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中医看诊,“把舌头伸出来看看,卷起来看看分别代表什么”

 fjianru 2022-07-02 发布于美国

大家可能有过同样的经历,找中医看病,医生常会说“把舌头伸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舌最能够客观反映机体内部的情况,一旦身体发生疾病,舌往往出现变化,医生可以根据舌头上的“蛛丝马迹”来诊断疾病了。所以,舌诊和脉诊一样是中医诊断疾病、用药的中药依据。

那么怎样来看舌呢?医生主要是观察舌苔和舌质。舌苔是覆盖在舌表面的一层薄薄的物质,正常人的舌苔较薄,而且是白色的,称为薄白苔,舌质指的是舌的颜色,正常人一般为淡红色、不胖不瘦。

人体生病的时候,首先可以见到舌苔的变化,进一步才会发生舌质的变化。如果舌苔由薄变厚,由白色变为黄色、焦黄色甚至黑色,说明疾病由轻变重;同样的,当舌质由淡红变为红、绛红甚至紫色或出现青斑,就说明疾病加重了。

根据舌表面异常部位的不同,也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舌尖常能放映心和肺的异常,舌中常能放映脾、胃的异常,舌的两边常能放映肝胆的异常,而舌根常放映肾的异常。

文章图片1

舌苔:正常人舌头上有薄薄的一层白苔。有病时舌苔常常发生变化。如舌苔的增多、增厚、剥脱或颜色的改变。

白苔:多见于表证、寒证或脾胃有湿。

黄苔:多见于里证、热证。

灰苔:是较黑色淡的舌苔,多见于热证、湿证。灰而干燥为热象;灰而滑腻多属于寒湿。

黑苔:多属于热盛之象,也可见于寒证,一般是病情较重的证候。黑而干燥无津,多属热极津液耗损;黑而润滑,常见于阴寒偏盛或痰饮水湿的病症。

剥苔或光苔:舌苔中间呈块状部分剥脱,呈现红色舌质,界限分明的,称为剥苔。如多处剥脱,大小不等,称为花剥苔,多属于正气亏虚或脾胃薄弱的征象。如舌上光滑无苔,全部呈红色舌质,称光苔,多为阴虚征象。

腻苔:舌苔增厚,看上去呈黏糊样的,称为腻苔,多为湿重的征象。白腻苔为寒湿,黄腻苔为湿热。

舌质:正常人的舌质呈淡红色,鲜而润泽。常见的病态舌质有红舌、降舌、淡白舌和紫舌。

红舌:较正常舌色为红。在急性热病属里热证,在慢性病多属于阴虚证。红而起刺,属于热极;红而干燥,为热盛而津液不足的征象。

降舌:为深红色的舌质,表示里热,热势较红舌者更加严重。

淡白舌:舌色比正常人淡白,一般属于气血不足和阳虚。

紫舌:舌色呈紫色或青紫色,或有蓝紫色斑点,多属于瘀血征象。

中医看诊通常会让患者把舌头翘起来,目的是为了什么

第二个是中医平时给患者看病的时候呢,总让患者把他的舌头翘起来进行观察,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舌头下面有很多的血管,所以可以分析出很多健康问题

大家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用手机拍个照片,或者照一下镜子,会看到图中的四种情况

文章图片2

①健康

②瘀血发展中,大家要警惕

文章图片3

③舌底暗紫发黑,血管张开,呈现网状现象说明有些严重,要尽快调理

④舌底发黑,说明身体多处淤积,这种情况就更加复杂。

如果大家有后2个现象建议及时治疗,这两个现象有可能还伴随着肝郁气滞的问题,必须辩证清楚才能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