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美,一生的必修课

 真友书屋 2022-06-30 发布于浙江

Image


时下,随着文化自信的崛起,审美成了中国人的必修课。人们对青绿山水赞颂万千,对书籍插图针砭一二。审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信仰,无处不在,它是藏在道德文章里的家国天下,也是刻在古器长物里的礼乐教化,而能将二者融于一身的,非金石拓片莫属。其以一纸轻盈,承载千年厚重。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百年前的晚清,中国受到了西方鸦片、枪支的巨大冲击,伴随这巨大的冲击,海量甲骨文、青铜重器、砖瓦陶壁、权量碑板、金玉方寸等集中出土。以陈介祺、吴大澂、潘祖荫等为首的文化精英无限欣喜,不惜重金竞相收藏、传拓、交流、研究,力图获得文化皈依,夯实家国信仰。他们对文字满怀敬仰,以黑白传拓的供养仪式,寻找诗性与文明。至此,“金石学”大盛,这是精英群体对中国文化与审美的集体觉醒。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中国人打提笔、研墨,写下一撇一捺的“人”字起,就开始了伴随终身的读写修行。昔日的中国人,除了看重权力、官阶和财富,他们的内心深处,更看重文字的力量,与文明的物证。秦权汉简毛公鼎,甲骨石经散氏盘,在中国人眼中,被视作天地肝胆。何况上面还镂刻着承载华夏文明命相的方块汉字。将之化身纸宣,传拓临摹,考释跋记,观题钤盖,开启一段新的文化生命流转。这便成了中国士大夫和读书人,至高无上的文化礼仪和审美载体。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审美,是一门必修课。读书人修行的书斋,不在乎大小,逼仄也无妨,所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中国人用书房中的长物,如一个茶瓯、一本旧书、一幅有年份的字画、一方汉砖凿就的铭砚,滋养着身心。中国人从线条原点出发,创造了方块汉字。从方块汉字,到金石勒刻,到纸笺棰拓,再到毛笔颖拓,一路过来,养成了最温文儒雅的样子。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人世间的遇见,大抵两种,要么见过面,要么只是双耳听闻。前者升华,称为知己;后者升华,称为神交。愿我们都能如先贤一样,“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以文化,寻找来路,用审美,照亮前程。
Image

金石拓片|《老虎来了》《又见老虎》
文章撰写|文人空间 梁诏贮
图片拍摄| 文人空间
空间鸣谢|喜舍 璞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