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空调病” 中医来防治

 wyfx100 2022-07-0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进入炎夏,现代化的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种新的“疾病”,称之为“空调综合征”或“空调病”。


图片


一、空调病的症状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出现畏冷不适(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腰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为“空调综合症”或“空调病”。

二、导致空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析空调病的发病机理,主要当有以下三个病机。

图片
伤于寒

《灵枢·岁露论》云: “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素问·举痛论篇》曰: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涩) 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故当机体感受风寒之邪时,会出现腠理收缩,汗孔紧闭,筋脉牵引拘急等症状,若局部受寒,则有关节疼痛不利。这与“空调病”的表现如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全身关节疼痛以及颈痛如落枕,转头困难,背如负重,腰痛如折,脉浮紧等相一致。

图片
伤于暑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 “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空调病”好发于盛夏酷暑之时,暑湿之邪本易侵犯机体,此时人一旦进入空调环境,即会由于机体外感于寒而将暑湿内闭,湿邪又易阻滞中焦,则会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等一系列症状,如恶心欲呕,纳呆,口中无味,或腹部胀痛,便溏或大便排出不爽等。故现代医家常以藿香正气散类药物治疗“空调病”,这在临床也取得一定疗效。然若因此百姓人家皆以为藿香正气散能治疗空调病,而不及时调理机体,久病则易损阳致虚,故对“空调病”的辨证论治实有必要。

图片
伤于燥

《性理大全》谓: “燥属次寒,如盛夏暑热熏蒸,则人身汗出戢戟肌肉潮润而不燥也。冬月寒凝肃杀,而人身干槁燥冽”。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低温环境可使人体的汗腺与皮脂腺收缩,皮肤黏膜极易干燥,这与“空调病”眼睛、咽喉以及皮肤干燥发痒等症状十分相似。就燥邪袭人的病位而言,则以肺系病变为主,邪在肺卫,故可出现发热恶寒,干咳无痰,口鼻咽干燥等,这可能是咽炎、鼻炎急性发作的原因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如何预防空调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避寒

中医养生主张“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尽量避免使用空调或者减少在空调环境滞留时间;用空调降温不宜太低,与室外温差不宜过大,出风口不宜直对人体,定时开门窗换气;炎热环境下出汗时,待汗止后再进空调房间;多穿点衣服,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建议尽量多穿,以在室里不出汗,不觉得热即可。

图片
饮食

在炎热的夏季,建议清淡饮食,忌食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火锅、辣椒等物。

建议多素少肉,能让营卫调和。另外,若感觉空调室内很冷,可喝点生姜红糖水,或用苏叶、生姜煮水喝,有养血通阳之功。因为生姜和苏叶都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之功。

处在空调环境中喝点姜汤,非常有益于健康。姜汤的种类甚多,比如大枣姜汤、红糖姜汤、绿茶姜汤、盐醋姜汤等,都有助于驱寒解表。

图片
艾灸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的功效。经常吹空调的朋友,可以每周艾灸两到三次,可以很好地改善空调病。常规可以艾灸大椎穴、命门穴、肺腧、肾俞及神阙等穴位,每次可以艾灸两组穴位。

如果伴有局部的疼痛或者发冷,可以进行局部的艾灸,比如肩膀痛可以艾灸肩膀,腰痛可以艾灸腰部。

图片
中医调理

若出现以上诸种空调病的不适症状,建议首选中医调理。一般来说,中医都会对证用方。比如,因寒者,辛温而散之;因暑者,甘凉则解之;因燥者,辛凉以除之。

空调病是病在肺卫皮毛的表证,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外邪内传,导致病情加重。建议在表证阶段及时治疗。

比如,吹空调所致的感冒,往往是外感风寒表实证,属于普通感冒,初期以麻黄桂枝各半汤散寒解表,可取速效之功。再如,出现空调病的轻症,可服用香薷饮,即香薷10克,厚朴6克,白扁豆6克,水煎服,日一剂,以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若因在空调下感伤燥邪而出现咳嗽,可用下方:冬桑叶10克,连翘15克,芦根15克,杏仁10克打碎,白菊花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水煎后代茶饮,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作用。

若因吹空调后出现颈肩腰背及膝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可用下方:防风10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一剂。能解表祛寒,兼通畅经络而止痛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