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合往事 陇上曾产百万条抗战军毯

 陇史荟王文元 2022-06-30 发布于甘肃

工合往事 

陇上曾产百万条抗战军毯


  一个小镇,一座早已消失的作坊式工厂,曾在抗战时参与了百万条军毯的生产。这个小镇就是兰州近郊的金崖镇,工厂就是抗战期间工合在小镇上开办的作坊工场。
  时至今日,小镇人并不知道,他们曾为百万条抗战军毯的加工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大片国土沦陷,民族工业遭受重大损失。为了支持前线抗战,1938年8月5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口成立,联络组织小手工业,为抗战生产物资,最多时在全国设立3000多个合作社,有纺织、造纸、机器等20余种工业产品。1939年,工合在甘肃的兰州、天水、平凉等地成立了事务所,建立了棉毛纺织、皮革缝纫等38个合作社,采取“社员集资、民主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原则,充分动员民间力量,为抗战前线生产各种用品。


  1939年冬天,在兰州工合办事处700名职员的努力下,生产出了14万条军毯。产品上交后,国民政府军需总署又委托他们加工100万条军毯。这个任务主要由兰州、平凉、天水三地的工合合作社完成。这百万条抗战军毯是如何完成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这段抗战往事。

  1.第一批军毯,令人们吃了一惊,这怎么能行?

  看到工合合作社刚制作出来的毯子,乡亲们的嘴就咧开了!你那叫呢子?军毯?差不多跟筷子粗细,中间还有大缝隙,怎么能保暖?看上去无法折叠,似乎也用不成。这能算军毯吗?
  乡亲们对工合合作社的产品充满了怀疑。这是金崖工合合作社留给金崖老人们最初的印象。
  当时,工合合作社就设在金崖镇内三圣庙,被称为第四合作社。为何工合要将合作社选在金崖,这还得益于我们金崖镇的地理位置和物产。那时,金崖是兰州往东第一大站,也是西北国际交通线的必经路之一。当时,金崖镇四周乡镇都有丰富的物产。榆中北山出产羊毛,青城一带种植棉花,这些都是纺织加工的前提。自然,金崖相对发达的交通,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是有力的条件。这样路易·艾黎就将工合合作社选址在了金崖。


  镇子上的三圣庙是最好的地方。这座寺庙兴建于光绪年间,金崖一带的群众又把它叫做老爷庙,占地面积达千余平方米。前面是临街戏楼,里面则有过厅,献殿。最早的大殿建于光绪二年,而比较晚的献殿则到光绪三十一年才建成。可见当时建设多么不易。庙内的建筑沿中轴线分布着戏楼、献殿、大殿,而在戏楼之间则是左右两排厢房。从建成至今,三圣庙就是金崖镇上最热闹的公众活动场所。
  抗战时期,还在这里成立了中国童子军榆中县金崖小学校战时后方服务团,开展宣传抗战,募集抗日资金的活动。解放后,这里成为榆中县第五区区政府所在地。著名作家高平曾写了一副对联:“古庙沧桑,军政工学均用过;今人聚会,舞演弹唱更精神。”
  工合设在这里时,正是1940年。当时,日寇飞机对兰州等地狂轰滥炸。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一些重要的学校企业就被搬出兰州。甘肃工业合作社的一部分机构就搬迁到了榆中。他们借用了三圣庙,不仅将其第四社设在三圣庙内,还在庙里设立工合金崖通讯处。
  老人们回忆说,“工合”在金崖开设工厂主要是纺织,制作军毯。这个活可不好做。为啥?金崖以前会纺织的人比较少,但在抗敌救国的气氛中,参加工合合作社的金崖小伙子们还是努力学习纺织技术。现在看来,工合组织充分利用了中国农村广大的优势。他们大多选定相对繁华的集镇,然后将分散加工集中生产。这样既扩大了生产,也团结了广大民众抗敌。
  人们在三圣庙的左右厢房和献殿下面,大殿四周,摆放了织机。至今镇子上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庙内写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标语。当时,置办的机器分为两种,一种是铁织机,一种是木头的,自然铁织机的效率要高一点。除了在三圣庙内摆放织机外,合作社还在一些村民家里也设了点。


  那段时间,我们金崖镇上很热闹。合作社将收购来的羊毛和棉花,分给愿意捻线的村民,于是捻线就成了镇子上的一道风景。不少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纺锤,极速转动,细细的线就慢慢捻出来。为了提高效率,有人站到了房顶上。有的几个人合作,一个手提着纺锤,另一人手拿羊毛越走越远,线也就越来越长。最后,缠绕到纺锤上。
  线纺好后,自然就是纺织。结果,第一批呢子就令我们金崖人大失所望。这样粗的军毯根本没办法使用啊!
  谁知,合作社的人却不慌不忙,从容地进入了下一道工序。

  2.铁刷子刷一阵,军毯就好了,乡亲们惊叹这样也行

  面对金崖镇乡亲们的质疑,合作社的人按照他们的工作程序一步步进行。先按照规定尺寸,将织成一匹匹的粗呢子,裁成一块块的。然后,用布在外面包边,以防脱线。完成这些工作后,就进入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洗染。
  一些老人回忆说,合作社的工艺并不复杂。工合组织很完善,他们用的人基本上都是我们本地人。但是,对于我们而言,纺织还是比较陌生的工作,虽然有些人家曾织过布,但多是家庭妇女,而对于参加合作社的小伙子而言,纺织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
  无论如何,粗呢子算是织出来了。人们继续下一步工序,先架起了一个大锅,准备煮染。这也是土办法。将锅里的水烧开,放入紫花、槐籽、五贝子等东西,再将裁好的毯子放到里头。负责煮染的人,要不停地搅动锅里的东西,让它们受热均匀。煮好后,粗呢子就呈现出一种灰绿色。当时,中国军队军服的颜色也是五花八门,这也算是和中国军队的部分军服颜色基本接近。


  此时,人们看上去,粗呢子的品质依旧,缝隙依旧很大,或许是煮染的结果,好歹软和了一些。乡亲们关注的能否折叠、大缝隙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怎么办?
  接下来,还有一道工序。等染过的粗呢子干了后,人们把它放在案子上,然后拿出一件钢丝滚子。这个滚子和其他的滚子不一样。一个粗大木头上,如同刺猬一般,布满了钢丝。其实,就是个圆滚状的钢丝刷。工人不停地用滚子在粗呢子上滚动。把粗呢子的绒毛全部疏松了,将原先留下的缝隙都填满了,而呢子也渐渐软和了。用钢丝刷刷完后,还有一道工序,工人师傅又拿着一个圆形的木头坨坨,后面有个把,在已经钩起绒毛的粗呢子上,不停地碾压,这样原本钩起的绒毛,就渐渐地压了下去,粗线也看不见,缝隙也没有。乡亲们看不上的粗呢子,渐渐变得美观了,好看了。
  这样也行!原先,对军毯不满意的乡亲们说,嘿,你看!这毯子还不错。

  3.百万条军毯,运往前线,为抗日杀敌出大力

  说起工合,自然就要说到路易·艾黎。路易·艾黎(Louis Eli)是著名的国际人士,也是甘肃省荣誉公民。1938年8月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咨询“工合”工作的技术顾问。1940年在陕西宝鸡凤县创建培黎工艺学校。人们称他为“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
  最初,工合的第一个地区办事处——西北办事处。第一家合作社是7名铁匠组成的。“工合”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先后建立机器、造纸、制革、纺织、供销等17个合作社。甘肃工合开展比较好的是天水和兰州两个地方。天水的工合合作社发展直接受到了陕西的辐射。当时,天水事务所不仅组织了机器、火柴、面粉、油墨等工业合作社,而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在秦安、甘谷等地开设分厂;在清水、张家川、甘谷等开展毛编织。


  1939年3月,兰州工合事务所在兰州市东稍门下东关街路北(今庆阳路东段)设立。兰州事务所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优势,极力向四周辐射。不仅附设了军毯管理处、工合实验厂、毛毯纺织厂等机构,还在费家营、刘家堡、穆柯寨、盐场堡、岸门街、中街子、下东关等地设多个点。将一大批失业工人和不能维持生活的小手工业者吸引进合作社。我们金崖合作社可以说是兰州众多社中发展比较好的。路易·艾黎也曾到我们金崖镇合作社视察,鼓励人们努力生产,支援抗战前线。
  我们金崖合作社生产的军毯,虽然没有大型工厂生产的军毯那样漂亮,但在中国大量工厂在敌后失陷的情形下,能生产出这样的军毯,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也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甘肃人能为抗战前线所做的最大努力。
  军毯加工完成后,人们就把他们打包,或者用骆驼,或者用马车,源源不断地往抗战前线运送。工合在甘肃的38个合作社不断地努力,为前线后方生产各种物资。有资料上说,当时,国民政府军需总署看了甘肃工合合作社生产的军毯后,对他们的质量感到非常满意,就下达了生产100万条军毯的任务。这100万条军毯就由兰州、天水、平凉三地的工合合作社完成。
  可以这样说,我们金崖镇的工合合作社是第四社,自然也承担了其中一部分任务。可惜的是,至今许多参加生产军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所生产的军毯就是这100万条军毯中的一部分。
  1944年后,合作社活动就少了,再后来散了。不过,乡亲们依旧在收益,工合不仅让他们得到了收益,也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无论如何,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金崖人为抗战出了一份力。


 
讲述人:王峙   榆中金崖文化站站长



    


王文元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