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五十四 志愿军实行轮换作战制度

 草容生 2022-06-30 发布于重庆

1951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已19个月,入朝较晚的部队,在朝鲜也已近一年。

这些部队长期处于艰苦紧张的战争环境,生活疲劳,需要很好休整,同时也需要按照国内国防军的编制进行整编。

此时,国内已有一部分部队按照中央军委精简整编方针,完成了整编并统一改装苏式装备。

已整编完毕的这些部队,虽然富有战斗经历,但没有与敌人在现代化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因此需要到朝鲜经受现代战争的锻炼。

1952年5月15日,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战争拖到年底需解决的问题时,其中就包括部队的轮换问题,并责成总参谋部与在北京治病的彭德怀研究后提出方案。

总参谋部与彭德怀商量后,5月16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副总参谋长粟裕向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林彪作出了报告。

报告提出:“为了使参战部队能得到较好的休整条件,并给国内部队以实战锻炼的机会,除决将26军调回山东休整外,今后拟有计划地抽调参战较久的部队回国休整(每次抽一二个军),而同时国内已改装的部队则可入朝接替(因弹药补充等限制,数目不能太大。未改装的部队尚不宜轮换),具体计划则由总参谋部与志司具体商量之。”

总参谋部的报告经中央军委批准后,中央军委于1952年6月29日,制定了第一期部队轮换计划,即以国内华东军区的第23、第24军和中南军区的第46军轮换在朝鲜的第20、第27、第42军,对入朝部队的编制人数、武器配备,以及入朝和回国部队的交接,都做了明确规定。这一计划于9月上旬开始实行。

7月22日,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邓华致电彭德怀(此时彭德怀已接替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并转呈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建议不仅轮换3个军,而应全部轮换。

邓华提出了轮换的三条原则:(一)照顾战场情况,轮换与战场第一线的换防相结合;(二)新入朝部队的战斗力不弱于被轮换回国的部队;(三)在朝部队,以入朝时间先后为轮换回国顺序的先后,特殊情况另行考虑,被换部队均留顾问。

根据这三条原则,邓华又提出了从1952年9月至1953年底分4期全部轮换在朝部队的方案,每期轮换时,到第一线接防的部队为3~4个军,入朝部队为4个军,回国部队为4个军。

邓华还提出了各特种兵、各特种兵指挥所、各兵团指挥员和兵团机关的轮换设想。

特种兵的轮换:除高炮(城防高炮)与装甲部队已轮换外,在朝鲜的工兵团可分两期轮换完,炮兵部队分三期轮换完,如国内炮师不够,可组织回国待装的军属炮团经短期训练,入朝接替配属各该兵团的炮兵部队。

铁道兵团任务繁重,而国内的铁道师又是新从步兵中改行的,除了铁道部调配一些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一些基本训练之外,他们轮换可采用带徒弟的分批换法,即国内各师先来1/3实习,待第二期1/3到来到,铁道兵团才走1/3,如此四期也可换完,而不影响抢修。

机关的轮换:各兵团机关可分批由各大军区组织轮换,志后由总后组织轮换,下属5个分部由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军区组织轮换,军管局则由铁道部组织轮换,公安纠察部队由公安司令部组织轮换,炮办、工指由军委炮司、工司组织轮换。

干部的轮换,根据兵团级干部身体和精力情况,尤其为使全国高级干部都能亲身体验朝鲜战争经验,更有利于国防建设,似有分期轮换之必要,但也可以采取配双套干部轮流休息的办法。

中央军委原则同意了邓华提出的全部轮换的设想,8月6日,副总参谋长粟裕提出部队全面轮换的方案。

轮换的目的和原则是:“使国内80%以上的部队,均能取得对美帝国主义作战的经验,及在朝多数的军得到休整、改装,并完全适应整编情况,对朝鲜作战及国内防务均无大影响等”。

在此目的与原则下,粟裕提出步兵部队轮换的3个方案,供中央军委决策。

第一方案:以军为单位,轮换从1952年8月开始至1953年12月,分4期以国内的14个军轮换在朝鲜的14个军,另以国内1个军(2个师)入朝后与第50军合编。按此方案,志愿军除有2个军无部队轮换外,其余都可轮换回国。这个方案完全适应国内整编情况,只是对入朝各军的兵员及武器的补充有困难,但也有解决办法。

第二个方案:以师为单位轮换。国内整编好的师即可逐一入朝轮换,每期由各军区根据整编情况提出具体数目,初入朝的师可配属一预定轮换的军指挥,并先作为该军的二线部队,吸取经验及锻炼,该军之1个师即可返国,入朝的师待一两个月后即可换一线的师,国内的军部大部则随第2个师入朝,直到第3个师轮换时,指挥权移交入朝的军部,朝鲜的军部回国。这一方案的好处是对朝鲜作战及国内防务均无影响,完全适应国内部队和志愿军整编,其坏处是配属关系乱,对部队不熟悉,对指挥及作战均不无影响。

第三个方案:即邓华所提方案,该方案很具体,志愿军可控制有强大的预备队,但对国内整编改装影响很大,且对国内防务有影响。

关于机关的轮换,因各大军区的兵团机构已取消,故不轮换为宜,可采取干部交流或多设副职的办法来解决。

8月7日,彭德怀将粟裕的报告转报毛泽东。毛泽东于11日批示,此事由彭德怀处理,开会讨论一下,然后再做决定。“关于轮换问题,整个时间似不宜延长到明年下半年才毕,似应从今年八月起,在十二个月内轮换完毕。轮换办法似以军为单位为宜”

随后,彭德怀主持军委开会研究后,出访苏联,8月30日,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向毛泽东呈报了轮换计划,除第一期轮换计划9月初开始执行外,再将国内的第11军编为两个师换回在朝鲜的第50军,也作为第一期计划。待第二期轮换时,将国内的第16军和在朝鲜的第60军各编为2个师,将第11军的2个师分别编入第 16军、第60军。

第二期轮换7个军,即以国内的第1、第16、第45(后第44、第45军两军合编为第54军),第23兵团(3个师)、第21兵团(3个师),第21、第41军入朝,分别换回在朝鲜的第38、第39、第40、第63、第64、第65、第47军。

为免冬装改换的困难和浪费,拟于1953年3月开始,每月轮换2个军,6月底前轮换完毕。

这样,将在朝鲜的16个军分两批共轮换12个,还有4个军入较晚,暂不轮换。由于第2期轮换时,将第11军分别编入第16、第60军,所以在朝鲜的实际有15个军。

毛泽东于9月2日作出批示,同意这个计划。但“明年三至六个月四个月内换七个军,似觉得太紧一点,而需延长时间,可到那时再定”。

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后,聂荣臻代总参谋长于9月10日就入朝部队轮换问题致电邓华、杨得志、甘泗淇,告知分两批轮换志愿军16个军中的12个军的计划,除第一期轮换计划也开始实施外,并要志愿军领导人考虑以下问题提出意见。

一是实施该轮换计划对朝鲜战场有无影响,对从1953年3月起,每月轮换部队与实施时间有何具体意见;

二是依国内部队来看,进行这两期轮换后,未轮换的部队即行战地休整为好,国内部队不再轮换,因海防部队均需先行接替世能北调,这样办有何困难;

三是依数量来说朝鲜减少一个军,但质量上加强了,对作战有无影响。

四是其他如特种兵,除坦克、高射炮兵采取换人不换装备外,其余可否不轮换。

4天后,邓华、杨得志、甘泗淇向聂荣臻报告,表示完全同意军委轮换计划,同时就轮换计划的实施步骤、轮换部队选择与顺序及返国分布位置、特种兵和后勤部队的轮换、轮换实施的原则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按照中央军委的轮换计划,第一期轮换的第23、第24、第46军,于1952年9月5日至15日先后入朝,轮换第20、第27、第42军回国。

第11军的第33师于12月入朝,准备编入第60军,在此之前,第26军已于6月间回国,担负守备任务。

入朝时:

第23军,军长钟国楚、政治委员卢胜,下辖第67、第69、第73师。

第24军,军长王必成、政治委员廖海光,下辖第70、第72、第74师。

第46军,军长萧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下辖第133、第136、第13 7师。

1952年末,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当局酝酿进行大规模军事冒险,为防备“联合国军”在朝鲜北方实施登陆进攻,志愿军和人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反登陆作战准备。根据这一情况,12月9日下午,聂荣臻召集黄克诚、邓华、滕代远、吕正操、王向荣及各特种兵司令员研究后决定:

志愿军现有16个军不作变动,第50军暂不调回国,另调西北第1军第 一步即开东北,第二步与在东北的第16军入朝;调中南第54军、华东第21军,于1953年1月下旬开赴东北,作为机动。

这样,对原定从1953年3月开始的第二期轮换计划进行了调整并提前实施。

第1、第16、第21、第54军于1953年1月开始入朝,加强志愿军在朝鲜的作战力量,原计划第二期轮换回国的第39、第38、第40军,暂不回国,全力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工作。

直至反登陆作战准备结束后,第38、第39、第40军才分别于1953年5月、7月、8月回国。

入朝时:

第1军,军长黄新廷、政治委员梁仁芥,下辖第1、第2、第7师。

第16军,军长尹先炳、政治委员陈云开,下辖第32(第11军的第32师调入,后改称第48师),第46、第47师。

第21军,军长吴泳湘、政治委员谢福林,下辖第61、第62,第63师。

第54军是1952年10月由原第45军军部、直属队、第134师(欠1个团) 、第135师和原第44军第130师、第131师1个团等部组成,合组为第54军后,下辖第130师、第134师、135师。该军军长丁盛、政治委员谢明。

除步兵轮换外,志愿军空军和特种兵部队也进行了轮换。

志愿军空军的轮换:

志愿军空军自1951年9月大规模参战以来,一直以师为单位轮番作战,从当年11月开始,每番作战部队3~4个师,每师作战3个月左右,经受锻炼,取得作战经验后,即行轮换。至1952年5月,完成作战,准备,能够参战的第3、第4、第6、第12、第14、第15、第17、第18师(每师编制2个团,50架飞机)共8个歼击机航空兵师及第2师第6团,均已先后参战。

其中第3、第4两师作战经验比较成熟,负责带领新部队作战,均已打了两轮(两番)。

根据谈判形势和具体情况,军委空军决定,已经参战的歼击机师再“加打一番”,并于5月作出了“加打一番”的计划。

1953年1月,歼击机第16师也参加了作战。

志愿军炮兵的轮换:

志愿军参战一开始,炮兵就参加了作战,在参战初期,因统一更换苏联装备,即以师或团为单位,进行过轮换改装,在运动战期间,炮兵第1,第2、第8师均参加了作战,第五次战役时,炮兵第7师、火箭炮第201师、战防炮第31师及第33师1个团,也入朝参战,另有高炮第61、第62、第63、第64师从四次战役开始后,陆续入朝参战。

文章图片1

1952年11月28日,军委炮兵司令部作出炮兵轮换计划,12月12日又对计划进行了调整,1953年1~3月,有6个炮兵团入朝作战。

志愿军装甲兵的轮换:

志愿军装甲兵于1951年3月开始,以坦克第1师师部为基础,组成装甲兵指挥所,率5个团入朝,7月开始参加作战,1952年6月1日,军委装甲兵司令部下达了轮换命令,以坦克第3师师部为基础,组成指挥所,率4个坦克团,从1952年6月中旬至10月底先后轮换完毕。1953年反登陆作战准备期间,又以坦克第1师师部和第2师师部部分机关干部为基础组成1个装甲兵指挥所,率3个坦克团入朝,其中2个团是第二次入朝。

志愿军工兵的轮换。

从志愿军入朝参战开始,志愿军工兵部队即同时入朝,担负工程保障任务,至1952年9月,已有11个工兵团在朝鲜担负工程保障任务,1952年10月27日总参谋部作出工兵部队轮换计划方案,计划1952年6月和年底分两批先后轮换7个工兵团,1952年年底前轮换了2个工兵团。

志愿军防空部队的轮换:

从志愿军入朝参战开始志愿军防空部队及入朝参战,从1950年10月至1952年5月,志愿军防空部队有8个高射炮团,又6个高射炮营,一个探照灯影又两个连,4个雷达连在朝鲜作战。

1952年2月23日,军委防空司令部向总参谋部建议组织防空部队分批赴朝轮战并作出具体计划,经批准后从1952年4月开始轮换。

至1953年7月参加轮战的志愿军防空部队,有13个高射炮团又4个高射炮营,4个探照灯营,两个对空监视团,一个雷达营。

1953年4月6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安东防空司令部,在志愿军空军司令部的直辖下统一指挥平壤元山县以北,大公山,凤城,通化县以南的所有防空部队,由成钧兼任司令员,从1952年4月至1953年1月,军委防空部队副司令员谭家述、成钧和司令员周士弟,曾分批率防空部队领导机关干部662人,赴志愿军防空部队和安东防空司令部进行参观实习。

公安部队的轮换:

公安部队自1950年11月中旬,以公安第18师师部率6个团开始入朝,担负后方剿匪、警卫、物资押运、装卸和防空哨任务,1952年10月9日,公安部队首长提出轮换在朝鲜战场执勤公安部队的建议,经总参谋部批准后,于1952年12月至1953年2月,以公安第1师率5个团对在朝鲜的公安部队进行了轮换。

文章图片2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为使国内军队高级机关干部取得朝鲜战场的实战锻炼,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于1952年12月5日提出了军队机关干部轮换具体计划。

由总参谋部各部负责轮换志愿军司令部各处以下干部,具体分配:由作战部换志司作战处之作战科,军务部换志司军务处,情报部换志司作战处情报科,通信部换志司通信处,由中央机要局换志司机要处。

各兵团直属机关处以下干部分别由华北、中南、西南、华东各军区司令部负责轮换,具体分配:由华北军区司令部换第20兵团司令部,中南军区司令部换第19兵团司令部,西南军区司令部换第3兵团司令部,华东军区司令部换9兵团司令部轮换,时间为1953年1月至5月分2~3批轮换完毕。

政治干部及后勤干部的轮换由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分别拟制计划。

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上述轮换计划方案,1953年上半年对志愿军各总部和各兵团的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进行了轮换。

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对志愿军高级指挥员也进行了轮换。

1952年8月,中央军委调王建安接替宋时轮任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回国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7月,第38军军长梁兴初任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第64军军长曾思玉任第19兵团副司令员,1953年1月第19兵团政治委员李志民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1953年4月18日,毛泽东签署命令,决定将国内部队与志愿军部分高级干部实行轮换,并要求调赴朝鲜担任工作的同志应分别于5月上旬到职。

李达调任志愿军参谋长仍兼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和参谋长,志愿军参谋长解方调任军委军训部副部长。

许世友调任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仍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志愿军第12军军长曾韶山升任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调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暂代司令员。

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升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

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黄永胜调任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韩先楚调任中南军区参谋长。

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杨勇调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郑维山调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王必成调任第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因身体原因此前已回国)。

志愿军第20军军长张翼翔调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

志愿军第24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皮定均调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

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调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

任命王平接替张南生任志愿军第20兵团政治委员,张南生为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

志愿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兵指挥机构的主要指挥员也进行了轮换。

1952年6月,赵杰接替黄鹄显任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主任;

1952年8月,谭善和接替陈正峰任志愿军工兵指挥所主任;

1952年10月,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接替刘震任志愿军空军代司令员,1953年4月为司令员,华东、华北、中南军区空军以完全换班的形式进行实战指挥锻炼,西南、西北军区空军采取见学的形式进行实战指挥锻炼;

1953年初,高存信接替匡玉民任志愿军炮兵指挥所主任、刘何任政治委员。

此外,根据毛泽东指示,总参谋部和各大军区还组织了数批高级指挥员到朝鲜代职和参观去见学,其中张震代理第24军军长兼政治委员,李成峰代理第15军军长,王尚荣代理第46军副军长。

文章图片3

据中央军委作战部的统计,抗美援朝作战中,人民解放军步兵部队受到朝鲜战争锻炼者共25个军76个师,约战步兵部队34个军108个师的70%。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17个师中有两个师经过了朝鲜战争锻炼,铁道兵10个师全部经过朝鲜战争锻炼,40%的空军部队、73%的炮兵部队、30%的坦克部队、60%的防空部队、57%的工兵部队得到了朝鲜战争的锻炼。

轮番坐战与轮换作战主要区别在于,轮番作战主要是解决作战和战场休整的矛盾,保持持续进攻的作战力量。而轮换作战除有上述作用外,其侧重点主要是锻炼部队,使更多的部队、指挥机关和指挥员取得现代化作战经验。

采取轮番和轮换相结合的做法,既解决了作战部队的休整和保持作战力量的问题,也使更多的部队、指挥机关和指挥员得到了朝鲜战争的锻炼,积累了现代条件下作战和指挥的经验,这一做法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个创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