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最高学历楼盘烂尾,670名博硕业主反讽“读书有用论”?看全整件事,真相并不简单

 亲子学乐 2022-07-02 发布于河南

今年,全国各地都有烂尾楼,学乐君所在的郑州尤其多。

虱子多了不痒,烂尾多了没人关注,当街扯横幅都上不了新闻,但郑州永威金桥西棠是个例外。

这个楼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的业主,有近200个博士、近500个硕士,都是重点引进人才。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抢人,尤其是人才。

郑州也不例外,为了吸引高程度人才,也用了不少招数。

2020年,郑州给博士、硕士发放补贴,每月1000-1500元。

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购房时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首次购房补贴。

购买了永威烂尾楼的这批业主,总共获得了2000多万元的人才补贴,这也可以说明这批业主有多高端。

永威在郑州房地产业内,以品质著称,从设计到管理到物业到维护,都是郑州市内的佼佼者。

而烂尾的这个楼盘,是“省重点项目”,位于河南唯一的211大学——郑州大学对面,目标也很清晰,就是为了吸引附近的高校人才。

购买烂尾楼的房主共有1700多户,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共计1983人,含硕士481人、博士189人。

这些人中,有21%的业主享受人才补贴。这个比例,放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说知识浓度高得惊人。

他们为何选择这个楼盘?

业主之一的屈女士,当时看了很多楼盘,做了一圈对比,最终还是选择了永威西棠。

她说,这个楼盘的单价比周边其他项目每平米高三四千元,打动她和很多业主的,还是这里的业主素质高、教育程度好。

屈女士购买的是一套118平的三房,总价188万,首付57万,月供6500元。

屈女士老家在新乡,这次也是被人才政策的优惠所吸引,拉着老公从杭州的某家世界500强企业辞职回到家乡。

但当初满怀希望的她,怎么也没想到,引进人才的政策,是通过这样一种奇怪的方式实现的:

房子烂尾、背负房贷,你们还走得了吗?

屈女士买这套房子,掏空了六个钱包,父母和婆家的赞助,加上小两口的积蓄,都投到了这个遥遥无期的家里。

如今,屈女士“经常觉得很对不起我先生”,却又无可奈何,看不到希望。

烂尾的项目千千万,但烂尾的理由却几乎都如出一辙:监管资金被挪用。

2021年底,这个项目开始停工。最初,置业顾问搪塞说:是因为冬天时有环保管控,过段时间就会开工。

但2022新年之后,项目仍然毫无进展,烂尾几成定局。

这群涵盖了医学博士、大学教授、国家公务员、现役及转业军人、央企员工、高精尖技术人才、北上广深资深漂泊码农的高素质业主们发挥专业特长,对这个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搞清楚了烂尾的真相:

这个项目是永威和另一个房企金桥合作开发,而且永威只占股49%,金桥才是大股东。

而烂尾,和金桥的关系更大一些。

金桥挪用了10亿元的购房款和6亿土地溢价款,用作其它项目拿地,直接导致永威西棠无钱可用,只能停工。

为此,业主们开始了高能维权。

首先,制定维权宗旨:

靠闹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合理合法合规,文明理性表达诉求;

其次,自发组成法务组、谈判组、监督组和视频组。

为更专业、更高效,业主还开始学习工程造价、学习资金管理、学习政府部门职责、学习如何维护权利,甚至还写了篇学术论文。

要造势,就让队伍庞大再庞大,且能做到文明有序,哪怕有老人、有孩子、有孕妇,也能隔出核酸检测的安全距离,离开时所有垃圾一并清理。

即便是夜跑,也一定要服装整齐划一。

还通过自己创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今日头条、抖音、知乎、B站等多平台同步跟进维权进度,把业主的真实故事改编成了小说、视频、图片。

有让人笑中带泪的搞笑版:

也有纯戳心肺的真实版:

一篇多达7万字的《人间剧本,两千作者》长文,浓缩了200名永威金桥西棠业主因停工而由喜转悲的人生,字字血泪,让路人无不动容。

以《人间剧本,两千作者》为主线的十多集西棠故事微访谈,用真人出镜的真实和坦诚,诉尽了业主们受伤后的心路历程:

曾经坚信,到后来的自我怀疑、失望、绝望……

太多人一边租着房、一边还着房贷,同时还得操心房子是不是会烂尾。起码未来5年,他们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考虑二胎。

但同时,面对镜头,他/她们说的最多的还都是“坚信”,坚信政府,坚信郑州。

也因此,在#四百博硕想要一个家#、#郑州最高学历楼盘停工#、#全网呼叫崔红旗#等话题的影响下,已停工7个月,发酵了4个月的西棠事件终于上了全国热搜,阅读次数高达1.3亿次,全网上百家媒体转发报道,其中包含人民网、中国新闻周刊等国家级官媒。

与此同时,西棠事件也在抖音、百度热搜、头条等各大媒体平台疯狂传播发酵。

省市两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多方会议、商讨方案、重点督办。

但即便这样的“高配”维权,却也只换来了3月份的一次“表演式”复工:

一个46万方的工程,每天十来个人在那敲敲打打,业主得拿着放大镜找人。

整个项目,仍然处于实质性烂尾的境地。

这群高素质人才,真正感受到了秀才遇到兵的窘迫,和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无奈:“说实话,我们都快崩溃了。”

业主之一的沈先生硕士毕业,拿到了一线城市几家知名公司的工作机会,但乡土情结加上对双亲的挂念,他还是掉入了这个泥塘。

两百多万进去了,自己还背上30年房贷,我和爱人每个月都要拿出一大部分工资去还。”

一对分别在西安和北京读研的研究生夫妻,首付款也用尽了此前的积蓄,还借了一部分外债。

但在停工、维权的纠缠过程中,全家经受了努力、煎熬、绝望的过程。

为了维权,她要和领导请假来搜集证据,老公去现场调查以查明原因。

教育的经历,教会了他们不服输,更“不能躺平”。

但维权,不是学习,努力不一定就有收获,知识也不一定就有力量。

一位正在备孕的业主,得知楼盘停工后,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

为了给小夫妻减轻购房压力,公公过年都没回家,爸爸也依然坚守在工地,老公下班了还兼职送外卖……

如果让老人们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母亲能否经受得住这样的打击。

一位大学老师,看中了永威的口碑,把原来的房子卖掉,倾家荡产买了西棠的房子,付完首付后卡里只剩下了一万块。

如今,只能一边租房,一边在一次次的维权中浮沉。

他说:“没想到人过中年,全部积蓄在楼市中都变成了泡沫,还要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居无定所。

山东青岛人陈女士,大学毕业后随丈夫来郑州定居,两人从空调行业开始打拼,多年努力终于攒够了买房钱。

因为看中了西棠拥有优越的教育资源,陈女士痛快地交了70万首付款,兴奋得一夜没睡,想象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可现在,看着已停工7个月,复工还不知道在何时的楼盘,她对孩子上学绝望,更对能不能住上新房毫无信心。

但他们还不是最惨的,至少他们网签了,确认了产权。

相比拿到合同的业主,还有68户没来得及网签的人,他们支付的7390万房款也同样被挪用,可能钱房两空。

陈先生是一位985院校热门专业的博士,目前在一家国企担任中层领导。

为了不背负房贷,他省吃俭用了8年,又东拼西凑地借了200万,以320万的全款在永威西棠买了套房。

从去年10月买完房开始,他就一直在等网签,可开发商一直以“疫情原因,房管局不让扎堆,需要排队,再等等”为由推脱。

一开始,他心里还是有底的,想着买的是大盘,肯定不会出问题,可等着等着,却等来了停工的消息。

为此,他慌了,妻子也慌了,甚至想过申请退款,哪怕只能退80%全款也认了。

他的“未来邻居”,一位医生朋友,也有着跟他相似的遭遇。

去年7月,同样支付了300多万房款,买了一套带车位的房子,一半都是跟亲戚朋友借的。

楼盘停工后,虽然他不敢声张,连最好的朋友都没告诉,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无声无息中,消息还是散开了,借钱给他的亲戚朋友开始委婉地催他还钱。

对此,他表示理解:“没办法,也不怪他们,现在只能好好工作多赚钱。”

只不过,每每提起,在失眠痛苦中,又总忍不住自嘲:“学历高又怎样?烂尾面前人人平等。

不可否认,西棠一事,给了这些高素质人才当头一棒。

挤过了千军万马的独木桥,熬过了堪比996的研究生生涯,如今却是寒窗十年,只剩一身债务,与无用的才华。

很多人都说,这件事,是读书无用论的最好注解。

与社会、时代、环境相比,读书确实不是最有用的。

读书与学历,解决不了房地产下行和烂尾楼危机。

但,读书可以抬升底线。

郑州那么多烂尾楼,为什么就“永威西棠”一直上热搜?

全国那么多烂尾楼,为什么只有“永威西棠”的挪用资金路径被查得一清二楚?

没有人相信,全国那么多烂尾楼都能顺利交房,但如果说其中有一家或许能被解决,那永威西棠一定排在可能性列表的前部。

这一切,都得益于这批业主,是活出了统战价值的一批人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在一个比烂的世界里,读书有用论体现在了这个角度上,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

截至2021年末,郑州存在交付问题的总房屋套数达25249套,占比成交套数的28%。

但放眼全国,烂尾情况并非独此一家。

哪怕是位列世界500强的知名房企——恒大,不也照样因债务危机病入膏肓?

70万个家庭备受煎熬,失业、欠债、离婚……

房子,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盲盒。

不管你是掏空了6个钱包,还是赌上了全部身家,亦或是债台高筑强行上车,都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运气好些。

作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学乐君也和所有读者一起,为每一个身陷烂尾楼的业主们发声、加油。

这些高素质人才,对于知识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但对于房子的等待,不应该岁月漫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