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完普洱茶看叶底有什么用?

 生茶张古树普洱 2022-06-29 发布于山东

经常喝普洱茶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完整的品鉴流程包括:观察干茶、闻香、冲泡品饮、看叶底。

虽然品饮是判断普洱茶品质的关键,但喝完茶之后仔细查看叶底的话,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那你知道喝完普洱茶之后,看叶底有什么用吗?为什么一定要看普洱茶叶底呢?

茶底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很多茶友喝完茶后都会直接将其倒掉。但生茶张要说的是,看似没有价值的叶底,却可以看出一款茶的品质。

其实除了味道,叶底不能向我们诉说,原料净度、茶叶年份等信息都可以从叶底读出来。不管是从品饮还是审评的角度来说,茶人喝完普洱茶后都不免谈论起一件事:看叶底。

一、叶底到底是什么?

泡剩的茶底,专业术语叫做“叶底”。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

这样一解释,瞬间觉得“通透”了,原来是茶渣啊!很多人会用来煮茶叶蛋、栽绿植等。

二、看普洱茶叶底,到底看的是什么?

泡好的茶叶底是精神饱满的,摸起来丝滑,捏起来厚重,撕起来也依然会感觉到鲜艳的韧劲看上去有光泽,甚至是油亮。

看叶底,主要看芽叶的颜色、厚薄、整碎、光泽度、匀整度、弹性等。

嫩度一一捏茶底,看叶质;色泽一一直观反映茶的原料优劣;匀度一一暴露采摘情况;舒展度一一显示茶叶的活性。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在保证原料优质、工艺正确的前提下,我们就要强调仓储的环境了。

很多人往往认为,存茶嘛,把茶放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就万事大吉了,但数年后拿出来,却得到了一款越陈越淡越薄的茶,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在存茶的过程中,最好定期开仓品鉴,除了外观、汤色、滋味、口感这些分项,叶底也是不可忽略的。

三、如何看叶底?看叶底有什么用?

1、看看叶底是否有光泽,叶片是否完整。

在观察叶底时,尤其需要关注芽叶的色泽、亮度和弹性。

有些叶底看起来颜色不均,有明显的红梗红叶、糊点等,这从侧面反应出鲜叶在运输和摊晾时被捂到,或者是杀青时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导致茶叶被炒焦。

叶芽肥嫩或是粗老,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原料等级。

叶片肥大、芽头多,说明选用的原料等级相对较高;老叶含量多的普洱茶,鲜爽度稍弱,但甜度和耐泡度都更好。

如果叶底看起来比较细碎,多半是茶叶压得紧,撬茶时破坏了条索的缘故。就饼、砖和沱三种形态来看,沱茶形状不规整,更容易出现碎底等情况。

2、看看叶底的含芽率。

含芽率是指芽头与叶片的比,若严格来审评,需要有一定量的样本作为评判基础,也需要审评者在喝茶的过程中不断对比进行总结。

3、轻按叶底,感受叶底是否富有弹性。

综合叶底的光泽度、叶片的完整度、含芽率,来判断一款茶品的活性如何。

活性较高的普洱茶才具备陈放的价值,在存储的过程中产生进一步的转化作用,最终达到越陈越浓越香。

因为普洱茶具有后期转化价值,香气、滋味和口感更多的是直观呈现出当前这个阶段的品饮价值,再结合叶底的状态,就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出一款茶未来的转化潜力。

因此,我们在选购普洱茶时,一定不要忘记看叶底。 通过品饮去辨别香气和滋味,通过叶底去判断选料和工艺,如此也能更快挑选到自己满意的茶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