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居生活系列之——热炕头

 朱福生 2022-06-30 发布于辽宁

热炕头

老家的人们常用一句俗话形容安逸的生活:二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在农村,热炕头是个舒适安逸,值得推崇的地方。

这个“热炕头”究竟是咋回事儿? 

老家在冀东农村,一般人家都是坐北朝南3间正房,东西两间住人,中间1间有前门、后门,是南北通道兼做厨房,称作“过道屋”,屋里把着南门垛子的地方东西各搭一座锅台,烧火做饭。

过道屋中间,东西也各有一个门,是东屋门和西屋门。两个屋门各自关起来,就形成两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一般各住一家,或者是兄弟,或者是父子,叫“住对门屋”。

东西两个屋子里边,在南边窗下搭火炕,占据了屋子的大部分面积。齐着门框的位置,用砖垒一道“炕沿帮”,在“炕沿帮”顶端镶一块长而厚的木板,作为炕沿。一铺炕搭成,一家人就有了躺靠休息的地方,也就“像个家”。

一天三顿饭,都是在过道屋的灶火上做,灶膛隔墙连着炕洞,在灶膛烧火,烟穿过炕洞,从山墙的烟囱里冒出去,把温度传给炕,炕热乎了,炕面散发温度,屋里也暖起来,所以也叫“火炕”。

靠近灶台位置的炕面,被烟火直接燎着,最热乎,是冬天里大人孩子最喜欢坐卧的地方,就是“热炕头”。

炕是用土坯搭成的。

每个生产队里都有坯场子,专门有壮劳力摔坯,供社员使用。土坯用黏土制成,村里黏土多得是,随便找个土岗子,挖下去一两米就能见到黏土,把黏土稍微加水,反复揣打,让黏土变得细腻均匀,用专用的模具——“坯斗子”扣成土坯,晾干,就可以使。

把泥装入“坯斗子”,要用力摔,大概因此,叫了“摔坯”。“摔”,为的是让泥与斗子充分贴合,形成的土坯棱角分明。

坯斗子里沾了一层细沙,把泥摔进斗子,使劲按几下,用专用的小弓的弓弦或模板在面上轻轻一抹,端着斗子来到特意准备的、平整光滑的场子,轻轻倒扣出来,四角整齐,没有翘起,坯就“摔”成了。土坯的3个外表面光滑平整,各叫“光面”,贴地的一面粗糙,叫“麻面”。摔成的土坯在地面晾到半干,要码起来,码成透风的“坯架”,彻底干透才能使用。

土坯的长、宽、厚都是倍数关系,比例为4:2:1,使用便捷。

搭锅台里面用坯,外面用砖,搭炕炕洞里的火墙用坯,这都有特定规矩的:七行(注:行xing:四声。)锅台八行炕。锅台的高度不能超过七行,炕面以下的净空高度一定要满足八块土坯的的厚度。

锅台和炕相互关联,在建新家的时候,一定要先搭锅台,再搭炕。

搭锅台是“手艺”,有很多诀窍,不是谁都能做,只有“成瓦匠”才能担纲。先要确定灶口的朝向,锅台是每天做饭的地方,过道屋又是前后通行的通道,而且两家人几乎都是同时做饭,如何才能互不干扰,都要提前计划好,还得外表利索,好烧。

锅台外方内圆,圆是预留的膛口。砌锅台膛口更是“手艺”,把铁锅镶在膛口,一定要严丝合缝;膛底的中间安放炉条,炉条的下面要预留通风孔,以备将来拉风箱为灶膛鼓风,灶口的下面还要留一块活动砖,预备着将来清理炉条下的积灰。这些细节一旦注意不到,就会出问题,要么是烧火的时候“倒灶”,从灶膛口往外燎烟,要么火不爱着,烧不出“快火”;如果搭了锅台用不得风箱,更会被叫做“笨灶”,不仅是说灶台“笨”,而且是搭锅台的师傅也聪明不到哪里去,被人笑话。

搭锅台,最关键的是做好灶膛和土炕连接的部分——“火脖”,灶膛会不会往外燎烟,土炕会不会热得均匀,全看“火脖”处理得咋样,最考验手艺。

搭好锅台,接着搭炕。一般的做法是:先在炕坑内均匀地铺一层细沙子,一来是为了给地面找平,二来是预备着将来焦油烟灰都附着在沙子上,容易清除;之后在炕坑内用土坯垒透孔墙,“起垄”,“垄”的方向和炕沿平行,高度是“两行”,即两块土坯的厚度,两垄中心线的宽度正好是一块土坯的长度。在每条陇上,每隔一块坯,竖着戳一对土坯,在每两对戳起的土坯上,再横着戳一对土坯,形成“过桥”,每两对过桥相连,又形成“垄”,在过桥上面平铺土坯,形成炕面。平铺土坯的时候一定要把土坯光面向下,麻面向上,光面向下是为了尽量少地附着烟灰,减少烟气流动的阻力,麻面向上,是因为土坯的上面还要磨一层厚厚的、用“麦滑秸”和成的黏土“菜儿泥”,土坯和“菜儿泥”紧密结合,成为一体,不开裂,也不塌陷。

搭炕不只是搭炕,要处理好外边灶膛——炕以——屋内“炕炉子”三者的关系。那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屋内“炕沿帮”跟下,靠近隔墙的位置抠一个炕炉子,冬天生火烧水、做简单的饭、取暖。炕炉子也有一个火脖,和灶膛与炕连接的原理一致。

处理好两个火脖之间、火脖与炕之间的连接,非常考验搭炕的手艺,连接得好,灶火和炕炉子都好烧,满炕热;连接不好,或者倒灶,烧大灶炕炉子冒烟,生炉子大灶冒烟,每次烧火都乌烟瘴气,呛得大人孩子涕泪横流,或者烧不热炕、热半铺炕,得拆炕、拆灶重新搭。

搭炕是一门手艺,运用之妙存乎于心。邻居王家的“二姥爷”最会搭炕,我家每次搭炕都请“二姥爷”搭,每次干活,我都给“二姥爷”打下手,“供作”。每每在搭炕“起垄”以后,看“二姥爷”戳土坯总是斜着,我问为什么,“二姥爷”指点着炕洞,仔细地给我讲烟从哪边来,向哪边去,怎样炕才热得均匀,比划出一个大致路径。

后来上学学物理,我才明白,搭炕这份“庄稼手艺”,其时暗含着空气热动力学,热空气在炕内形成循环,最后从烟囱冒出去,循环得顺畅,大灶、炕炉子就好烧,炕才热,屋子就会暖和,循环的不顺畅,“憋气又窝火”,难得好效果。

土炕的炕面抹平,不能上人,要“光板儿”烧火,把炕面烧干才能住人。这时烧炕也有技巧,火太大太猛,土炕受热过重,炕面会开裂,炕四周跟墙连着的地方也会裂开缝隙,往外冒烟;火太小,炕面的“菜儿泥”把下面的土坯洇湿,土坯强度降低,会“塌炕”,必须烧中火,持续不断地烧,直到炕面彻底干透,炕面的土坯和“菜儿泥”合二为一,有了足够的强度,才算大功告成。

土坯炕的好处是保温性好,热得慢,凉得也慢,人躺在炕上热乎,舒服,睡觉解乏,而且年头长了可以拆旧搭新。拆下来的土坯被烟熏火燎得黑黢黢的,看着很脏,却附着了陈年的草木灰,富含磷酸二氢钾,把土坯砸碎,用水泼透,闷几天,捣成碎末,是绝好的肥料,给蔬菜施用,不仅长得壮,还不生虫。

现在农村多数人家虽然还保留了搭炕的习惯,所用的原材料却大不相同,有的人家用砖,有的人家用水泥预制板,结构简单了许多,搭炕的方法更简单,散热效果比土坯炕更好。

但我还是很怀念土坯炕,怀念小时候的热炕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