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

 阿里山图书馆 2022-07-01 发布于北京

“巨人”交响曲


马勒


图片
图片

马勒《D大调“巨人”第一号交响曲》创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1889年由马勒本人亲自指挥布达佩斯爱乐乐团首演,不过在当时反响不佳,而现在已经成为马勒深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是他的开山之作也是成熟之作,此曲无论在人文还是技法上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地,所有的技法都在为展现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音画般意象而服务。

勋伯格也曾表示:“实际上,将要形成马勒特性的任何东西都已显现于《第一交响曲》之中了......他在这里展示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思考。”
马勒《第一号交响曲》的录音向来不少,众多古典名家大师都曾灌录过,但是不知道今天分享的此版你又是否见过与听过?

由香港上扬爱乐出品的这张马勒《第一号交响曲》由卡洛斯·帕伊塔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灌录完成。

2020年,上扬爱乐创立执念系列,旨在要把一些濒临或已经绝版的高质素录音再版,让更多乐迷欣赏到这些可一不可再的珍贵录音版本。

所以2021年的头炮就迎来了执念系列的第二辑《马勒第一号交响曲》。此前他们的第一辑《琴迷帕格尼尼》就已经深受古典乐迷与发烧友的追捧。

图片


本辑灌录于上世纪70年代,以“Phase 4 超立体声”高传真录音技术进行录音制作,当时瑞士品牌Lodia将这个录音出版过CD和黑胶,现在早已绝版。但是上扬爱乐的“Obsession”制作团队不愿这般独特的版本就此绝耳,因而他们几经转折找到指挥家的后代,交涉良久后终于同意授权此录音予他们之作独家HQCD版本,并在日本压碟。

上扬爱乐团队把当年的“超立体声”升格成全新高清音效的发烧级载体,除保持原模拟录音,管弦乐各声部质感、层次、空间感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定音鼓、铜钹、圆号等更立体更澎湃地“横扫”听觉,惊艳无比!此版录音更被发烧圈界封为“爆款”,不仅如此,本辑在古典乐界也是足以与史上任何大师版本相提并论的一般“马一”。

图片

帕伊塔的“马一”大于以往版本的常规幅度,他令人摒息的强弱音铺陈与节奏控制之掌握,令人惊异。这般独树一帜的偏锋、狂放的风格,对那个年代而言,或许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因此此版录音在当时引来了两极评价。虽然得不到主流的主持,然而世事事有麝自然香。据悉当年这个版本获得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遗孀与法国马勒传记权威Henry-Louis de la Grange一致肯定与赞赏。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在Kingsway hall录音,大名鼎鼎的Kingsway Hall是英国伦敦著名录音圣地,这个音乐厅堪称古典音乐烧唱片胜地,诸如《皇家芭蕾》、《西班牙狂想曲集》等等都是在这里录音,不少DECCA的名盘也都诞生于此。(不过这个音乐厅已经改建用作其他用途)

温馨提示:第四乐章,一定要小心音量,电光火石,是考机之选;第一乐章值得耐心细品;第二乐章开头的低音部很Q弹,感觉给耳朵做了spa;第三乐章可听到童谣“两只老虎”,这是来自犹太民歌的旋律。

图片

权威评鉴:


1.“以大于常规的幅度,令人屏息的强弱音铺陈,与节奏控制的掌握,炽烈风格等,可以说是迈进马勒交响曲浩瀚天地的一条金钥匙。“——《音响技术》

2.“HQCD版本在音质方面的跃进叫人惊讶,在连贯性和音乐感方面远胜旧版,竟然令这个演出极具争议的地方也变得有说服力。”——《HiFi音响》

3.“指挥家成功制造一个现象: 令其仰慕者不惜一切,试图让世界倾听他的音乐。”——《纽约时报》 (1996)

4.“指挥家极度冒险而具个人化的演绎,令部听众却步,也令另一部人欲罢不能!”——美国著名乐评人Richard Freed

摘自蔡克信医师乐评:

卡洛斯·帕伊塔( Carlos Paita)是阿根廷指挥家,他真正成名来自录制DECCA唱片的全方位phase 4系列。他受到制作人Tony D’Amato青睐,1968年首录的瓦格纳音乐,美国乐评家Irving Kolodin将他的张力与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相提并论,接着录制这张马勒第一,威尔第安魂曲,英雄交响曲等。之后作品多在Lodia唱片出版,包括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布鲁克纳等作曲家的作品。   

他与皇家爱乐乐团此版“马一”在节奏分句张力处理的清晰利落,是一流畅不煽情有独特主见的诠释,全方位录音音效的杰出,对音响发烧友另有魅力!   

所谓全方位录音phase 4,并非四声道,而是DECCA唱片1960到70年代一种录音格式,即采非常多的麦克风拾音,再利用多轨混音机,将乐团从左喇叭前缘到左后深处,再往右后深处到右侧前缘,四方形的音场,仔细调出各个乐器的相对比例,定位与层次,以及细节,瞬应,动态与频宽均达到极致,录音与混音都非常费工夫,但立体3D非常突出。

因此在这张唱片,所有这些特性都呈现无遗,你不妨在第四乐章仔细品评,当然第一乐章一开始细腻的弦与深远的鼓号曲可以知音场有多深,木管之悠扬气韵与三角铁之飘逸均为美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