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填报:后高考时代的博弈

 如海 2022-07-02 发布于四川

文/如海

今天是河南省一批次志愿填报的最后一天。毫无悬念,我所带的电子科技大学河南招生工作组老师,将再一次沦陷在狂轰滥炸的电话之中。我们不厌其烦地解答,既烦躁,也倍感愉悦和欣喜。听着那些代表着年轻人努力的分数和位次,内心真挚地祝福他们,在这个夏季收获希望、如愿以偿。
选择,总是患得患失。曾经拒绝三次高薪加入新东方的董宇辉,在新东方绝地反击的凤凰涅槃中成为灵魂人物。他曾说,当你不知道怎么抉择时,假想五年之后回顾青春,你今天会怎么选择。只要眼光拉得足够长,原本那些让你纠结的话题,瞬间变得清晰可见。你很有智慧,你只是时常短视。
高考志愿填报,是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关乎孩子的未来和前途。考生寒窗苦读,终于考到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自然希望能够物超所值,选到一个和分数匹配的好大学。而好大学很多,也很难进。光是分析一个大学的分数、专业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伤透脑筋,何况要面对全国那么多的大学。
专门研究志愿填报的机构和个人,把高考当成发财工具,我觉得无可厚非。人家有志愿填报的专业、敬业和素养,靠本事吃饭,能够给家长和考生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策略和方法,讲究志愿报考的梯度、难度和深度,以不浪费好分数为原则,匹配最优的志愿。赚这个钱,没毛病。
而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花费几千甚至上万,为孩子换得理想的志愿填报,考入理想的大学,也是相当值得的。因此,在双减之后,更多的教育机构转入高考志愿填报,也是情非得已。林林总总的大学和专业,考生们一头雾水,宁愿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我负责电子科大河南省的招生宣传,到今年刚好整整10年。但对于志愿填报,我还是知之甚少。河南的考生很苦、很难。张雪峰有句名言:同学,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河南人,请一定好好珍惜他,他要干过多少人,才能来到你的身边。
他说得很幽默,却一定都不夸张。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河南考生是在百万级的角逐中竞争,在无比惨烈、痛楚的对决中,杀出血路,实现梦想。近三年,河南的考生数量,都突破了百万。以理科生的PK来看,去除30万的文科生,也有70-80万理科生,残酷竞争各个高校为数不多的席位。
我结合河南的情况,谈谈志愿填报的体会,仅供参考。

其一,学校、专业、城市,究竟哪一个重要?
我始终坚持认为,学校最重要。34985,115211大学,是志愿填报的前提首选。能上985就冲985,然后再考虑211,若再不济,则再去选其它的重点大学。一流大学所拥有的资源、人文素养和氛围,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对于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特别是读硕士博士的学生而言,专业固然也特别重要。选错了专业,可能就入错了行,读得苦不堪言。四年的时间,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确实是很痛苦的事。但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谋生就业,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基本上所有的公司单位,首先看的是你毕业于什么学校。甚至很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筛选简历的时候,就把一般大学的学生抛在了一边,你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又怎么证明你很优秀呢?
想一鸣惊人,不如厚积薄发。扎根下去,再等风来,从冰封的土地开出坚持之花。而一个好大学,给予你更宽广的舞台和平台,足够你在梦想的道路上尽情驰骋飞翔。
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长王树国,是一个特别牛的学者。他也曾说,专业和学校都很重要,如果让我来排序,我把学校排在第一位。因为学生的成才,不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养的养成,环境的影响;他在这儿接触到一些著名的学者、大师,可能和他的专业未来相关性不强,但是可能这个大师的一句话,就点拨了他一生。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对他的一生才是最关键的。
城市,也是不容忽视的考量因素。城市的文化底蕴,影响着年轻人。北上广永不过时,值得首选,成都、杭州等科技含量和幸福指数渐涨的城市,也应该越来越被青睐。家长可能不愿孩子离家太远,如果自己家所在城市有不错的大学,都希望孩子就近读书。我反倒赞成孩子去到更大的城市,更辽阔的世界有更多未知的东西,让孩子去体会和成长。东北也有好大学,但我不建议去,并非是偏见,学识和见识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其二,面对现实,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有好多家长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喜欢电子信息,也钟意电子科大,但分数尴尬,分数排位接近于去年录取的最低位。我说既然孩子喜欢,且是平行志愿填报,那就大胆报,冲一冲啊!服从调剂,我们没有级差,进档不退档。家长又不无担忧说,怕好专业上不了,被调到冷门专业了。
实话实说,科大的专业都是和电子相关,没有所谓绝对冷门的专业。我说你去看往年,普通理科最低分,和最高分也相差不多。家长表示认可,但还是纠结。我认为面对孩子的成绩现实很重要,分不是太高,又想读最热门的专业,是一种美好的理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有的好处都想占完,是很不现实的。
对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分数而言,填好重点大学的志愿,如果能够擦线进入985大学,是万分幸运值得庆贺的大好事。即使是不那么中意的专业,都特别划算。大学转专业放得很开已成大势所趋。先考进来,然后通过努力,再转到心仪的专业,不失为曲线救国的明智之举。再看长远一些,即使本科阶段转专业不成功,考研究生还可以选理想的专业,实现华丽转身。在本校考研,自然也多占天时地利人和,录取率更高。
所以说,高考志愿填报要有长远眼光,为孩子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谋划,决不能鼠目寸光,一味的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报考时,也不要妄自菲薄,根据具体的分数,找寻更合适的大学,特别是一些实力很强,但不太为人所知的大学。一流大学,还有一流学科,发掘那些学科强的大学,有针对性的报考。
今天下午18点,河南本科一批次志愿填报截至。我能想象出那些焦灼、忐忑的家长和考生,正在进行最后的艰难抉择。能够考上一本,他们都是幸福的、幸运的,跨入了高等学府的第一梯队。而那些成绩更优秀的考生,被多所大学游说、邀请,面对众多的选择也彷徨失措,那是幸福的痛苦选择。
到了最后抉择的时刻了,河南考生们,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电子科技大学等你下单,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为你准备好了一切。
来电,来成电,对电子科技大学砰然来电,你讲在这里度过无悔的青春。来吧,年轻人,充实自我,永不止学,才是人生正道
当你在西湖背单词的时候,布拉格的信鸽正飞上天空。当你算高数的时候,大西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当你在图书馆的百学堂聆听报告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成电荷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