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典故“曲有误周郎顾”的来历吗?

 写乎 2022-07-01 发布于四川
作者:赵心放
古代美女使用啥方式?让中意的男子频频回头顾盼,让其知晓她的情谊。这种方式在三国时代首创,数百年后在江湖重现。本文专门聊聊这趣事。
(一)吴国周瑜是个男神
早年孙策之父孙坚起兵讨伐董卓,将家迁到了舒县(今安徽庐江)。家居舒县的周瑜与孙策同岁,两人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周瑜把路南的一座大宅让给孙策居住,还亲自上门去看望孙策的母亲。生活中两家互通有无互相帮助。
孙坚战死后,十七岁的孙策不甘心一直屈居在袁术帐下,经过一系列策划准备起事,到达历阳时,他派人给周瑜送去请他入伙的书信,周瑜二话不说,旋即带兵马加入了孙策的队伍。孙策高兴地说:我有了你,一切都顺利了。
周瑜出生于一个富贵显赫之家,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当过汉朝的太尉,父亲周异曾出任洛阳令,本人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以这样说,周瑜不是一个平庸之辈,而是辅佐孙策和孙权创建吴国的大功臣。
《三国演义》对周瑜的评价不公平,说周瑜是一个气量小心胸窄之人。实话实说,周瑜可是那个时代的男神哦!他外表出众,文武双全,还是一个通晓音律的高手。造诣高到啥程度呢?《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有记载,酒喝过三巡之后,虽然他和大家一样都是麻哈哈的了,但他还是能听出弹奏乐器之人是否有失误,而且听出来失误之后,他必然要回头认真地看一眼,估摸是提醒弹琴人注意吧?
话说周瑜和孙策领兵在安徽某地打仗时,抽空一同去拜访当地名士乔玄。贵客来了,乔玄安排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在内室弹琴给他们听。那小乔不仅貌美,还十分活泼,早就了解到周瑜的基本信息和脾性,要说哪个姑娘不怀春?心灵深处嘛可能还真有点那个意思,不过要眼见为实才行。于是在弹琴的时候,小乔就一个音、二个音、三个音......有意地不断出错,周瑜就不停地回头看。多看几遍,哪个小伙不多情?就把小乔对上了号,怦然心动啦!
那大乔小乔的父亲乔玄,是个人生经验丰富之人,姜还是老的辣哟,本来就有心把周瑜收为东床的他,顺势就把大乔小乔两姐妹叫出来,给周瑜和孙策作介绍......
结果嘛, 让本来是老庚(同年出生之人)的周瑜和孙策又成了老挑(姐妹两人的丈夫),用四川的歇后语形容:清稀饭加米汤——清上加清(亲上加亲)。
(二)“ 周郎顾”后喜结良缘
名人嘛之所以叫名人,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发展史上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周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人,他娶小乔的事,大文豪也用来作创作素材。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读者朋友,周瑜和小乔如何对上号的事——“曲有误周郎顾”也成为一个典故,世代流传下来啦。
星移斗换,日月如梭,时光的骏马从三国奔驰到了大唐王朝。“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743-782年),他亲自上演了一出“周郎顾”!
唐代宗朝时,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升平公主的驸马郭暧喜欢过逍遥自在的生活,经常在驸马府中大摆宴席,邀请一些文人雅士来饮酒为乐,吟诗作对,听歌观舞。
李端出生于官宦之家,大历五年进士,曾在升平公主和郭暧的婚礼上,作了一首《赠郭驸马》,被公主和驸马赏识,成为郭驸马府宴会的常客。
某年某日,郭暧的官职又升迁了,他大喜,于是按惯例摆下酒席,招待四方宾客,其中自然少不了李端。
在这之前的宴会中,李端已注意驸马府中有一个弹筝的婢女,唤作镜儿,长得清丽可人,弹筝的技艺也出神入化。渐渐地,李端喜欢上了镜儿,镜儿那可爱的面容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闲话少扯,言归正传。在本次庆升迁的宴会上,李端发现镜儿在悄悄地瞅自己,那目光饱含深情耶。!怎么啦?镜儿弹错了一个音、又一个音......李端不由得一次次回头望去......
李端和镜儿之间的一系列眉目传情,驸马爷郭暧看在了眼里,他举起酒杯,笑着给李端说道:李先生如果能以听筝为题目写首诗,让今天在座的宾客们高兴,我可以玉成您和镜儿的好事。
博学多才的李端,略一思索,便想到了周瑜,自己今天的情景与他当年的情景何其相似乃尔!不多一会儿,一首“听筝”诗问世了。笔者试以散文的形式译出——
古筝发出了优美动听的声音,是那个素手美人坐在玉房前在认真弹奏。周郎是她心中的,为了让他多瞧几眼自己,就有意地把那琴弦乱弹。
《听筝》原诗有二十个字。诗的前两句形容驸马府的档次高装修漂亮,吹捧一下驸马和公主,博得他两口儿的欢心。诗的重点是后两句,写镜儿的手细致白皙,故意弹错的小小心思,充满儿女情怀的俏皮姿态。这首诗体现出了诗人的高超功力。
最后李端和镜儿美梦成真,百年好合。《听筝》被选入《全唐诗》流传百世,为历代人咏诵。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近年来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儿歌等散布于报刊、网络和丛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