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海勇士汪品先 科普老将佳作献——谈《深海浅说》创作特点

 青诗白话 2022-06-30 发布于北京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这是人类探索自然两个极端世界的梦想和追求。如今,随着人类登陆月球、探测火星、飞向宇宙深处,“九天揽月”已成现实,而“五洋捉鳖”尽管已初现端倪,但却仍然面临一大堆难题。由于受几千米厚层海水压力的阻挡,人类对海洋地形、构造等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如月球背面,甚至不如火星;因此,深海探测给世界各国海洋、地质等领域科学家留下了一系列的挑战。
       众所周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约71%,平均水深3700米,长期以来,我们接触的只是地球一部分海洋的表面,对大洋深水和海底世界还几乎一无所知。人类关于海洋更为科学、全面、准确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最近的几十年,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发现都来自深海底部。现在,我们不仅知道世界石油未来产量的40%将来自深海,而且还在深海处发现了“可燃冰”“深海热液”“深部生物圈”等有待开发的丰富资源。
       随着我国海洋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深潜探测捷报频传,深海研究越来越吸引媒体眼睛,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认识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深海,保护深海,对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研究领军人物汪品先先生所著《深海浅说》一书,可谓生逢其时,成为积极报道深海科学进展、大力开展海洋文化教育、努力传播深海科技知识、着力提升公民海洋意识的科普出版典范。
     首先,《深海浅说》彰显了汪品先院士作为科学家从事深海研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该书由享有“深海勇士”之美誉的汪品先院士亲自撰写,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丰富的实例、精美独特的图片,向读者全方位诠释、展示了深海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汪院士为著名海洋地质学家,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他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长期从事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以研究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见长;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发展,开拓了我国古海洋学研究领域,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新观点。
      21世纪之交,汪先生开始积极推动深海海底观测,促成我国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设立。1999年,他在南海主持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开启了我国深海科学钻探之先河。进入21世纪,他主持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重大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使中国南海迅即进入国际深海研究前列。2018年,他又以耄耋高龄深潜南海,获得了发现深水珊瑚林等重要成果。
      《深海浅说》从人类对海洋的早期探索谈起,介绍了深海的概貌及其基础科学知识,延伸到深海的开发、保护、利用和权益之争,堪称目前国内最为全面、精准的海洋科普力作。按汪先生“引言”所叙,该书在学术上“争取既能反映国际科研的最新进展,又能追溯历史、揭示科学发现的过程。”拜读全书,我以为,汪先生的这些创作初衷都得以圆满实现。
       在展示截至目前深海科研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时,汪先生诠释了全球大洋深部结构与成因,海洋碳循环,海洋深部生物圈,深海洋中脊与海沟的地质、流体和生命过程,以及现代海底金属成矿等最新成果。在呈现最新深海探测技术时,介绍了海洋探测系统、深海遥感、海洋地质钻探,以及深潜器、海底观测网等最新技术。图书后部分还列举了深海前沿研究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如:怎样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海洋地质灾害的测年水平?变化着的海洋是如何影响冷泉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甲烷屏障的?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将对深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深海浅说》所论及的内容,无不彰显了汪品先院士深厚的科研积淀、认真的创作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其次,《深海浅说》彰显了汪品先院士作为文学家开展科普创作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汪先生认为,深海是科普的绝佳材料,不但地球上最大的山脉、最深的沟谷都在深海,连最大的滑坡、最强的火山爆发也都发生在海底,可讲述的故事非常多。据悉,《深海浅说》是他在十多年干部培训和科普报告基础上收集新材料整理加工而成,荟萃了他十余年深海科普工作的深厚成果,是一部写给所有人看的深海科普图书。
       既然是写给所有人看的,就必须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解学术成科普,化高深为平常,破枯燥得趣味。《深海浅说》名曰“浅说”,实则深入浅出、化繁为简、高屋建瓴,读一书即可览深海科技全貌。诚如作者在“引言”中所强调,本书“一不是教科书,并不解释基本概念,也不提供系统知识,二是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和文字的可读性。”“撰写这本《深海浅说》,就是想提供一份既能获取海洋知识,又能当作消闲读物看的科普材料。”
       《深海浅说》写作风格独特,从提出问题入手,以释疑解惑着笔,按叙事传知展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一步步把读者引导到认识海洋的深处,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第一章“初探深海大洋”,作者只用两节篇幅,通过“点、线、面”测量案例,就讲清楚了“海底地形测量技术,从用绳子测点,到声波测线,再到遥感测面”的技术发展三部曲。
       汪先生喜欢打比喻,且比喻形象、生动,一读就懂,一看就明白。在论及地球上海洋总面积和海水总量时,他这样写道:“现在知道海洋总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海水总量有13.3亿立方千米。普通人听这种数据找不到感觉,可以打个比方:长江每年入海流量将近1000立方千米,就是说,要流140万年才能灌满世界大洋。”读这样的比喻,读者对这些庞大的数据立刻建立起了非常直观的印象。
      汪院士还善于利用图片说明问题,《深海浅说》共选用149幅图片,图文并茂,全彩印刷,阅读体验良好,起到了很好的释疑解惑作用。在说到地球上的海水、地下水和淡水占全球比例时,他在文中给出了这样一幅插图:地球表面的所有水被画成三颗水珠,最大的代表全球的海水,次大的表示全部地下水,最小的为整个地球表面的江湖水(淡水)。这样一比较,在读者的眼里,江河湖海尽管非常辽阔,但与巨大的地球相比,它们所拥有的水总量实在是小得可怜。
     第三,《深海浅说》彰显了汪品先院士作为哲学家进行独立思考忧乐在心的家国情怀。海到底怎样,里面究竟有什么,如何进一步探测?中国的“蛟龙号”已下潜到7020米的深海,“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发现了冷水珊瑚,“奋斗者号”已坐底马里亚纳海沟10 909米……深海,成为21世纪政治家瞩目、科学家关心、老百姓谈论的新话题;深海,也是21世纪政治、科技、经济、军事新热点。
       由此可见,深海大洋涉及的远不只是科技问题,还是一个富含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化内涵的深层次问题。有众多的群岛作为跳板、直接面向大海的爱琴海文明,与孕育于黄河中游内陆、远离海洋的华夏文明,两者在孕育的初期就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从“东临碣石”的秦始皇嬴政,到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的明成祖朱棣,他们对海外世界的兴趣并非出于好奇探索,也不是为了开疆拓土,更多地是为了宣示皇权帝威。明朝实行海禁之后,走向海洋更是成为禁忌,昏睡的东方雄狮直到被洋舰利炮轰醒,中国的海洋大门才开始一点点被打开。改革开放让中国大受其益,因此,走近大洋,走进深海,走入深蓝,成为新世纪中国人的呼唤。《深海浅说》的出版,无疑担负起了建设世界海洋强国的文化使命。
       在汪院士看来,100多年来,人类“对深海生物的认识已经完全改观,从热液、冷泉到海山上的生态系统,从'黑暗食物链’到'深部生物圈’,深海的种种发现冲破了生命科学的旧概念。但什么才是'深海生物资源’?'深海生物资源’能不能开发?如果'能’的话又该如何开发?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摆在了海洋科学界的面前。”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基于人类对深海认识的局限,《深海浅说》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探索深海关键是人类要有自知之明,要避免把陆上“淘金”的狂热带进深海。汪院士告诫道:人类“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深海浅说》还论及了“海底的保护”,重点讨论了“关于海洋废弃物的两大问题:核废料投放和深海垃圾”,并专门强调“如果能在深海找到长期安全和切实可行的核废料处理方案,将是海洋地质学对人类的重要贡献。”面对日益严重的深海垃圾问题,汪院士指出:“人类和海洋的关系正在改变,变得日益密切,而海洋的保护不仅取决于我们从海洋拿走什么,还在于我们向海洋投放什么。”为此,他呼吁:“塑料垃圾正在引起日益严重的社会关心,需要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共同努力,寻求海洋开发的可持续途经。”
      最后,《深海浅说》彰显了汪品先院士作为战略家参与谋划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在人口爆炸、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当下,由于深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最大的生物圈资源,各国都开始把目光转向海洋,瞄准深海,把对深海的认识作为科技发展和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汪院士在第八章“无风也起浪”中指出,“半个世纪来科学界对深海资源所取得的初浅认识,已经足以产生政治影响,已经加深了世界各国的海权之争。”他强调:“科学技术,在深海的国际权益之争中无疑有着重要的地位,问题第一在于是否拥有这种高科技的能力,第二在于这种能力能否得到巧妙而有效的使用。”
      2013年,笔者兼任科技导报社社长时,曾约请汪品先院士为《科技导报》“卷首语”栏目赐稿,文章“海洋意识:华夏文明的软肋?”刊登在当年第24期《科技导报》上。汪先生在文中指出:“无论是建设海洋强国,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回避不了海洋文明、海洋意识的问题。中国在海洋上吃亏至少已经有200年……海洋强国首先要强在科技,没有高新技术,即便拥有海洋也只能'望洋兴叹’;海洋强国同时必须强化海洋意识,否则我们还会错过历史的机遇。”重温汪先生大作,仿若警示洪钟,长鸣在耳。
      在《深海浅说》里,汪院士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上述战略观点:“进军深海,为华夏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华夏振兴的道路需要翻山越岭,考验之一就是要过'海洋关’。当前人类进军深海,正好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良机。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意义。”诚哉斯言!
      《深海浅说》2020年10月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截至2022年6月已重印7次,销售5万余册;先后入选2020年度“中国好书”,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典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十大科普作品,2021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荣获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第十六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等殊荣,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感于斯,填《采桑子》词一首,以褒赞这部由科学大师创作的优秀科普图书。
    谨严风趣说深海,研探洋疆。利用洋疆,科技攻关果硕强。
    十年心血培精品,文字芬芳。效益芬芳,科普图书名美扬。
注:本文刊载于2022年第2期《前瞻科技》“书阅科苑”栏目
创几何分析之学  穷物理宇宙之源
粮盈仓廪济欢颜
穿越古桥千年历史  品读诗词万种风情
出版工程彰典范  自主创新耀航天
青春靓丽活力四射,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优美诗文润心田
精神底色耀科学,信仰实践颂忠诚
科普融合彰典范,慕课图书众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