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江唐经幢、护珠塔 【上海】

 宜宾客 2022-06-29 发布于山西

松江唐经幢在中山小学里,这是时隔7年后第二次来了,保安依旧善解人意,登记一下身份证就OK。

正值暑假末期,校园寂静清幽。穿过教学楼,迎面而立的就是那根经幢。

其高9.3米,算是江南经幢高度之最了,建于唐僖宗李儇大中十三年(859年),也是大上海地表最古老的构件了。

 青石雕刻垒砌而成,底部为多重须弥座,雕刻有“九山八海”、狮子、佛像等,凭栏上为八角石柱,刻有陀罗尼经,再上为多重伞盖、华盖,并装饰有仰莲、云气纹、飞天等。

此经幢原立在通衢大街,用以超度亡灵,这也是经幢的功用之一。上世纪60年代,幢身通体喷射硅胶,以防青石吸水风化。

 “幢”原是佛像前所立的用宝珠丝帛装饰的杆柱,7世纪随佛教密宗而产生,它和碑碣都属石刻小品,多流行于唐宋辽金。

石质经幢约在唐初出现,形制与塔相仿,通常八角形建筑,多刻《陀罗尼经》等经文,立在寺庙大殿前。元以后,经幢的建造渐趋没落,所见甚稀。

 我见过的最早的经幢是运城舜帝陵庙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八棱残经幢,完整的则是潞城原起寺的石经幢,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而江南的无锡、常州、上海、金华、宁波、海宁等地的经幢要晚于北方百年了,这大概是流传的时差所为。

 护珠塔在松江天马山森林公园里,从远处的公路上,就能眺望到它的身影。

天马山是上海最高的山,海拔不足百米,在这个冲击平原上一实属不易。这个收钱的公园毫无新意,不是为看塔,绝不会来此消费金钱和时光。

      护珠塔在圆智教寺里,原为砖木结构,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那年,寺里欢天喜地的祭神,结果乐极生悲,燃放爆竹,殃及池鱼,将塔心木梯、楼板、塔檐、平座烧了个一干二净,仅残留一款裸体砖砌塔身,即便如此,更具个性,比松江的其他几塔,更有它独特的味道。

 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南宋淳佑五年(1245年)重修。七级八角,高约19米,楼阁式,每层交错开有拱券门,转角为圆形倚柱,二层装饰有假直棂窗,并朱丹涂色。

如果加上围廊、塔檐、平座什么的,青衣紫裳,它的丽影也是风姿绰约的。

 护珠塔是一款真正的塔坚强,一层西边已完全残损,在外壳一睹内部结构,由于地基变动,塔身朝东南方向倾斜,倾斜度达7°,远高于苏州虎丘塔的2.4°、合阳大象塔的5°。

站在塔下仰望,清风流云匆匆滑过,塔似乎也在迎风振舞,摇摇欲坠而无法自持,有瞬间天柱失心轰然倒塌的感觉。

    塔的下边是中峰寺的上清泉,也是江南的名泉。旁边还有一颗高大的银杏,古莽沧桑,估计也是宋载,是见证山庙变迁的活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