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天涯系列之一 保山行1

 朱福生 2022-06-30 发布于辽宁

我跋涉的脚步比路程只大了一脚板的距离!

 我是在1998年的元旦到的保山。

保山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古称永昌,是个地级市。(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2个县级区(隆阳区、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1个县级市(腾冲市),3个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2016年常住总人口259.7万人。怒江和澜沧江从境内流过,著名的滇缅公路穿城而过。)城市级别虽然不低,但是规模并不大,人口也不多,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印象。直到公司通知我去接手保山项目,我才知道这个城市的存在。

直到若干年后,一部反应滇缅战场抗战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热播,让这个城市在世人面前大放异彩,许多当年抗战的英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才知道这小小的保山,原来大大的有名。我也才如数家珍般的向同事朋友讲起保山的经历。

到了一个地方,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莫过于当地的美食。况且我最钟情于美食,是个地道的吃货,所以还是先从美食说起吧。

米线和饵丝

云南米线这几年火遍了祖国大地。所以到了云南不吃米线,那可是件遗憾的事情。

保山的米线可谓丰富多彩。价钱从几十元到几元不等。我是北方人,自然不懂米线的做法,也不懂不同种类的米线各自有何特点,唯一说得清的标准就是价格。所以每次到店铺,不是先考虑吃什么口味的,而是先说来多少钱一碗的,至于味道么,反正是没吃过,无所谓喜欢与否,碰碰运气,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我生性好奇,干脆就从两元一碗的开始,每天尝试不同价位,一直吃到一百多元一份的极品米线。

“老板,来一碗两元的!”

很快,一碗粗粗地,类似北方的圆粉条儿形状的米线就端上来了。其实米线和北方常吃的粉条和面条是完全不一样的,粉条是用甘薯马铃薯的淀粉做的,面条使用小麦面粉做的,而米线是用大米磨成米浆做成的,地域不同,物产各异,饮食所取用的食材也都是因地制宜的。那米线向羊脂玉一样的洁白细腻,再佐以翠绿的豌豆尖,黄黄红红的酸泡菜,看在眼里食欲大增,吃在嘴里,酸酸的,辣辣的,嚼起来,米线脆脆的,咽下去感觉滑滑的。

价钱贵的也多的是,上百元一份的也不稀奇。其实米线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再配上些肉片儿,鹌鹑蛋,和一些其他的小菜(这些配菜是大有讲究的,也彰显着米线的档次,因其种类不同,数量多寡而价格不同),放在米线的热汤里一烫,搅和在一起吃。这大概就是过桥米线了吧,感觉奢侈了些,多了些贵族气,少了些云南的朴实。

   与米线吃法有些相似的,是腾冲的饵丝。饵丝的做法和北方轧挂面差不多,因此饵丝的形状酷似挂面条,我开始也误以为是杂面条。饵丝吃法也和北方的过水面差不多,只不过饵丝的调料大有玄机,一碗煮好的饵丝不是放菜卤,而是浇上豌豆粉熬成的糊糊,再撒一些炒熟的花生碎,然后依个人的口味,加糖或加酱油或少许香菜。这种味道吃在我这个北方人嘴里,着实怪怪的。

饵丝由腾冲县洞山乡胡家湾村人发明,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制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一种方便小吃。腾冲饵丝一般有煮吃和炒吃两种吃法。煮吃法是将饵块切成细丝,用滚水烫熟,加上鲜肉丝或火腿丝、肉汤或鸡汤,佐以酱油、葱花、芫荽及少许酸菜即成。这种吃法较为普遍。白色的饵丝,配以绿色的香葱,芫荽,红色的辣椒酱,白绿红搭配,色彩非常悦目。而且汤味鲜美,妙不可言。色香味俱佳。相传明末清初,南明永历皇帝奔逃至腾,在疲惫不堪、饥寒交迫之时,得吃腾冲炒饵块,竟如同吃山珍海味一般,不觉脱口说道:“真乃大救驾也!”因此腾冲人又称炒饵丝为“大救驾”。

其实,最主要的不在于东西的味道如何,而是在于吃东西时的感受。保山的人不欺生,你要吃多少钱的,他就做多少钱的,从不偷工减料。吃完了,你如果觉得意犹未尽,可以要求再来一点儿,主人丝毫不会吝惜,照样会给盛满,端过来,嘱咐道:“不够再添!”

主人的话和饭菜一样朴实,而这朴实的饭菜,却因这朴实的话语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