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心构思 巧妙组织材料 |《家训》杨小诺

 赛作文 2022-07-01 发布于山东


学生佳作
《天天读写》2022.6
家 训
山东青州旗城学校九年级(12)班 杨小诺

我对爷爷熟悉而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他是我至亲的爷爷;说陌生,我与爷爷未曾谋过一面,仅见过爷爷留下来的几张泛黄的照片。

【开篇交代“我”对“爷爷”的熟悉情况,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关于爷爷的故事,我是从爸爸的口中得知的。【引起下文故事】

通过爸爸的讲述,爷爷—一个秉性耿直倔强、不向命运低头的老农民形象矗立在我的眼前。“做人要能吃得苦中苦”“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这是爷爷常说的话。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乡村的日子可想而知。食不饱、衣不足,挨饿受冻,这样的苦,爷爷都挺过去了。那时候爷爷是生产队的队长,看到庄稼人辛苦劳作一年,连基本的口粮都不够吃,过年了小孩子连件新衣服都穿不上,爷爷感到自责和愧疚。他偷偷带领乡亲们开垦“自留田”,就像《老农民》中的“牛大胆”,【类比手法,用人们熟悉的电影里的人物表现爷爷】种点烟叶和山果,起五更贪半夜,挑着担子去几十里外的集市上卖,换几个油盐钱。可好景不长,爷爷他们被公社发现,不但免了队长职务,还给爷爷扣上了一顶大帽子,开批判会、游街示众—爷爷的病根就是那时留下的。

【借事写人,描述爷爷的为人处世——秉性耿直倔强、不向命运低头,为展示家训作铺垫】

爷爷家规很严,对子女的要求极其严厉,近乎苛刻。家里除了重大节日和来了客人,儿女们是不能上桌吃饭的,长辈没动筷子前,晚辈不能先动,只有长辈说可以吃了,晚辈才能开始吃饭,并且要食不言、寝不语。

【爷爷确定的严格家规】

爸爸幼时极为顽劣,为此没少挨爷爷的打。爸爸犯了错,爷爷一边打,一边说“无规不成矩,棍棒出好男”,他给儿女们定了很多规矩,违反了规矩就要受惩罚。爸爸当时是村里出了名的孩子王,整天带着伙伴们上山下河,时不时惹下祸端。经常有人找爷爷告状,爷爷拿起扫把满村里追着爸爸跑。

【爷爷对子女严格要求】

“人穷志不能短”,这是爷爷常教育爸爸的一句话。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爸爸在麦地拾麦,地头上来了个卖雪糕的,爸爸渴极了,又没有钱,就假称有钱,把一只手伸进口袋,装出掏钱的样子,等卖雪糕的从箱子里拿出雪糕,他一把抢过,飞奔而去。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气的青筋暴露,抄起一把铁锹撵着爸爸跑。爷爷带着铁锹拽着爸爸上了山,爷爷挖了一个洞,大声呵斥着让爸爸躺进去,说是要活埋了他。爸爸从未见过爷爷如此暴怒,大哭起来。爷爷气咻咻地说:“人穷不能志短,偷抢别人的东西,这是道德问题。咱们杨家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子孙!”爸爸一个劲地说:“不敢了……没有……下次了。”后来爸爸经商做企业,时刻铭记着爷爷的话,堂堂正正,从不做昧心之事。

【借具体事例,形象阐释“家训”内涵——动作、表情、语言描述生动】

后来爷爷病重倒下了,家庭的重任落到了爸爸身上。爸爸秉承了爷爷留下的家风家训,艰苦创业,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家训”传承的效果】

尽管“陌生”的爷爷留给我辈的只是几张黑白照片,但透过爸爸每一次潮湿着眼睛、颤抖着嘴唇的讲述,一个熟悉的爷爷形象鲜明地站在我面前。每到佳节团聚的时候,我思念着熟悉又陌生的亲爱的爷爷,眼前仿佛出现了爷爷的身影:黑瘦的爷爷慈爱地看着我们,和爸爸举杯小酌,耳朵里听到的是爷爷常说的话,“做人要能吃得苦中苦”“人穷志不能短”……

【呼应开头,升华形象,借助形象描述,强化感情抒发】

(指导教师:董涛)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构思精心、组材巧妙的记叙性散文。
家庭是一个人最原始、最本真的成长环境,家训则是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本文通过塑造爷爷这个人物形象,生动、具体地呈现了“家训”的内涵,阐述了家训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文章内容具体、充实,写人记事生动、形象。
写法借鉴:精心构思,巧妙组织材料。本文的“家训”,来源于爷爷,爷爷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文章开篇先向读者介绍了“我”对爷爷的了解情况——“熟悉而又陌生”,接着通过具体事例,向读者描画了爷爷“秉性耿直倔强、不向命运低头的老农民形象”。“己身正,不令而行”,爷爷的高尚品性,为下文爷爷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打下了基础。然后,具体阐释了爷爷所定的家规的具体内容,并且以爷爷教育爸爸为例,具体、生动地阐述了爷爷““无规不成矩,棍棒出好男”以及“人穷志不能短”的家训内容。最后呼应开头,“尽管'陌生’的爷爷留给我辈的只是几张黑白照片,但透过爸爸每一次潮湿着眼睛、颤抖着嘴唇的讲述,一个熟悉的爷爷形象鲜明地站在我面前”,把对爷爷的解读由“几张黑白照片”升华为一种崇敬、赞美之情。就这样,通过对爷爷嘉言懿行的描述,把抽象的家训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整篇文章中心明确,组材严密,脉络清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徐欣园:生动、灵活的语言描写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林凡艺:巧妙制造悬念 

《天天读写》约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