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师:印第安纹的解剖学特点与治疗进展丨专业视点

 整形大典 2022-07-02 发布于山东

-总第 3391 篇-

-阅读本文需要占用您 分钟时间-

熊师

整形大典·医学编委

·2019年 《东方线雕美容医学》编委;

·2020年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复合皮移植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皮肤血运恢复时间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一作;

·2020年 《线技术实操指南-皮肤年轻化新方法》副主译;

·2021年 《自体脂肪移植原理与实践》 主译;

·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会员(ASPS);

·国际抗衰老与再生协会(ISPRES)会员;

·韩氏生科认证亚太区培训导师;

·美国保妥适认证医师。

-文献荟萃分析-

01

首发文献阅读

颊中沟的解剖学特征与深层填充治疗

背景:

颊中沟的形成机制在解剖学尚未完全明确,相关治疗的满意度也不明确。

目的:

研究颊中沟的解剖学基础与评估合适的治疗策略。

结果:

眼轮匝肌内侧韧带是个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在颊中沟上有重合,2/6 P45塑化标本上找到了在真皮与内侧韧带之间的复合弹性纤维束(CFB),在眼轮匝肌的深层填充能够显著减轻每个部分的深度在全部的34位患者(P<0.001)。三度和四度颊中沟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绝大部分患者表示满意。

结论:

颊中沟的形成与复合弹性纤维束的走向有关,在眼轮匝肌深层填充能够有效减轻颊中沟。

印第安纹的分级与分度

摄影与3D扫描

相关的副反应

SVF胶的提纯方法

将经沉淀的脂肪1200g,3分钟离心后,将2个10毫升注射器通过2.4mm乳化器乳化后再次通过2000g,3分钟离心得到最下层的SVF胶。

填充方法

0.8mm直径注射针,沿着颊中沟斜行填充,填充层次在骨膜上与轮匝肌下的深层。SVF胶填充直到颊中沟外观得到自然改善,每侧的量约在2-4ml,取决于医师的经验。4度颊中沟则需要同期将颧突额外的脂肪抽吸来达到满意的效果。

满意度问卷调查

每位患者需要完成匿名问卷,包括2个问题:1、我认为我面部的颊中沟改善明显;2、我认为我中面部的轮廓得到改善,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无所谓;4、同意、5、非常同意。

02

文献延申阅读

泪沟与颊中沟的关系如何?

治疗方法分类与进展-脂肪填充

治疗方法分类与进展-眶隔释放

治疗方法分类与进展-假体

03

小    结

  • 印第安纹与泪沟在学界的认识上可能是泪沟畸形的内侧部与外侧部的区别。

  • 在解剖学分区上位于眼袋、鼻唇脂肪垫、颧脂肪垫之间。

  • 下睑较薄的皮肤与中面部较厚的皮肤的分界也可能导致了印第安纹的产生。

  • 老化造成的眼袋、面部组织松弛加重了泪沟与印第安纹。

  • 但是印第安纹也会出现于年轻人群体乃至婴幼儿(东亚人种居多)。

  • 新近的关于颧颊沟解剖与治疗的高价值文章不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