒。 张武把自己的山地布施与禅师,又帮他建造了僧舍。 太和九年(835)五月二十九日,善信禅师对神龙说: 我曾经许诺,奉献身体来代替祭坛上的血食,今天就请你享用吧。 他引刀自断双足,流出许多白色的血液,然后就死去了。 信众把禅师的双足供奉在山寺内,称为“佛足”。经久不腐,颜色如初。 朝廷听闻此事,赐封善信为灵济慈忍大师。并加封了十二位佐神。 这就是随州洪山寺,也是天下洪山寺的起源。 南宋末年,洪山作为南北交锋之地,居民流散,山林败落。 经主帅孟珙与都统张顺决定,僧人们带着佛足和历代封告文书迁至鄂州(武昌),朝廷赐寺名为崇宁万寿寺(后更名为宝通寺)。 寺院所在的山峰,本称黄鹄山,自此称称洪山,为了与随州大洪山区别,又叫做小洪山。 元世祖忽必烈。 不久,忽必烈帅军伐宋,来到武昌。一天,他看到远方山顶上,仿佛有神人立于云头。探问之下,得知是禅师“佛足”所在,惊叹不已,遂命住持将“佛足”护送至北京,供奉于秘室。 登极称帝后,忽必烈下旨,将“佛足”护送回武昌。 走到许州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佛足重莫能举”。一行人无法前进,只得禀奏。 忽必烈下诏,在佛足停下的地方,就地建寺。 这就是许州洪山寺的来历。 天下的洪山寺有许多,随州、武昌、许昌称为“三大洪山”。 随州洪山寺是本源,武昌洪山寺最繁华,许州洪山寺按时序名列第三,却供奉着“佛足”真身,成为信众向慕的中心。 武昌洪山宝通禅寺,被列为“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武汉唯一的皇家寺院,“四大丛林”之一。
四个字的介绍 这个故事,是从元代黄溍《武昌大洪山崇宁万寿寺记》一文中读到的。 在许昌生活多年,对于许昌洪山寺,却没有什么印象。 查阅明清志书,只看到一句简略的介绍:在帐地保。 导航地图上搜寻,建安区丈地村,果然有个洪山寺,驱车前往,十多分钟抵达。 许昌洪山寺。
寻访 许昌洪山寺在一个巷子里,紧临国道。 规模不算弘大,但也落落整齐,建筑都是新的。 寺院中,只见到一位禅师。便询问是否还有古迹,能与古籍记载相互印证。 如今知道这故事的人,可是相当少了。他说,慈忍大师向忽必烈托梦要回南方,走到这里遇到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佛足”就供奉在这里了。随州的禅师每年都会来访,住上几天。 他说,在历代战乱中,佛足已经不知到哪里了。洪山寺过去规模很大,后来改作学校,慢慢拆光了。山门前原有一对石狮子,敲打时能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很好听,修桥时,被埋到桥墩下了。还有两通老碑,算是寺中仅存的古物了。 他带着我到山门前查看,厚重的古碑平卧在地下,已有残断。他指着那块大的说,这应该是宋代的。 一时间,未能在碑尾找到落款年号。 禅师法号妙山,他说,洪山寺奉行的禅法,属于曹洞一系。 随州洪山佛足阁。
许之洪,至今得与随、鄂并峙 从龙山寺归来,继续从资料中寻找许州洪山寺的痕迹。 在《洪山勅赐宝通禅寺记》序文中,看到这样的字句:至元元年(1335),帝登九五,遣使偕则翁送双足还鄂,道经许州,遇许之洪而双足莫能起,俨若随之洪,即欲住随者。使归奏,帝命有司建寺于许,以则翁主席于其间。故许之洪,至今得与随、鄂并峙也。 这段话里的“许之洪”,应该是许州当时已有一座洪山寺,并且样式类似随州寺院。佛足到这里走不动,如同回到了随州。护送佛足的则翁禅师,遂请求就地安奉。 则翁禅师,又称“则翁实”,原是鄂州洪山寺住持。当初与忽必烈说法相契,奉佛足抵京,又留在许昌,成为许昌洪山寺的开山祖师。 1994年《河南文化艺术年鉴》中,看到一则许昌洪山寺的介绍,记录的是毁坏前的样貌: 位于京深公路东侧丈地村中,面积3000平方,房舍39间,前后两进大院,大门口有一对2.4米高的青狮子,前院塑有哼哈二将神像,后院又分东西两部分,后院大殿是四大天(王)像,后院东侧有大殿五间,立有大佛像三尊,神态安样,两侧石刻十八罗汉像,后院西侧是千手千眼佛,高丈余,该寺因屡遭兵焚,今已无存。 与随州、武昌的洪山寺相比,许昌的洪山寺有些寂寞。 其实,随州的洪山寺,也曾经迭遭破坏,宋元之间迁至武昌,也一次次重建。最近的复建,是在1995年。 真正珍贵的,是一脉相承的洪山故事。 禅灯相继,世上才有了万千洪山。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颍川派,加★星标★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