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配戴者的基本信息、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目的和期望,了解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泪液分析、角膜知觉检查、眼睛各参数测量(包括角膜直径、瞳孔直径、眼睑特征)、服位检查。 掌握视力检查、电脑验光仪、综合验光仪、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眼轴长度和角膜厚度,波前像差等基本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 仪器和材料: 步骤: 一、视力检查角膜塑形镜验配前检查的首要目的是了解该配戴者是否适合戴角膜塑形镜,为选择合适的镜片提供参数依据、预测戴镜效果和评价配戴效果。主要内容包括:视力检查、眼部常规检查和塑形镜验配相关特殊检查 一、视力检查眼视光检查的第一步是视力检查,视力检查也是角膜塑形镜验配检查的基础和核心 (一)目的1.定量评估人眼视觉敏感度。 (二)远视力检查【设备】 【准备】 【步骤】 【记录】 (三)近视力检查采用对数近用视力表或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距离遵照近用视力表上的说明距离,常见的近用距离有40cm、30cm和25cm,视力表照明均匀无眩光,光线无特殊需求,自然光线或人工照明均可。记录下能辨认的最小视标 二、眼部常规检查眼部常规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泪液测定分析、角膜知觉检查、眼睛各参数测量(包括角膜直径、瞳孔直径、眼睑特征)、眼位检查。 (一)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是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必要项目,在初选评估、配戴配适评估、配发镜片和随访复查中都是主要项目。 1.目的 (2)确定眼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评价角膜塑形镜的效果和影响。 (3)观察不同材料、不同设计的角膜塑形镜与角膜的配适关系,以及接触镜片有无异常变化。 裂隙灯显微镜( slit-lamp microscope)主要构造分为裂隙灯照明系统和双目显微镜观察系统。裂隙灯照明系统具有较强的电光源,其中的光调整装置,可以对于光的长度、宽度和光的强度进行调整。光路中有各种光阑及赤、钴蓝等滤光片。双目显微镜由成组的目镜和物镜组成,可以变换不同的放大倍率,常用放大倍率为6~25倍 2.步骤 3.检查方法 (1)弥散光照明法:弥散光照明法将照射光带调整至最大宽度,可以在宽光带前附加一漫反射滤片。因为不使用裂隙光线来进行观察,因此无法观察到病变的深度,常用来观察不透明的眼睑、睫毛、结膜、巩膜等组织,也用来观察角膜、瞳孔等组织的大体情况(图2-1)。该法多使用低倍率的放大率 (2)直接焦点照明法:直接焦点照明法将裂隙灯显微镜的照明系统与观察系统焦点清晰聚焦于同一观察部位,是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方法的基础之一,临床中广泛应用,主要可分为宽光带照明法、窄光带(光学切面)照明法和圆锥光照明法。 宽光带(平行六面体)照明法是用宽裂隙照射,光带约为2mm宽,与显微镜观察系统约成45°角。当宽光带斜照角膜时,可形成一个非常整齐的光学平行六面体。其前后两面相当于角膜上皮与角膜内皮两面,其两侧壁之间的间距表示角膜的厚度。宽光带照明法主要应用来检查角膜上皮、角膜内皮、泪膜以及接触镜配适的情况(图2-2)。 窄光带(光学切面)照明法是用尽可能窄的裂隙光照射,与显微镜观察系统约成45°角,观察倍率采用中高倍率。在角膜及晶状体等组织上形成一个很薄的光学切面。其主要应用是精确检查角膜的厚度、角膜基质和上皮的混浊及判断混浊或浸润的深度,观察角膜瘢痕、角膜新生血管等,观察前房的深度和混浊情况,晶状体的混浊部位等(图2-3)。 圆锥光照明法(图2-3)是将光带用极小直径的圆孔以代替裂隙而投射圆锥光,与显微镜观察系统约成45°角。该方法检查时,要求诊室完全暗环境观察时光线要聚焦于前房中央。观察前房中是否存在闪辉(蛋白质)或漂浮的细胞 (二)眼底检查检眼镜是验配眼镜及接触镜前后的常规检查,有利于对某些全身疾患和眼科疾患的早期筛查。为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排除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变性、水肿、出血等。检查眼底从中心开始,并朝上、下、颞、鼻侧依次检查主要观察视神经乳头、黄斑区、视网膜血管、视网膜 (三)眼压检查因人眼内的压力要高于大气压,因此眼球得以维持自身形状和固有的光学特性。这种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称为眼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又称眼内压。由眼压决定的球壁硬度构成角膜塑形后的模量,眼压偏低意味着角膜塑形后的模量太低,塑形效果慢而欠量;眼压偏高,意味着角膜塑形后的模量太高,塑形效果快而足量,但弹复也快,效果不能持久。眼压测量以非接触眼压计(on- contact tonometer)压平式测量法为例 1.检查步骤 2.记录记录左右眼各三次的测量值。如151415T161417-NCT10:30am。 3.结果判读正常眼压是指从统计学角度而言,是健康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眼压范围,大多数人的眼压范围是10~21mmHg,平均眼压约为15mmHg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初期,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眼压降低,在继续戴半年后逐渐恢复正常,长期配戴不影响眼压。通常眼压连续三次≥22mmHg,应谨慎考虑是否给予配戴角膜塑形镜。 (四)泪液检查角膜塑形镜是通过逆几何设计镜片,通过镜片后角膜前的泪液对角膜产生压力,使角膜上皮发生重新分布,导致角膜矢高降低,产生近视度数降低。所以稳定的泪膜对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十分重要 1.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先将用荧光素试纸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染色后要应用钴蓝滤光片进行观察。嘱被检者瞬目数次,使荧光素钠均匀分布于角膜上后,嘱被检者睁眼凝视前方不再眨眼,检查者从被检者睁眼时起立即持续观察被检者角膜并同时开始计时,直到角膜上出现第一个黑斑(泪膜缺损时为止,测量3次取平均值。正常值为大于10秒,如短于10秒,则表明泪膜不稳定。短于5秒则疑有干眼。 2.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test)在无眼表麻醉的状态下,让被检者取正坐位,直视前方,告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将特殊滤纸切成5mm×35mm的细条,将一端折弯5mm。轻拉被检者的下睑,将试纸返折部分插入下睑结膜囊中外13处,其余部分下垂于眼睑皮肤表面,被检者可正常瞬目5分钟后测量滤纸被泪水渗湿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试纸不要触及角膜。5分钟后如果试纸湿润的长度在10mm以上被视为正常,5mm以下则考虑有干眼。 (五)角膜知觉检查了解角膜知觉敏感性,评价角膜塑形镜对角膜的影响,长期配戴后角膜知觉敏感度有可能降低 将消毒棉签搓成丝状,使棉丝尖端轻触颞侧角膜表面。立即出现瞬目者为知觉正常。反应迟钝则表明有知觉减退,没有感觉或不发生瞬目为角膜知觉消失。双眼分别进行检查并对照 (六)眼睛参数测量眼睛参数测量包括角膜直径、瞳孔直径、眼睑特征 2.瞳孔直径瞳孔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照相机拍摄法、瞳孔测量仪和瞳孔尺。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仪等眼科仪器上面都有自带瞳孔直径测量的功能,瞳孔测量仪和瞳孔尺可以直接读取瞳孔直径,非常方便简单。 3.眼睑特征亚洲人的眼睑较欧美人种小,张力大,中国人平均睑裂高度为7.5~9.5mm。理想镜片位置应该是上边缘略低于上睑缘,下边缘与下睑缘相切,这样的镜片比较稳定,舒适度好,容易适应,国人角膜塑形镜配戴后镜片一般不完全外露在正常开启睑裂部位,异物感稍强,镜片易移位,容易引起镜片带入性散光。 上一篇:一、视力检查下一篇:三、眼视光相关特殊检查 三、眼视光相关特殊检查(一)电脑验光仪检查步骤 (二)综合验光仪(图2-4)检查步骤 (三)角膜地形图(详见第三章)(四)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检查1.目的 2.操作方法 (五)IOL- Master仪1.目的 2.步骤 附:角膜塑形镜验配病历表 |
|
来自: 朱江明 > 《角膜塑形镜验配技术-基础篇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