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医人的修心笔记——连载之一

 liyh65 2022-06-29 发布于山东

作为中医人,最需要修心。因为《内经》明确告诉我们,要恬淡虚无,要精神内守——这即是修心。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们不但要提高临床水平,还是提高心身修养。简单来说,就是要修心,通过修心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我自己体会,修心是极有好处的,这个好处是多方面的,其一,可以让心更定,更静,更安,从而让思维更敏捷,让思考更深入,能在临床工作中提高疗效;其二,欲望减少,日子过和更简单,但更快乐,更有幸福感;其三,对于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自己活的更明白,而且三观更端正,生命更有意义。

我知道自己的修养很不够,在生活工作中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好。所以,我还在继续努力,希望每天都会提升一些,每天都会更靠近圣贤一步。以下是我的修心笔记。

一则,每天都要修心

正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一样,修心也要天天进行,甚至时时刻刻都不能离修心。

工作时,保持心境的恬淡自然,这是修心;生活中看淡万事万物,这也是修心;在静处读书,这是修心;在闹处做事,这还是修心。

修心有如磨刀,在生活工作中应用修心得来的智慧去处理事物,这是试刀。天天修心,天天试刀。发现有所不正,即随时内省,再忏悔,改过。然后继续新一轮的修心、试刀。表面上看日子过的平平淡淡,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有修心后的愉悦,也有处事不当的忏悔,却也是起起伏伏。

为了更好地修心,平时要常读圣贤之书,这些书中有圣贤传承下来的大智慧。要把读圣贤书变成一种习惯,就好像人饿了要吃饭,心灵也需要食粮。读圣贤书即能让生命成为有源头的活水。

另外,若一段时间不学习,就容易在心头蒙上灰尘,离圣贤就远了些。所以要经常听听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这样可以把一段时间以来积累在心头上的灰尘洗去,让内心重新变的活泼泼的。

我的方法是,每天白天工作时端正心态,好好做一个中医人,在临床上努力帮助病人。有空就多写作中医文章,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晚上读书、写作之余则常静坐。

修心不仅是做功德,做善事,更重要的是要在心性、禀性、脾气上改变。目的是去掉身上的各种脾气和毛病,让内心轻松些。所以,除静坐之外,我更重视用儒家的思想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照着圣人的教诲去做,希望能近圣一步。

 二则,时时保持善心

任何时候,都要有善心。我的理解是,善是天地之间的正能量,如果我们能心善、念善、语善、行善,即能与天地同步,就能得到天地的庇佑。反之,如果 我们心恶、念恶、语恶、行恶,即是背弃了天地规律,就会失去天地的庇佑,甚至得到天地的惩罚。

所以,要时时省察内心,看内心是不是有了不善的念头。比如,闲暇时、工作间隙、等车时、坐车时、走路时……,都是反省的好机会。

对于中医人而言,更离不开善心、善愿、善想、善念。为什么?因为中医是仁术,中医人就是实施仁术的人,若舍弃了善心,又将如何体现出仁术呢?!

所以,每位中医人都要心生善念,从当下开始,就要尽量生起慈悲心、对每个人都要有仁爱心、同理心、怜悯心、支持心、爱护心、尊敬心,对所有人都要有一个善良的心愿。这里的“每个人”包括自己的病人,也包括自己的家人、认识的人,以及天下所有的人。

《大学》讲,君子之道,要“止于至善”,我的理解是,如果能“止于至善”,即能让人心与天心合二为一,即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当然要从修善入手。只有彻底地、完整地、全面地发善念,对所有人发善念,持续做下去,未来才可能靠近“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的观点是,既然此生选择了中医,那么,就老老实实地做中医,不离不弃。而且要努力做好中医,争取做一个明医。在学医和行医的过程中,我在心中反复督促自己,从今以后只做善事,从今以后心存慈悲,从今以后要做有仁爱之心的人,希望自己能心想事成。

点击图片

进入小程序购买“附子饼“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