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五千年中国历史上,集枭雄与奸雄、君子与小人、正面与反面、褒议与

 宏达剑桥 2022-07-02 发布于河南
在五千年中国历史上,集枭雄与奸雄、君子与小人、正面与反面、褒议与毁议于一身的“帝王”,除了曹操,或许再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曹操把运粮官王垕叫来,对他说:“我想借你人头一用,以安人心,你不要舍不得。”王垕听后大惊失色,说道:“丞相,我是奉你之命,我无罪啊!”曹操阴着脸说:“我知道你没有罪,但不杀你,军心就难以稳定,你死后不必担心,你妻子我自养之,你勿忧虑。”

王垕还要再言,曹操已然呼刀斧手入帐。不由分说将王垕推出帐外,一刀斩杀,悬头高竿,并通告全军:“王垕故意用小斛散发粮米,盗窃官粮,谨按军法,斩首示众。”满营军士见了,无不夸赞曹操雷厉风行。

第二天,曹操就传令各营将领:“如三日内不能攻破城池,皆斩!”之后,曹操亲自来到寿春城下,监督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城上刀剑如雨,有两员大将畏避而回,曹操将其斩杀于城下,大小将士见了无不向前,军威大振。

城上袁军抵挡不住,曹军争先上城,斩关落锁,蜂拥而入。李丰、陈纪、乐就、梁刚都被生擒,曹操令左右将四人皆斩于市,并从袁军手中夺得大量粮草,安然度过了粮食危机。

上面这个故事,就出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的第十七回!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最饱满,曹操可以说是一代人杰,但他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的雄才大略确实令人点头钦佩,但他的行事目的性太强,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和生命。

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闻听大怒,遂“挟天子以令不臣”,率兵讨伐袁术。他亲自率17万兵马去讨伐,袁术兵力不敌,最终被围困于寿春城中。

袁术选择闭城自守,坚壁清野,想等待曹军粮尽自行退去。曹操屯兵于坚固的城墙之下,面临了进退两难的困境。由于大军远离后方,无法及时给养,而在战区却由于水旱连年,粮食奇缺,因此,饥荒的阴影笼罩在曹军的头上。

正在这时,运粮官王垕来到曹操账中,禀报道:“丞相,兵多粮少,粮食已经没有几天可以吃了,怎么办?”

曹操皱着眉头,盯着他瞧了好一会儿,说:“我看这样吧,你偷偷去做几只小号的斗,譬如说将十升斗改成七升斗,先用小斗发出粮食去。”

王垕吓得舌头也吐了出来,道:“丞相,大斗改小斗可是死罪啊,万一以后发现了,我该怎么办?人家只道是我王垕贪污了,这不叫小的吃不了兜着走吗?”曹操拍拍他的肩膀道:“怕什么?有我呢。”

王垕听了之后,迷迷糊糊地下去了,他想不明白向来精明能干的曹丞相怎么会想出这种昏招,要知道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粮官,大人物的决定他只能依命而行。

本来嘛,越是缺粮越是肚子饿,下面士兵发现当天做出来的饭,只有汤水,没有米,如何不怒?纷纷提出来说王垕从中捣鬼。

意见反映到曹操那里,曹操起先假装没听见。过了几天,这才将王垕叫来说:“我欲问你借一物,以压众心,你可千万不要吝啬啊。”王垕看着曹操阴森的目光,他不由开口问道:“丞相欲借何物?”

曹操狭长的眸子越眯越长,然后他一字一顿说道:“我欲借你项上人头一用。”王垕听了大惊,连忙跪倒在地说道:“丞相我实无罪,丞相何要杀我!”

这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三国志》中,对于魏蜀吴三国君主,陈寿对曹操的评价是最高的,称其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是也有人认为曹操本性多疑,残暴异常,是一世之奸雄。为《三国志》注释的裴松之曾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从本文开头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曹操杀运粮官王垕出于政治的需要,是迫不得已。但是这是站在曹操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的。如果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王垕死的实在太冤屈了。他之无罪连曹操也是承认的,但是在军粮短缺、军心不稳的情况下,他这个粮草官的位置就变得微妙起来。

其实,曹操让他少分军粮之时,已经在设下了陷阱,让不明就里的他在执行命令的同时就不自觉地陷入其中,引起军怨沸腾,被曹操不失时机地抛出,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只替罪的羔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