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章

 旮旯二爷 2022-06-30 发布于青海

春哥与你一起读《道德经》第八章

1 个月前 · 来自专栏 春哥与你一起读《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发现很多人都把这四个字放到个人签名上,写到纸上,裱到墙上,当作座右铭,但是甭管各种形式,都流于形式,就是没有放到心上。

这一章一共用了九个“善”字。首先提到了“上善”,最高的德行,像水一样。余秋雨说上善是天地之善,大道之善。上善没有表情没有言论,却完成了远远超越表情和言论的大慈善。完成于山水之间,不以人类为目的,却又默默地施惠人类,启发人类。

那么我们先看看水有什么特性。利万物,滋养万物生长,是万物生长之最不能所缺。不争,我们说百舸争流,争的是舸上的人,我们说宰相肚里能行船,行船得有水,还得是水来相撑。处众人之所恶,这里的“恶”是厌恶,讨厌。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厌恶的地方,水都无所谓。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谓的山涧,洼地,沟壑,皆有水的身影。

我们常常提起水,更多的想到的是生命之源,灵动之源,有水的地方象征着生命和成长,就连我们人的身体中,水的体重比例都占人的体重的60%-70%。水所承载的意义有很多,我们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用水灵来形容女孩的美貌,用柔情似水来形容女性的性格,但是转眼又讲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泼水的动作一个是散漫,一个是向下,都是众人之所恶处,更甚则还有红颜祸水嫁祸于水。

但是我们又明白,没有水与酒精混合,就没有了酒香扑鼻,入口绵润;没有了水与母乳精华混合,乳汁就无法让婴儿充分吸收。北方人和面,面粉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适中,水少面硬,水多绵软,面条讲究劲道,馒头讲究松软,都与水息息相关。南方人蒸米饭,同理,水多虽吃软饭似粥烂和,但没嚼劲,水少米硬咬的腮帮子酸,吃到胃里也不好消化。还有一杯香气扑鼻的咖啡,少不了水将咖啡豆的香味缠绕,一杯清茶,茶叶在沸水中翻滚融合,才能让我们品到沁人心脾的茶香。

我们还说滴水石穿,说潮起潮落,水的力量更不容忽视,洪水猛兽,飓风海啸,急风骤雨,大浪淘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都是水的力量。

还记得我儿时读大禹治水的故事,当时的印象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有人与自然的斗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长大后才明白大禹治水,所谓的“治”,也是多次由“逆”改为“顺”,由“堵”改为“疏“,“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才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所以水善利万物,也能与万物“融合”,上善若水,”几“于道,几”近于“道,就是接近于道,类似于”道“,所以我们想要得道,要多想想水,要多学学水。

所以老子给出了圣人要像水一样:

居善地,把自己处在较低的位置,把姿态降低,把身份降低,不要总觉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高高在上,站的高,摔得惨。

心善渊,善于把心沉下来,心静如水,像深渊一样,沉着冷静,神秘悠远,静观其变。

与善仁,与人相处要真诚,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保持仁爱,不自私。

言善信,善于说话算话,一诺千金,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

正善治,治政理事要像水一样有条理,清静无为。

事善能,做事情要善于用其所长,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像水一样滋润万物,把自己的能量给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中来。

动善时。行动的时候要善于把握时机,顺流直下,顺势而为。

啰啰嗦嗦解释了一堆,还是喜欢明朝薛蕙在《老子集解》中对这一段的解释,“行己不争,避高处下,”善地“也;藏心为妙,深不可测,”善渊“也;其施兼爱而无私,“善仁”也;其言有徵而不爽,“善信”也;治国则清静自正,“善治”也。

夫唯不争,故无尤。正是因为拥有不争的美德,才没有过失和过错。

说到这里,给出这一章的理解: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今译」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宇滋润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像水一样处在低位,心静如渊,与人善仁,信守承诺,处事条理,善其所能,把握时机。

正是因为拥有不争的美德,才没有怨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