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宁海】应可柯 | 肩负使命到浙东

 文化宁海 2022-07-01 发布于浙江


梅林药店走出的新四军英烈之一 朱学勉(中)肩负使命到浙东

作者:应可柯

从陕北到浙东

自陕公毕业后,应端贤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一路向南,经西安到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驻地,长江局管辖包括浙江在内的南方10余省并领导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再经南京到浙南松阳、泰顺。此时,原坚持闽浙边和浙南三年游击战的刘英、粟裕同志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已由粟裕率领开赴皖南,编入新四军。省委书记刘英等少数人继续在浙南坚持隐蔽做党的工作。应端贤在上述地区工作了不长一段时间。由于浙东形势发展变化迅速,他服从组织调遣,于38年四、五月间化名应启到了宁波。不久担任了中共鄞县县委书记、宁波中心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在此期间着重抓了宁波及所属各县自大革命后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并于当年8月到了宁海,协助宁海的建党工作。

调任余姚

1939年10月,他化名杨寿明、肖扬调任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在余姚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以抗日救亡为主要目标,一手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手抓统一战线工作。积极贯彻党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方针,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包括我党领导的国民党政权的一个团体——“战时政治工作队”。以及进步群众组织——“青年救亡宣传队”,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在统战工作中,既联合又斗争,旨在唤醒民众汇聚起救亡图存的巨浪,在致胞弟端豪(1)的信中,明确回答了此阶段的工作中心就是宣传“救亡”。

毛泽东三个坚持手书

翌年3月,领导县委通过政工队,取得了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争夺妇女工作领导权斗争的胜利,选出了进步力量占优势的妇女界领导机构。显示了抗战以来余姚妇女运动的力量,促进了当地妇女运动的开展。

当年4月初,日本侵略军意图在浙东发动“春季攻势”,针对余姚可能沦陷的趋势,他通过拥护我党的上层统战对象,大革命时期参加我党的县政工队长郭静唐(2),组建了一支警察特务中队,发动农村进步青年参加,并亲自领导该中队的地下党支部。并派党员任自卫大队一中队、三中队的领导职务。同时加强对自卫大队的统战工作。他创造性地派遣党员与上层统战对象组建了一个半公开的组织——“准备游击委员会”。通过多渠道调动各方力量,为发动游击战争作准备。

同年9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前夕,国民党军“钱江南岸左地指挥部”将进步人士郭静唐扣留,连夜押往金华,(后解往江西上饶)。不久,国民党县党部把政工队改组为“青年服务队”,集中到金华“受训”,战时社会服务团被解散,平时较为活跃的共产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列入黑名单,有的被捕入狱。在反共逆流面前,朱学勉果断地将政工队中绝大部分的共产党员撤了出来,留下个别的坚持斗争,又将被列入黑名单中的人外调或转入地下活动。还组织县委成员深入农村,对基层党组织加强领导,特别是加强和巩固了四明山区和姚北盐场的工作,此举为其后三北地区和四明山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担任余姚中心县委书记(并兼管上虞党的工作)近一年半时间里,朱学勉将党的“三大法宝”两手抓,因时因地因势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落实到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方面,并积极主动地筹划起不久后开展的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工作。

来自延安的战略部署

1941年2月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鉴于浙东沦陷在即,出于对全国形势的布局,高瞻远嘱地对新四军作了新的部署:“关于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我们力量素来薄弱,总指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经过上海党在该区域创立游击根据地(以松江等处原有少数武装作基础)。”(《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关于今后华中战略任务致刘少奇、陈毅、彭德怀电》,原件存中央档案馆。)4月19日,日军果然在沿海 的镇海、石浦、海门、瑞安等地实施登陆,发动宁绍战役。十几万国民党部队抵抗不久即溃退,宁波、镇海、余姚、慈溪、绍兴等地先后沦陷。日军仅用半个多月时间即占领了曹(娥)甬线两侧,杭州湾以南整个地区。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掠夺桐油、茶叶、生丝和莹石等物资。

日军进占宁波

4月30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叶剑英在致新四军代政委刘少奇、代军长陈毅和华中局书记饶漱石的电报中,再次明确指示要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占宁波、奉化、温州、福州,如系久占,你们应注意组织各该地之游击战争,有地方党者,指导地方党组织之,你们派少数人帮助之;无地方党者,由你们派人组织之。从吴淞,经上海、杭州、宁波直至福州,可以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有单独成立战略单位之必要(此区有大发展前途)”。

延安致军部的电报稿

遵照党的指示,从1941年5月20日起到9月18日,我党领导的上海浦东的地方武装分七批南渡杭州湾抵达三北,并于6月18日在姚北相公殿(今属慈溪)打响抗日第一枪。这支900人的武装,就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五支队)最初的队伍,由于有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且群众基础好,在此后四年多的抗战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再调诸暨

1941年2月,朱学勉调任诸暨中心县委书记。同年秋,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处长宣铁吾派遣特务到诸暨,破坏我党组织,强迫党员自新,在这种恶劣形势下,他执行党的“隐蔽精干”策略,将党委制改为特派员制,并采取“单线联系”的领导方法,安排面目较“红”的干部转移、外调或暂停公开活动,并在党内进行气节教育。

为了解决党的活动经费,他倡导地下工作干部“职业化”。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自己也筹集一些资金,在诸南找了会做豆糕的党员杨乃来,去浬浦附近的陈家坞开了一 爿 豆糕店,通过虚心学习,不久便成为一个熟练的豆糕师傅,走村串户叫卖,生意很快兴隆起来。此举不仅仅解决了党的几个领导干部的生活经费问题,且为地下活动创造了便利。


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处在浙赣路沿线的萧山、诸暨、浦江、义乌、金华、兰溪、衢县、江山和上饶等十多个县很快沦陷。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社会渣滓应运泛起,土匪流氓趁火打劫,对人民敲诈勒索,反动党团、地方恶霸纷纷投靠日寇,树起“维持会”旗号,为虎作伥,汪伪特务到处横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关头,朱学勉不失时机地立即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立抗日武装、发动抗日游击战和建立根据地上来。遵照绍属特委书记杨思一的指示迅速恢复了县委。他召开党的会议,确定了发动游击战争的活动方针。通过泌湖乡乡长,共产党员何文隆(3)的活动,把乡公所的七支步枪、三支短枪拿出来,于25日建立了党领导的诸暨第一支抗日武装——泌湖乡抗日自卫队。随之向群众广泛宣传抗日道理,启发群众组织起来,收集了散藏在群众中的土枪土炮,组织了不脱产的抗日武装力量。这支队伍首先打击了盘踞在诸、绍交界的漓渚一带的汪伪军,杀汉奸、惩恶霸,震慑“维持会”,泌湖乡抗日自卫队在人民群众中间树立了威信。


此时,诸北朱公、明镜、姚江乡也相继成立了自卫队,但由于各乡自卫队人少枪缺,需要统一,即派何文隆做进步乡长钱芝棼工作,用协商方式争取钱发展抗日力量,团结抗战。同时又通过钱说服了另两个乡的乡长,同意四乡合并,于7月7日在大宣成立了诸北四乡抗日自卫大队,共40余人枪,下辖2个中队,朱学勉亲任指导员,直接领导。由于国民党县政府企图收编这支抗日武装,我党为了团结各党派共同抗日救国,派代表与县政府谈判,由县成立四乡抗日自卫委员会,名义上大队由该委员会领导。这样,四乡联队因为有了合法名义,便促使抗日运动更为蓬勃发展,部队也更壮大了,同时也为筹集弹药、粮食、经费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上层人士和广大群众也更支持部队。

四乡联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伪,政治影响逐步扩大,汪伪先遣司令部派一个大队前来"清剿″,他们以赵家埠为据点,到处抢掠,我自卫队乘敌人在后山作恶之际,给伪军以突然打击,缴枪5支及一部分弹药。接着又乘胜包围江藻下陈庙,全歼土匪赵成为部,缴枪13支,生俘12人。经过几次战斗的考验,四乡联队不断得到扩大、巩固。

8月中旬,通过钱芝棼、赵汉波等人与“上四乡”谈判,决定将诸北的上四乡30多人与下四乡抗日自卫大队联合,并在盛兆坞张家台开会协商上下四乡合并的事项,参会的有上下四乡的乡长和进步绅士约30人。会上,朱学勉作了目前抗日形势与任务的报告,阐明了我党有关抗日的主张、方针和政策。经过讨论,一致通过成立诸北八乡抗日自卫委员会,合并后的八乡自卫大队,大队长为赵汉波,朱学勉任教导员,下辖4个中队,约100人枪。

同月20日上午,驻扎在诸暨湄池的日军和汉奸30多人,乘汽艇沿枫桥江而上,至枫桥山下湖抢掠,我八乡联队闻敌出动,奋起抗击。战斗打响后,活动在阮家埠一带的三支二大队也及时赶到,与八乡联队配合作战,四周的当地农民也手执木棍、锄头、渔叉热烈参战,使日寇腹背受敌,鬼子走投无路,弃船跳河,被顾家村农民用渔叉戳死2名,交战中,我击毙日军尉官柳春泽夫等10多人,生俘1名,缴获一些弹药和军用物资。另外,逃到马家村的鬼子又有2名被当地农民用渔叉戳死。

这次战斗,有力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认识到只要敢于武装起来,进行战斗,日寇是可以打败的。从此鬼子再也不敢到山下湖、尚山头一带来为所欲为了。

9月间,国民党浙西突击队方承芳部五、六十人窜入诸暨,在盛兆坞一带为非作歹,危害百姓,当地群众深恶痛绝,八乡联队与三支二大紧密配合,向该敌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歼灭顽敌,生俘数十人,缴获轻机枪3挺,长短枪30余支,八乡联队扩展到100多人枪。

9月底,八乡联队又配合3支2大打击帮会土匪寿小昌、杨根大部,缴枪廿余支,同时又痛击了由义乌方向窜来诸暨的一股日军,毙敌3名,缴枪3支。

当时诸暨地区的群众纷纷发动起来了,各阶层爱国同胞以多种形式支持八乡联队。群众中纷纷传诵八乡联队英勇打击日伪军的事迹。当地的地主恶霸也成了惊弓之鸟,不敢轻易祸害百姓,社会秩序大为安定。

由于“八乡联队”建立后经常配合浙东3支2大(南下支队)作战,就被群众合称为“三八部队”。

自诸暨沦陷到建成一支初具规模的八乡联队,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是在绍属特委领导下,朱学勉和马青(绍属特委委员)同为“陕公”学员)等同志带领党员骨干,紧密依靠群众,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创造性地践行毛泽东同志1938年1月13日在陕公演讲中所指示的“应该普遍地发展游击战,游击战使敌人灭亡不了中国”英明论断的生动体现和经典范例。

谭、何首长南渡杭州湾

几乎在诸北八乡抗日武装建立的同时,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历次指示和浙东形势现状,确定了进一步发展浙东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42年5月31日,曾山代表华中局电令谭启龙“应立即去浦东转浙东主持工作”,“我浦东、浙东地区武装应即向浙江敌后发展,凡是敌军到达的地方,我军即应前去组织民众,首先注意发展武装,发动游击战争”。

6月中旬,谭启龙、连柏生等100余人乘船抵达浙东;7月上旬,军部和一师、六师抽调何克希、刘亨云、张文碧等一批军政骨干由江苏启东经浦东抵达浙东。

7月8日,中共浙东区党委在慈北宓家埭正式成立;8月中旬,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鸣鹤场建立。

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地一一慈溪鸣鹤场金仙寺

浙东区党委、三北游击司令部和三北总办事处的建立,实现了三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也标志着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掀起了浙东抗日救国的巨浪,经过浙东军民四年多的艰苦奋战,三北、四明、金萧和淞沪连成一片,至抗战胜利时,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鸣谢


《宁波党史人物.朱学勉》中国宁波网.新闻中心,稿源:东方党建网,编辑:王丽旻

参考资料:

1.《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创建历程》,作者:余姚市社科联秘书长谢建龙,载《慈溪日报》

2.《三北抗日根据地历史地位突出》,作者: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邢孟军,载《慈溪日报》

3.《英勇作战抗伪顽》,浙东抗战记忆,作者:张如腾,余姚新闻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