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期知识普及:一篇文章讲清楚堆栈的原理、作用和拍摄方法,建议收藏

 wujingsha 2022-07-01 发布于北京
什么是堆栈?
堆栈的本质就是合成,把多张图片作为分析目标,通过算法将每张图片的一部分融合到目标图片里,最终产生一张合成图。
不同的合成算法会获得不同的结果。

堆栈的精髓在于多张图像的分析与处理,可以让画面与传感器突破固有的限制,达到新的高度。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堆栈算法对图像产生的积极作用。

在拍摄星空、星轨领域,堆栈是最常用的方式。
由于长时间曝光数码传感器容易发热,产生非常多的噪点,所以更多的摄影师选择用较短时间间隔拍摄数十张照片,后期通过堆栈合成来模拟长曝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画质更高,更少噪点。
同样道理,多张间隔拍摄的堆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ND减光镜,模拟出长曝光慢门效果。
平均值算法”是最常用的堆栈算法,可以模拟慢门效果。
例如拍摄天空中的流云,如果风速较快,预估一分钟的慢曝光就可以达到拉丝的效果,就可以在固定相机完成构图取景后,将这一分钟的曝光时间平均分割成60次,也就是一秒,设置相机的延时摄影菜单,将快门速度设置为一秒,照片拍摄间隔设置为一或两秒以避免机震,这样相机就会进行慢速连拍,共获得60张照片。
随后我们打开Photoshop对这60张照片进行堆栈处理,打开“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点击浏览,选择那60张图片,确定后Photoshop将会载入图片。
为了保证画面精度,载入后全选图层,点击“编辑→自动对齐图层”,Photoshop会将所有60个图层像素对齐,避免脚架轻微位移造成的合成模糊。
对齐后选中所有图层,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转换为智能对象”,然后点击“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平均值”,通过运算,Photoshop就会生成一张几乎无噪点的慢门拉丝流云照。

“平均值”的合成原理是对所有图片非透明像素的平均通道值进行渲染,以此来模拟一张长曝的效果图。
如果你拍摄了十张曝光1秒的照片,用“平均值”合成就能得到模拟一张10秒长曝,并且宽容度更高的照片,你会惊奇的发现暗部细节更多了,噪点更少了,远比单张更出色。

由于使用堆栈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选择适当的合成计算方式。所以下文主要讲解不同的合成计算方式的原理,能获得的效果以及案例分享。
使用“最大值”进行堆栈,Photoshop就会自动寻找所有照片中亮度最大的信息进行合成。
很多拍摄星空、星轨的爱好者就会用这种方法进行合成。
使用“中间值”进行堆栈合成,一般是用来删除多余的物体。
例如在热闹的街头删除行人,虽然障碍物可以用蒙版的方式进行后期删除,但使用堆栈画质会更好效率也更高。
架上脚架,尽量多的拍摄你所需要的场景,由于场景是固定不动的,而人物则一直在变换移动。
使用“中间值”堆栈时,Photoshop就会自动分析每张图片中固有的像素进行保留,这样那些行踪不定,移动的物体就会被自动过滤。
用这个方式的前提是你需要尽量多的捕获场景的信息,更多的照片张数让Photoshop获得足够的信息采样。
虽然前期花费的时间可能不少,但相比后期精修来说却要高效得多。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堆栈的作用与缺点。
优点是可以一定程度替代减光镜模拟长时间曝光,在改善画质的同时提升和宽容度,能够有效降低噪点,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购置高画质器材与附件的成本。
缺点也显而易见,相比传统的拍摄方式,堆栈更加“烧”快门,“费”卡,后期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所以这个方式对于不同诉求的摄友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大家可以积极尝试一下,看一看自己的拍摄题材是否适合这个方式。

相关链接:
神奇的“堆栈”,摄影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学会用堆栈,无人机也能拍出来漂亮的车轨
喜欢拍风光的摄影师,一定要掌握景深堆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