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求(51)

 sy0406 2022-07-01 发布于山东

微信图片_20210418154008


蒙求(51):阮宣杖头,毕卓瓮下。文伯羞鳖,孟宗寄鲊。


【原文】阮宣杖头,毕卓瓮下。

【注释】①阮宣:西晋人,当时的著名学者。

②毕卓:西晋官员,性情洒脱。

【译文】阮修的性情洒脱不羁,往往会将大号的铜钱悬挂在手杖上,买来酒喝个痛痛快快;毕卓的酒瘾非常大,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会悄悄地去偷喝邻居家酿造好的美酒。

【典故】阮宣杖头:典故出自《晋书·阮籍传》。阮修是西晋人,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依附权贵。平日里,他非常喜爱喝酒,常常在外出散步的时候,准备一百枚大号的铜钱挂在手杖的顶部,然后来到酒馆之中好好过一番酒瘾,最后这些大钱就可以当作酒资支付了。

毕卓瓮下:典故出自《晋中兴书》。毕卓和同时期的阮修一样,也非常喜爱喝酒。一旦遇上了好酒,肚子里面的酒虫就忍不住发作起来。有一次他的一位邻居,新酿造了一坛好酒,酒香扑鼻,酒瘾发作的毕卓实在是忍受不了,大半夜的时候,他悄悄地来到邻居的家中取酒喝。邻居听见动静,还误认为是小偷前来偷酒喝,后来才弄清楚是毕卓,于是就邀请他一起喝酒,毕卓也不在意,直接拉着邻居坐在地上喝酒,一直喝到酩酊大醉才算结束。

【赏析】阮宣和毕卓两人,性格上都喜欢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进一步思考,他们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活出人生的真实与精彩。

【原文】文伯羞鳖,孟宗寄鲊(zhǎ)。

【注释】①文伯:即公父文伯。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名歜(chù),公父穆伯的儿子。

②孟宗寄鲊:孟宗,字恭武,“二十四孝”中的历史人物之一。

鲊,一种腌制的鱼。

【译文】公父文伯招待宾客时,使用了个头较小的鱼鳖,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孟宗以权谋私,送给母亲一罐腌鱼,谁知受到了母亲的批评。

【典故】文伯羞鳖:典故出自《国语·鲁语》。公父文伯邀请南宫敬叔一起饮酒,露睹父也一起作陪。宴席中间上了一道鳖菜,但是鳖的个头非常小。露睹父很不高兴,等到食用这道菜时,露睹父气愤地说:“我还是等到这只鳖长大之后,再吃它好了。”说完就起身离开了。公父文伯的母亲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认为儿子做错了,竟然将尊贵的客人给气跑了,真是丢尽了脸面。一气之下,她将公父文伯赶出了家门。过了五天,鲁国大夫亲自为公父文伯说情,公父文伯的母亲这才允许文伯回到家中。

孟宗寄鲊: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吴国的大司空孟宗,早年时间做过管理鱼塘的小官,空闲的时候,孟宗就动手织网捕鱼,还做了一罐腌鱼孝敬给了母亲。他的母亲却将这罐腌鱼退给了孟仁,还批评他说:“现在你是一名负责鱼塘管理的官员,怎么能够将腌鱼送给我呀,这是一种假公济私的行为啊。”孟宗听了之后非常惭愧,从此改正了自己的这一错误。

【赏析】公父文伯的故事中,母亲教导儿子要学会待客之道;孟宗的母亲深明大义,不贪图公家的便宜。在家庭教育上,这两位母亲,都为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教育课。

显而易见的是,在子女的教育上面,作为母亲一方,一定要教授他们秉持开阔的心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