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20220629任仲平

 Marksman99 2022-06-29 发布于广东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中文名

任仲平

代表作品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

主要成就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

任仲平 (“《人民日报》重要评论”谐音)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任仲平文章:奋斗创造人间奇迹——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上)

《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任仲平文章:初心铸就千秋伟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下)

两个阶段创作机制所获荣誉发表内容

人物评价

23年前,一个偶然的创意让“任仲平”开始了一段特殊之旅。15年来,“任仲平”同志风雨兼程,写出55篇评论,他是一群人的新闻理想,是一张报纸的社会责任。

两个阶段

任仲平项目组组长、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将这15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到2003年5月。初成风格阶段。每年一到两篇。选题上,偏重理论时政的大主题,宏观的理论性题目比较多。这个阶段10年之内,一共写了20篇,平均一年两篇。

第二个阶段:2003年至今,共有35篇。“任仲平”创作进入了有规模、有机制、有影响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5月22日,胡锦涛同志对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作出批示: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作机制

自进入新世纪后,“任仲平”同志一直在现任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同志的领导下,更准确地说,他也是“任仲平”同志,是很多任仲平文章的主创者。6年来,从人民日报分管理论的副总编,到总编辑直至社长,他的官职换了好几个,但一个职务始终没变:任仲平项目组长。也许正因为这种连贯性,造就了这个品牌,形成了“任仲平”创作机制。张研农社长概括为“七八条枪,七上八下,七嘴八舌”。

七八条枪

“七八条枪”,指的是一种组织架构。“任仲平”成员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有部主任,有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各有专长,平时各忙各的,任务一召唤,便跨部门选人组合,项目负责制,任务完了就散。所以任仲平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像获得总书记批示的《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一稿,有来自6个部门9个同志参加。《论三贴近》有7个部门13个同志参加。

七上八下

“七上八下”,指的是一种工作标准。大家精心、精致、精当,一稿、二稿、三稿,最终定稿,其间必经若干反复,以至推倒重来,直到所有人都觉得“还行”。成稿时,往往已脱胎换骨。比如,《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改了9稿,结构多次调整,段落再三修改,文字反复斟酌,题目是倒数第二稿才改定的。今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走好全国一盘棋》,写了近两年,初稿4万多字,改了14稿。去年获中国新闻奖的《长征,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改了11稿。

七嘴八舌

“七嘴八舌”,指的是一种民主风气。在“任仲平”内部,即便对社长、总编辑发表的意见,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谁都可以表示不同看法。这样做,有时是为了文章框架,有时是为了主要观点,有时只是为了一个字词或标点的用法,实在统一不了,甚至会通过“票决”的方法来定夺。

所获荣誉

近20年来,“任仲平”同志风雨兼程,写出近百篇评论,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得到新闻届同行和专家的认可。任仲平同志多次获得中央领导的表扬,被称为人民日报的政论优势的集中体现。任仲平同志还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和喜爱,每一篇之后都能接到很多读者来信,有的地方还在广播中全文播送,网上转载颇多。

2010年10月27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任仲平的评论《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以现代化为主线,以新的视角,深刻阐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信念,获得中国新闻奖。至此,“任仲平”已经八次荣获中国新闻奖。

发表内容

2019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奋斗创造人间奇迹——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上)》,文章说到:70年,在人类发展史上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中国人民以70年不舍昼夜的奋斗,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0年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千磨万击还坚劲——抗疫斗争铸就伟大精神》,文章说到: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是人类与疾病斗争史上的奇迹,更是人类精神所演绎的动人篇章。一场可歌可泣的抗疫斗争证明,英雄的中国、伟大的人民,坚不可摧、不可战胜!

2021年3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任仲平文章《气吞山河的壮阔行进》。文章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展现了一个大国的历史担当,彰显了一个大党的初心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2021年3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风雨无阻的奋进征程——写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开启之际》。“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2021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百年为奋斗新起点,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我们所开创并矢志推进的伟大事业,必将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2021年7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推出任仲平文章《继往开来的世纪伟业》指出,承载百余年仁人志士艰辛的探索,汇聚亿万人民不懈的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如东方的一轮朝日,正光芒四射,正喷薄欲出。

2021年7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任仲平文章《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