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西米亚香港》:看不见的香港

 濠上三寻 2022-07-02 发布于河北

​今天香港回归25周年。

虽说回归,我却未曾亲眼目睹那颗“东方之珠”风采,因而于我来说,回归,不回归,香港都是陌生而抽象。

没有读到廖伟棠《波西米亚香港》前,我对香港的认知主要来自电影、电视、音乐及旅游宣传。

假如那时去香港,多半只能穿梭符合旅游标准的打卡圣地,和一窝又一窝的大陆游客抢占自拍背景。

除此之外,也只能找寻港剧里经常出现的街道、茶餐厅以及星爷《功夫》里包租婆盘下的那种“围屋”。

那当然也是一种旅行之道,只是不再符合我对旅行的诉求与遐思。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不读书,不事先对所去城市做地理、气候、流俗、风味、历史及文化等层面的了解,傻愣傻愣地贸然前往,只能掉进地头蛇们精心设计的“旅游陷阱”。

走上看书这条不归路,也跟旅行有关。

2017年夏季,我们去新疆自由行。中间经过库车,古代的龟兹国,鸠摩罗什的故乡,克孜尔石窟所在地,佛教东传的关键枢纽…

多么富有宗教余味、历史层次和人文厚度的城市,却因我知识储备的荒凉,徒留刺鼻眩晕、不堪回首的羊膻味。

周游西域三十六国,没有一座城市能从烟熏火燎的烧烤摊拔高到人文历史的高度。

这不是城市的错,是我的无知、匮乏还自以为是导向的自食其果。

如果当时能先读《大唐西域记》或看日本NHK的《丝绸之路》,旅行效果将会发生质的突变。

幸好,还没去香港。

廖先生对香港文化的解说,算是思想层面的“导游”。将来我只要寻着廖导规划好的路线,按图索骥,便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香港。

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它由文学、艺术、音乐和嬉皮士组成。

我们都知道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华人影视黄金时代的香港,《南京条约》被割让的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的香港,回归25周年的香港,紫荆花开的香港…

没有几人在意,或愿意探寻,波西米亚遗风残存的香港。

我们看到库车周边茫茫无边的沙漠,却看不到沙漠里游荡徘徊的丝路幽灵。我们听闻香港已摆脱覆盖千年的文化沙漠,却不愿瞻仰它奋力蜕变、艰难求生的皮层与汗血。

幽灵不被看见,游荡便丧失奇遇;文化不被瞻仰,沙漠则卷土重来。

牛棚,南丫岛,二楼书店,废屋文学馆等,成为我对香港的惦念。

如果你不想烂在旧金山的老嬉皮小区中叼着大麻傻笑终日,你就得走上街头为自己独特的观念发声,把嬉皮精神带到超越文艺圈的更多圈子中去,令严肃者学会微笑,让抗争者知道微笑和尊重幻想是对抗没有想象力的主流社会的有力武器,这就是曾经被误读为时尚的嬉皮精神最深刻的意义。

比文笔比实验比历史积累,我们未必比得过中原、江南的作家,但我们天然地逃过了过去几十年无形地浸渗了内陆作家的那些国家逻辑、文化潜规则,利落轻盈地处理“城市”、“现代”、“全球化”这些题目,滋养出各各不同的写作面貌,比起其他官方输出,的确更让内陆读者耳目一新。

我们应学会更珍惜那一个看不见的香港吧,就像对一本字墨已经有点漫洇的神秘手抄本一样,我们理应传抄不倦,好让更多人看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