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不见了(陈立华)

 故事作家协会 2022-07-02 发布于四川

这天中午,为了赶工程进度,袁诚与工友们正顶着烈日,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他们紫铜色的皮肤,在炙热的阳光下油亮亮的。

突然,袁诚的手机响了。袁诚一看,是女儿小雨的班主任丁香老师打来的。袁诚顾不得洗沾满水泥的手,急忙接通了电话。

丁香老师在电话里焦急地说:“下午,小雨没来上课。打她奶奶的电话也没接。怕出什么事,请家长赶快联系一下!”

袁诚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快拨打母亲电话,果然无人接听。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要知道,小雨可是袁诚的心肝宝贝。十二年前,袁诚的妻子在一个下雨天,生下女儿不幸去世了。袁诚悲痛不已,为纪念妻子,他给女儿取名小雨,视若掌上明珠。因为害怕女儿受委屈,袁诚一直没有再婚。为了给小雨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在八年前就来到渝城打工。

说实话,早几年袁诚没有挣到什么钱,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才挣了些钱。袁诚有志气,肯吃苦,又勤俭,三年间,他就把家里的小青瓦平房改建成一楼一底的新楼房。他还寄钱回家,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眼看着一年年家庭经济更好了,可不知怎地,女儿却似乎与自己渐渐疏远了。这一直是袁诚心里无法言说的痛。

今天,破天荒地,女儿竟然逃学了。袁诚自责地蹲下来,痛苦地抱住自己的头,轻轻啜泣起来。

旁边的工友看见了,纷纷走过来询问。了解情况后,大家一边安慰袁诚,一边说:“赶快回家,找孩子要紧。工地的事,有我们呢。大伙做快一点,也不会耽搁工程。”袁诚谢了大家,又向老板请了假,然后心急火燎地往家赶。袁诚在心里不断地祈祷着:上天保佑,上天保佑,女儿千万不要出什么事啊!

傍晚,袁诚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把母亲吓了一跳。袁诚说明了原因,母亲惊异地说:“小雨中午照常回家吃了饭,只是有点不高兴。我问她,她也不说,吃了饭就匆匆出了门。”

袁诚焦急地说:“可是,丁老师说,小雨中午根本没去学校,现在不知去哪儿了?”

母亲一听,吓了一大跳:“天啦,这可怎么办?我的孙女呀,菩萨保佑,千万不能出什么事啊!”

袁诚怕母亲气出病来,又赶忙安慰她几句。这时,丁香老师打电话来询问,听说孩子还没找到,就准备与家长一起去找。袁诚非常感动,鼻子酸酸的。

袁诚与丁香一个街口一个街口焦急地寻找,一家店一家店详细地询问,但毫无线索。袁诚有些沉不住气了,越来越沮丧。当走完镇上的大街小巷,也没看见小雨的身影,袁诚不由得蹲下身子,带着哭腔说:“都怪我,为了打工挣钱,忽略了对小雨的关心。”

丁香忙问怎么回事。原来,昨天十五号是小雨的生日,小雨早就约了爸爸回来给她过生:许愿,吹蜡烛,吃蛋糕,送礼物。本来袁诚也爽快答应了小雨,准备下班后连夜从渝城赶回来。可是,工程工期突然提前,老板要求工人晚上必须加班。结果,袁诚没能如约回来,小雨就生了气,认为爸爸不把她放在心上。无论袁诚怎么解释,小雨就是不相信,最后连电话都不接袁诚的了。本以为过一段时间,小雨就好了。没想到,孩子竟离家出走了。

袁诚边说边拍打自己的大腿:“小雨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怎么对得起她死去的妈呀!”

丁香在旁边看着,心里也觉得辛酸。她对袁诚说:“你再想想孩子以前最爱到哪里去?”

这一提醒,袁诚一拍脑袋说:“对了,可能去树林那边了。”

说完,袁诚立起身,朝村里急走。丁香不好多问,也跟了过来。九月的凉风从田野吹来,伴随着一两声蛙鸣,宁静而安详。可他们哪里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美景呢?当他们走进村后小树林,来到一座土坟前,只见坟前静静躺着一束金黄的野菊花。

丁香问:“这是小雨妈妈的坟,小雨应该来过吧?”

袁诚呆呆地看着那束野菊花,凄凉地说:“应该是。可现在,她又躲哪儿去了?天越来越黑了,多不安全啊!”

丁香也说:“是呀,真令人担心。要不,我们去派出所报案吧!”

袁诚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袁诚与丁香急匆匆地朝镇上的派出所走。刚走到派出所门口,突然,袁诚的手机响了,一看,是母亲打来的。接完电话,袁诚欣喜若狂地说:“丁老师,小雨回家了。”丁香一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回家的路,丁香看袁诚走得相当轻快。一进家门,袁诚瞅见小雨正坐在门边的椅子上,顿时有点生气,伸手就要拍小雨。突然,一个响亮的女声传入耳膜:“不准打孩子!”

袁诚定睛一看,原来门后边还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一双大眼睛正看着他呢。小雨奶奶赶忙解释说:“这是邻村的张二嫂,多亏她把小雨送回来。”

原来下午时分,张二嫂在地里摘辣椒,准备明天拿去买。当她摘完后,在回家的路上路经小树林时,发现林中土坟旁坐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束金色的野菊花,正在默默哭泣。张二嫂一看,知道是邻村的孩子。善良的张二嫂怕孩子出事,就假称自己背不动辣椒,想请小雨帮忙,就把小雨带回了自己的家。回到家,张二嫂请小雨吃了晚饭,又询问了她哭的原因,接着开导了她一番。眼见天黑了,因怕家长着急,所以就亲自把小雨带了回来。

袁诚听了,连声道谢,并要给张二嫂发个感谢红包。张二嫂微笑着说:“乡里乡亲的,举手之劳,红包就免了。你虽出门在外,也要多关心孩子才是。”袁诚连连点头。

张二嫂说家里还有事,就起身告辞走了。作为班主任,丁香还是想留下劝说一下小雨,缓和她与父亲的矛盾。

丁香说:“小雨,以后有什么话要好好说,可不能再这样离家出走了。”

小雨噘着小嘴,悄悄对丁香说:“老师,你千万别告诉我爸。其实,我这样做,就是想引起他的注意,看看我在他心中到底重不重要!”

丁香听了简直哭笑不得,拉着小雨的手说:“傻孩子,不能这样淘气了,今天可把你爸和老师可急坏了。你要学会理解你爸爸的辛劳。他外出打工,风吹日晒,劳碌奔波,不也是为了你们这个家,为了以后你有学费上大学吗?”

小雨叹口气说:“唉,感觉我爸好像只关心成绩,每次打电话,一开口就问我考了多少分,从来不问我快不快乐,孤不孤独。”

在乡镇中学执教多年的丁香知道,自从打工热潮兴起后,农村留守的孩子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和陪伴,有的孩子沉迷在游戏中,自我麻醉;有的孩子迷恋异性之爱,导致早恋;还有的过度孤独郁闷,个性偏激,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临走时,她特意提醒袁诚说:“小雨爸爸,您工作再忙,也要多与孩子交流。不仅关心她的学习,更要关心她的思想。”袁诚用力地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小雨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丁香心里纳闷:小雨难道与她父亲和好了?忙问她:“小雨,今天有喜事啊?”小雨俯在丁香耳边,高兴地说:“丁老师,今天我爸送我上学了。他还给我买了豆浆油条。”说完,抿着嘴笑着跑开了。

丁香望着小雨远去的背影,心里挺不是滋味: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对农村留守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奢侈而美好的愿望啊!丁香班上有五十四个学生,有四十多个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父母之爱的缺失,孩子们内心的孤独凄凉是可想而知。

前些年,丁香也曾与一些家长交流,希望他们考虑能否回来:在当地一边照管孩子,一边找个工作挣钱。家长们大多一脸无奈地说:“乡镇的工资太低,生活开销又大,如果不出去的话,根本养不起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是呀,要不是为了挣钱养家,谁愿意背井离乡,漂泊在外呢?

晚上,丁香接到了袁诚的电话。袁诚说:“丁老师,谢谢你对小雨的关心与帮助。我今天已经回工地了。”

丁香故意问:“孩子有什么转变没有?”

袁诚不好意思地说:“昨晚,我熬夜加班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讲述了我为什么要出去打工,以及这几年打工的辛酸与艰辛,讲述我的坚持和努力,初心与梦想,把我自己都感动了,当然也把孩子也看哭了。最后,她一发善心,就原谅了我。”

丁香感叹说:“看来,父女之间交流真的很重要。你的一片苦心,一片真情打动了孩子,改善了关系。祝福你们!”

袁诚叹口气说:“这几年来,虽挣了一些钱,但确实愧对小雨,因为对她的陪伴太少了。”

丁香开玩笑地说:“你若能再成个家,有个妈妈陪伴她就好了。”

袁诚苦笑着说:“唉,最近我也考虑过这个。不过,现在小雨大了,就怕她不同意。”丁香想:也是,许多孩子都很介意这个。因为书里后妈的形象太坏了,让许多孩子望而生畏。

接下来的日子,丁香发现小雨越来越活泼开朗,脸上总是笑眯眯地,好像每天都有开心的事。丁香想:看来爱真的会改变一个人。

有一天,丁香往校外走,远远看见小雨跑向一个中年妇女,然后她们手牵手,有说有笑地走了。丁香有些纳闷:这中年妇女似曾相识,到底是谁呢?

两个月后的一天,袁诚打来电话:“丁老师,今年春节,我就要结婚了。欢迎您来吃喜糖哈。”

丁香高兴地说:“真的,恭喜你啊!小雨没意见吧!”

袁诚哽咽着说:“我这女儿太懂事了。是她给我们牵的线!”丁香惊讶了。

原来,小雨自那次出走后,认识了张二嫂。她觉得张二嫂心地善良,对自己又特别好。于是,周末常往张二嫂家跑,感受她如母亲般的温暖。小雨发现张二嫂也没有丈夫,只有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女儿,就从中牵线搭桥,让爸爸加了张二嫂的微信,鼓励他们聊天。一来二往,他们同病相怜,很谈得来,就谈出了感情,加上小雨从中撮合,感情迅速升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丁香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心想:小雨这孩子太懂事了,她是由衷地体贴他爸爸,希望他幸福啊!

袁诚说:“离家在外多年,也很想回家。现在家乡经济逐年变好,我准备回乡发展,既可陪伴孩子,又可照顾老人。”

丁香点点头说:“是呀,你们为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是该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出力了。”

袁诚高兴地说:“明年六月,等我完成高铁修建任务,我就坐着高铁回家。到时与她一起种植本土特色小辣椒,也许还能进行辣椒深加工,一样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最重要的是,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可以实现好好陪伴母亲与小雨的愿望了。”

望着窗外一轮皎洁的月亮,丁香由衷地说:“家乡欢迎你!”

电话那头传来袁诚幸福而爽朗的笑声……

作者简介

陈立华,荣县语文教师,市作协和省散文学会会员,沿滩区故事作家协会会员,常有诗歌、散文和小说散见报刊。热爱阅读,真情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