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长的心情日记 2022 01 30

 朱福生 2022-06-30 发布于辽宁

村长的心情日记 2022 01 30
故乡漫步之中大街(3)
沿中大街继续东行,直到文化路口,路北一侧都是新开发的商业地产,统称中红购物城。楼高五层,建筑非常气派,形制规整,但人气不旺。楼面虽然布满了商业广告,但是各个出入口的灯都黑着,门可罗雀的样子。所不同的是,这里除了传统的购物功能,还多了健身馆和电玩城,而且还有了西餐店,专供牛排,这让我觉得有了大城市的气象。

中大街是县城最古老的街道,开发之前,这里是最缺乏规划的地方,也正是这种混乱的格局,蕴藏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聪明人陆续收购这里的民房,等到开发的时候,利润呈几何级数增长,百姓们才惊诧人家心思缜密,老谋深算。


百货大楼的东邻是几家村民的住宅,狭窄破旧,门口是自建的平房,充作门市对外出租。

我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倴城镇医院的门诊部,有一个老王大夫会针灸,他是儿科的专家,擅长治疗小儿积食,我曾经带着女儿来他这里“扎食水”。


再向东就是粮食局大院,当年我在县委机关的时候经常来粮食局,要他们的粮食入库信息,汇编滦南简讯。


再向东数,这里曾是人民银行的办公楼。其实在人民银行建楼之前,这里是滦南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的所在,我记得这里曾经有个露天的篮球场。或许我还曾在这里看过球赛,隐隐约约有这个印象。


人民银行的办公楼东侧是新华书店的门市,那时候,新华书店是全县唯一的图书经营单位,很是红火。


隔了一个家属院,再向东就是工商银行的旧址。那时的工商银行是个三层小楼,布局很局促,一层是营业大厅,也很狭窄,这样的办公条件居然也支撑了整个县城的工商业金融服务。

(中大街与文化路交叉口,老工商银行的位置,如今是商业地产)

我说的这些建筑,都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还可以看到新华书店的霓虹灯招牌,但已经不是临街的门市了,新的新华书店我还没进去过,不知是个啥样子。


从和平路到文化路这个地段,大概应该算中大街最居中的位置了,大街南侧,从西向东依次是银泰商城,成兆才大戏院,农村信用社、和中国联通。

本世纪初,政府把原来的职工俱乐部扒掉重建。原来的职工俱乐部就是个大礼堂,连暖气都没有,每到春节有大型演艺活动,还得在周边摆设炭火,要不人们冻得根本就坐不住,没法看演出。重建以后用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命名,环境大大为改观,戏院具备了在线影视、会议、展销等多项功能。

从外观看,成兆才大戏院和银泰商城风格相近,几乎就成了一个商业综合体,这也能看出商业的聚集作用和渗透作用。


东边的院子原来是滦南农行和县农村信用社联社的所在,现在院子没变,只是门口的牌子换了,是滦南农商银行的分理处了。


再向东去就是老邮电局的所在,邮电业务分家之后,这里归属中国联通滦南分公司,原来的营业大厅都变成了华为手机的销售大厅。

(文化路与中大街的交叉口,老邮电局的位置,如今是联通营业厅)

这段中大街从西向东是上坡,当年骑自行车的时候感觉最明显,一直要用力蹬,直到过了邮局门口,到了文化路口,才会松口气。


中大街和文化路的交叉口是倴城街的最高点,从这里向东、向西、向南、向北都是下坡。这里的高度要高出北河的水平面几米之多,因此倴城有句俗语:累死龙王爷,淹不了倴城街。

倴城的老人都把这里叫做“皋上”,后来我去滦县读书,滦县城里也有一个叫“皋上”的地方,我当时 只觉得“皋上”是土语, 不知道究竟是啥意思。后来查了地方史志,才知道“皋”,是指水边的高地,原来还是个文词儿,是代代流传下来的。


我一直以为皋上是县城的中心,这里地势最高,也最繁华,过去是集市的中心,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站在“皋上”向北眺望,那是老一中,现在叫滦南四中)

在这里也曾经发生过一次趣事。

90年代初,我和洪发(文石斋)去滦南一中打篮球,回来的时候俩人骑一辆自行车。从一中门口出来沿着文化路上坡,洪发蹬着很费力,车链子嘎吱嘎吱响。过了中大街路口是下坡路,想省点劲,又不敢把自行车放得太快,担心失控跌跟头,捏着车闸往下溜。结果有一个人风驰电掣地从后面骑过来,超过我们后,啪cha,在我们前头跌倒了,把我们也别倒了。我俩气的够呛,跑过去和那人纠缠,那人起初还挺横,我俩几乎要动手揍他,那人见我俩不是善茬子,就连连道歉,承认错误,说好听的,搞得我俩也不忍动手,只好扶起车子,悻悻地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