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出版新篇章 | 找差距 补短板 促特色——广东人民出版社精心谋划古籍出版工作

 星河岁月 2022-07-01 发布于江苏

▎古籍出版新篇章  ▎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总体要求、完善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强化古籍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擘画了我国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发展蓝图,在古籍出版工作领域引起了热烈反响。

本报特策划系列报道,邀请出版界人士,就《意见》提出的相关任务和要求,谈体会及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举措,以期为推动古籍出版开新局提供指引。


图片



图片

| 柏 峰 张贤明 周惊涛

广东人民出版社

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我们认为是让古籍“活”起来为国家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01 
找差距:
需要专业机构深挖

岭南古籍文献资源经济发展的后劲基于文化软实力,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强省,古籍出版以其厚殖的文化底蕴将为广东经济进一步发展助力。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可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广东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

岭南古籍文献资源丰富。已公布的两批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即有1864种,普通的古籍文献更加丰富,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古籍文献即达数十万种100多万册,还有数十万件民间文书以及大量的碑帖、石刻拓片等。至于清末民国时期华南地区出版的中外文报刊更不可胜数。单一的文献如广东省档案馆藏海关档案规模即达13813卷。这些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既是珍贵的文物,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广东地处岭南,属于亚热带气候,古籍保存环境恶劣,如此庞大的古籍文献保护任务艰巨。要平衡古籍文献的文物属性和文化利用之间的矛盾,古籍出版作为一种专门的出版类型,是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南地区没有一家专业古籍出版社,广东省也没有古籍工作专门管理部门,这对拥有丰富古籍文献资源的广东、华南地区来说,成为掣肘广东古籍工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造成古籍整理出版方面未获足够重视,古籍整理人才、编辑人才相对缺乏,古籍出版总的来说是分散、各自为阵,在业界没有大的影响,也没有形成品牌,与兄弟省份相比古籍工作已经落后了。

在新时代背景下,古籍文献出版因技术所带来的出版形态改变、出版方式转变、出版载体扩展等亦急需从根本上进行观念改变,需要专业人士、专门机构来应对。

02 
补短板:
“化零为整、星火燎原”的出版策略

地方古籍文献的全面、系统整理,是充分展现一地历史文脉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一地历史、文化、精神、个性的全面展示。广东对地方历史文脉的整理与“修典”工作从2005年就开始启动,但与其他省份全面统筹、统一出版的编纂出版方式不同,广东采取“化零为整、星火燎原”的方式,以地级市为单位。其优势是对地方文脉的整理触角更加细致深入,为深入整理研究广东古籍提供了平台。缺点是各自为阵,存在重复现象;手段单一,以影印为主,深度整理不够。截至目前,已先后推出影印版《广州大典》《中山文献》《东莞历史文献丛书》《茂名历史文献丛书》《韶关历史文献丛书》。

图片

《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基础古籍深度整理出版”。广东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陆续有《广东地方文献丛书》《岭南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基础古籍及专题古籍的系统性深度整理,限于古籍整理人才的缺乏,总体来说规模、系统均与广东拥有的古籍数量不相匹配。

作为广东省内唯一的一个以古籍文献为出版方向的专业部门,广东人民出版社古籍文献分社(以下简称“分社”)赓续前贤遗绪,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致力于岭南基础古籍的系统性深度整理,策划的“岭南古籍文献丛刊”(以下简称《丛刊》),以开放的丛书形式,陆续对岭南基础古籍进行标点、校勘、注释。《丛刊》的目标是对能反映岭南的优秀古籍分门别类进行深度整理,并借助广东融合出版的优势进行多维度的产品开发,从而让岭南古籍在新时代里拥抱科技,重焕生机,助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丛书》目前分“日记系列”“名家专集系列”“全粤诗词系列”以及其他各类专题系列。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先对存世数量不多但非常有价值的岭南的古代日记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目前已出版《杜凤治日记》,《今释澹归日记》《常惺惺斋日记》(修订本)、《邓华熙日记》《北游日记》《朱逌然日记》《瞻岱轩日记》等亦将陆续推出。“名家专集系列”也已启动,将在2023年起陆续推出《屈大均全集》《黎简全集》《梁诚集》等。“全粤诗词”系列则会先重点推出已进行了十几年的《全粤诗(清代)》,单清代部分规模将达4000万字,可以说是广东古籍整理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完成后将成为最大的地方诗歌总集。《全粤词》《全粤赋》《全粤文》等也在规划之中。

图片

03
促特色:
致力新材料的挖掘和出版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云:“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广东人民出版社古籍文献分社面向学术前沿,致力新材料的挖掘和出版。

依托广东丰富的古籍文献珍藏,依靠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广东古籍整理人才,立足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系统整理、编纂出版中外关系史、中国近代史、华侨文献、重要商号文书、海洋史、海关档案等文献,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有了初始的“品牌”意识:一、海外广东汉籍文献的影印回归,是古籍出版“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二、地方专项古籍、档案文献的汇集、影印,是“品牌”建设的经济保障。三、华侨文献的搜集、整理,是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对外合作的重要举措。四、岭南地方文献的深度整理,尤其是专门古籍如岭南中医药文献等,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五、积极开发岭南文献数据库平台,是适应时代潮流、谋求发展的战略方向。六、加强和推进古籍普及与传播,开发出一条古籍普及读物产品线;推进古籍进校园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是让古籍活起来的重要举措。

档案文献作为“存史、资政、育人”的载体,是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为服务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分社立足广东,与档案文献收藏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出版了一批档案文献类图书。

图片

与广东省档案馆合作,开发近代广东海关档案,2018年出版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民国广州要闻录》(近代广东海关档案·粤海关情报卷),2020年出版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省情与施政——广东省政府会议录(19251949)》,不但为广东近代历史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最直接的档案文献支撑,而且还将在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档案资政参考的积极作用,也为档案部门有序开发珍稀档案文献提供借鉴。

与东莞市档案馆合作,开发东莞明伦堂档案,2020年出版了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东莞明伦堂档案·第一辑》,接下来将继续编纂出版后续各辑,不但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档案文献,而且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图片

在档案文献资源开发方面,分社还将视野面向全国,与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和民国档案文献收藏重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将出版《广州大典·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民国广东档案文献选编》。

广东在中外交往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海外存留了大量相关的古籍文献。分社与海外收藏机构展开合作,挖掘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古籍文献,致力散佚海外的珍稀古籍文献的“回归”。

 图片

2014年出版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时事画报》,所采用的底本来自海内外不同收藏机构,其中就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的收藏。

 

2016年出版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海外广东珍本文献丛刊·第一辑》,是一套收录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葡萄牙等国收藏机构所收藏的、反映广东历史文化或粤人著述的、具有珍稀性和学术性的大型古籍文献丛书。

图片

2019年出版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藏同顺泰号文书》,系统完整地影印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中央图书馆、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收藏的同顺泰号文书,对于朝鲜半岛华侨史及中韩、中朝关系史、东亚国际关系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将起到推动作用。

虽然有以上古籍文献的出版,但与广东古籍文献珍藏规模比起来,差距是巨大的,尤其是古籍普及与传播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分社将继续与海外收藏机构展开合作,系统编纂出版华侨文献、中外关系史文献等特色文献,还将在促进私人收藏公开出版方面作出广东出版人的贡献。图片


图片

图文来源 | 网 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