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婧 朗读┃紫苏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看到有妈妈抱怨,最近婆婆一直在催她生二胎。 孩子一直都是妈妈自己带大的,婆婆一点忙都没帮上。 好不容易去年送去了幼儿园,她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准备在职场上大干一场,找回自我。 现在让她回去再生一个,她是坚决不愿意的。 我忽然想到,国家开放三孩马上1年了,可是身边,愿意生二胎的并不多,生三胎的就更少了。 ![]() 生孩子的决定权最终是在妈妈手中,可是目前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的种种压力,都让妈妈们谈“生”色变。 其实她们不是不想生,只是不敢生! ![]() 一 妈妈不是不想生只是缺帮手 曾刷到过一个视频。 一位妈妈头发凌乱地靠在墙边,望着天花板,调整自己的呼吸,想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摇篮里的孩子趴在摇篮边,伸着小手,不停地叫着“妈妈,妈妈!” 最后,妈妈没绷住,蹲下身子,无助地抱头痛哭。 ![]() 从早上开始,妈妈就独自带着双胞胎儿子去打预防针,她手上抓着一个,另一个就跑得老远,追回了那个,还要担心这个又跑了。 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时间喘气,还要赶着煮饭、喂娃、哄孩子睡觉。 而两个小家伙正是粘人的年纪,他们缠着妈妈,什么都不让妈妈做。 让人情绪崩溃有时只要一根小小的导火索,而现在这两个娃就是妈妈的导火索。 想到一直以来独自带娃的种种委屈,全部积累在了一起,妈妈彻底崩溃了! 其实这视频只是许多妈妈,独自带娃日常的冰山一角罢了。 她们每天都要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个人边带孩子,边做家务,一个人带孩子去买菜、挤公交…… 即使满身疲惫,也必须时刻紧绷着弦,被生活包裹得密不透风。 可是就算妈妈付出了百分百的心力,自认为已经燃烧了所有的热情,可是却得不到丈夫、家人的认同。 纪录片《生门》的导演陈为军说: “都说生育是两个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实不是。 真正面对一切的,只有女人。” 妈妈们不是不想生孩子。 如果身边有人能和她一起分担带孩子的艰辛,她也渴望有儿有女的“好”日子。 ![]() 二 妈妈不是不想生 只是工作家庭很难平衡 二胎妈妈小徐在生孩子前,曾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 她是985毕业的高材生,外企收入高,现代企业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是她理想的就业方向。 她原本认为自己找到了能实现自己独立、自由职业女性梦想的平台。 在她工作的第五年,从她怀上了第一个孩子开始,她的梦想就破灭了。 在生产前一天她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休完产假,她又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可是在几个月后的公司晋升中,她还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按公司的晋升制度,职位与职级的晋升通常需要3-5年,在她所在的部门里,她的工作年限最长,并且已经在代行管理职责。 但老板非常直接地告诉她: “考虑到她的孩子还需要哺乳,作为一个妈妈,也会把时间与精力放在家庭上,所以这次晋升,会把机会给部门里的一位男同事。” 小徐觉得特别委屈,去跟老板谈判,如果能涨薪,不晋升也能接受。 但是老板最后只同意涨薪5%,她对公司彻底失望。 一边是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是自己不能放弃的工作,当面临事业与家庭这个选择题时,被掏空的只能是职场妈妈。 最后,小徐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工作,为了照顾孩子,去了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国企出版社工作。 职场妈妈们心里都知道:平衡家庭和事业是个伪命题。 孩子并不是生出来就完事了,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问题在等着职场妈妈们。 抱起孩子就干不了事业,要了事业就抱不了孩子! 在电影《找到你》中,有让人心疼的一幕。 精英律师李捷刚刚生完孩子,就马不停蹄回到职场。 因为白天要上班,她只好请了个保姆来帮自己照看孩子。 可谁知,保姆却拐走了她的女儿。 那个晚上,她在大街上一路跑,一路问,发了疯一样的寻找自己的女儿。 连路边的垃圾桶都不放过,对着恶臭的垃圾拼命翻找,最后崩溃大哭。 ![]() 别人问她怎么这么晚才发现孩子丢了?她含着泪回答: “白天要上班。” 那一刻,自责、内疚、排山倒海般向她袭来,她恨自己把工作看得太重,恨自己照顾不好孩子,恨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这就是职场妈妈的心酸。 孩子饿了,渴了,病了甚至丢了,因为工作,都不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孩子身边,陪伴他,守护他。 主持人杨澜也是一位事业型妈妈,事业上的忙碌和奔波,也让她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 “我作为一个职业女性,一个妈妈,我有过很长时间的困惑,这种困惑到现在依然存在,当我收拾行李准备出差的时候,我觉得我做了一件对不起孩子的事” 职场妈妈不是不想生孩子,她们只是怕自己照顾不好孩子,亏欠了孩子。 三 每一个愿意二胎、三胎的妈妈 都是因为少了后顾之忧 常常有人说,一个女人只有生了孩子才是体验过生命完整的女人。 妈妈们也都希望当自己老了,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身边能有个手足,互相照应。 只要家人、企业、社会一起为妈妈提供一个良好的生育环境,让妈妈没有后顾之忧,她们就不会对生孩子这件事充满恐惧和抗拒。 爸爸看见妈妈的付出与牺牲 湖南衡阳,有一个幸福的妈妈,寒假里,早起做早饭的是孩子,睡懒觉的是妈妈。 因为妈妈有个懂得心疼自己的好老公。 ![]() 每天早上,妈妈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老公就会把两个儿子叫醒,三个人一起在厨房里准备早饭。 在爸爸的指导下,兄弟俩会做很多菜式,还会一起拖地、擦窗户、晒衣服。 俩兄弟一边干活,一边吐槽妈妈: “我妈的命怎么这么好,每天可以睡懒觉, 我们却要早早起床写作业,做家务。 放寒假的好像是我妈!” 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的妈妈,一定非常愿意为两兄弟再添一个小妹妹。 每个女人成为妈妈都要付出,牺牲自己,只有丈夫看到她们的牺牲,能为她们托底,她们才会觉得当妈妈值得! 人性化的企业是职场妈妈的福音 小陈是天津某外企的员工,她生产完回到公司后,变成了众多“背奶妈妈”中的一员。 好在这家公司非常的人性化,为公司里的哺乳期职工配备了哺乳室。 里面配备有消毒工具、存奶的冰箱,还有报纸杂志,每个妈妈都可以有独立空间。 所有东西一应俱全,非常温馨。 某在多家外企、国企工作过的人力资源总监说, 其实企业在为一个具体岗位招聘员工时,并不是只有劳动契约,还有心理契约。 老板会让招聘主管与应聘女性沟通,尽量在工作上着手,运行稳定后再考虑怀孕,毕竟哪个公司都不想招个员工,来了就怀孕。 企业不搞性别歧视,在能力范围内为职场妈妈提供方便,妈妈们会更愿意为企业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 妈妈都是普通人 请对她们多些理解,多些宽容 最近,关于西安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被冲走的新闻,大家都在等待结果。 可是就在大家都在祈祷出现奇迹的时候,网上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 一些人开始指责起了妈妈,可是明明是爸爸带孩子出了事。 社会上总有这样的声音,孩子出现问题,第一个被指责的总是妈妈。 每一个母亲都是单纯为孩子着想的,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现任何问题,孩子出了事,她们比谁都着急。 孩子不是妈妈的枷锁,妈妈也不是孩子唯一的负责人。 请对妈妈多一些理解和关爱,多一些宽容。 当整个社会都对妈妈少一些“为母则刚”的期待,多一些感同身受的关怀,那么,生命的延续也将成为妈妈们最美好的憧憬。 四 希望孩子茁长成长 真正要把孩子哺育好,是夫妻协作、家人支持、社会保障缺一不可的。 真诚期待,社会育儿认知能持续改善,保障政策持续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妈妈有生孩子的底气。 愿每位妈妈都有迎接新生命的期待,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和谐美好的家庭中茁壮成长,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初心。 作者:安婧,自由撰稿人,生活有苦也有甜,我用我手写我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