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到或培养你的长处,之后专注于它

 仇宝廷图书馆 2022-07-02 发布于黑龙江
1. 补齐短板?
在儿子的故事书上,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小兔子被送进动物学校学习本领,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它最不喜欢的是游泳课,怎么也学不会,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要学,不允许它在能力上有短板。
小兔子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但是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
这个故事读起来富有童趣,但却很发人深省,揭示了一个成年人常常犯的重大错误:太注重补齐短板,而忽略了发挥自己的长处。
2.长处比短处重要
很多人都相信“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人认为自身最弱势的部分往往决定了自己的能力上限,似乎必须竭尽所能地弥补自己的短板,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可如今的时代和过去相比很不一样了,在当下和未来,人生成功的秘诀不再是补齐短板,而应该是发挥你的优势,找到或培养你的长处,之后专注于它。我们遵守的应该是“长板原理”: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一只桶能装的水量决定于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
在商业文明无比发达、互联网上信息高效传递的当下,你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途径贡献的你的长处,让你的长处大放异彩。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只需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某一领域,只需要打造一块足够长的长板,然后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扬长避短,其他方面自然有人来辅助你。当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长处,那么你的长处决定了社会给你怎样的褒奖,它也代表了你的事业高度。而如果你的长处不明显,你就只能籍籍无名。
有峰就有谷,真正有长处的人,短处也总是很明显。没有人能在很多领域都很突出,而且就算是最杰出的天才,站在整个人类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面前,也会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世上没有“全知全能”这回事,“知道什么、能在哪里”才是更关键的事。
千万不要再随波逐流,弥补自己的短处是一件徒劳又痛苦的事。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的长处就可以了,经营好自己的长处就是对世界最好的负责。只有长处才能代表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找到长处
长处,应该从兴趣开始找起,也可以从目标的角度培养。寻找来自于试错,培养来自于刻意练习。天才和蠢材都是极少数,只要能乐于或肯于培养技能,一定能找到自己的长处。
有人问知名投资人唐朝老师,“我这人一无所长,没有长处,怎么办?”
唐朝老师回答道:

“人,怎么可能没有长处呢?大部分人只是不去找自己的长处,也不愿意花时间罢了,或者说妄图啥也不做,等出来个长处。这当然是不现实的。也正因为此,世上大部分人才会庸庸碌碌、糊里糊涂地混一生。

只要你真的有热爱,你就不可能没有长处。我举个夸张的例子,你说你就爱吃,那也可以研究各地饮食来源,味道特色,然后亲自品尝,总结特点,甚至提出改进——这不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咩?

你要说你就是爱睡觉,那你可以思考怎么睡,才能睡的舒服,睡的香甜,什么样的床垫、床单、被套、灯光更适合睡觉,你可以成为这些商品的专家和点评员,并依赖自己认真的研究和点评成为行业专家甚至巨头。

你说你就喜欢刷剧,你也可以花时间大量刷剧,总结优劣,分享,指出不同电视剧的优点和缺点,甚至帮助补写更合理的结局,乃至自己写一本剧本出来。

你说你喜欢打游戏,喜欢逛街,喜欢购物,喜欢看美女……都没有问题,只要你花时间,花心思,每个爱好都能成为长处。

只有一种情况,你才会没有长处: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然后坐等自己身上冒出来一个长处,那确实不容易。”

4.专注于长处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找不到自己该聚焦的点,就注定会陷入低质量的忙碌。你想过没有,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失败了?那些成功的人为什么能够完成更多的事情,达成更高的目标,拥有的也更多呢?如果把时间看作成功的原始资本,那么每个人的原始资本都是每天24小时。但是,成功的人是如何分配他们的原始资本,并且得到远远高过别人的收益呢?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的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
“1992年我进入广告业,到今天正好30年,可以说,这30年里我基本没碰过其他行业,不是说没看到过其他行业的机会,恰恰相反,因为常常与资本和企业家接触,我看到的机会可能比其他人还要多一些。
所以内心里其实总会与各种各样的诱惑相抗衡,但为什么我没偏离品牌营销这个主业呢?因为我相信人还是要专注下来,做一些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或者说,别忘了初心是什么。
大学里我学的是文学专业,也看了很多心理学和广告学方面的内容,对人的研究是我擅长的事情,我相信,在我擅长和专业的领域一直走下去,最终会收获时间的复利。
一个人之所以能累积价值,大多时候,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能抵住诱惑,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一个领域,然后在这个领域内持续突破这是我比较深刻的一个体会。”

巴菲特曾经为自己的私人飞行员弗林特做过人生的规划。他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然后让弗林特选出前5个必须要完成的。

最后,巴菲特告诉弗林特,以后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在剩余的20个目标上投入精力,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前5个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上。
“聚焦目标”意味着你要摆脱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你最应该做的事。要明白,事事都有轻重缓急,你必须从中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这样你的目标和行动之间就有了更紧密的联系。换句话说,成功取决于你的目标是否明确,你是否专注。整天只知道为琐碎的小事忙碌的人,必然成不了大器。
在奥运会比赛中,跳水运动员做出的动作难度越高,得分越大;动作越简单,得分则越少。但人生却不像奥运跳水比赛有难度之分。做出向前翻腾三周半的美妙动作,与像木棍一样直接跳入水,所取得的分数并无分别。
成功的人生依赖的是「做对的事情」,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就如同投资上的“集中投资”,考虑到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资金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做到最好,因此最合理的做法就是将自身的大部分资源投在少数能够带来最大回报的项目上,这是提升资源利用率的最重要的原则。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盲目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更低的收益,反而是集中投资的人,更容易把握住那些好的发展机会。

5.让投资成为擅长的事

说回投资。

我们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什么就会反向塑造我们。

如果我们想让投资成为我们擅长的事,需要大量艰苦的工作、训练和时间的投入,需要刻意练习。希望以很少的付出就能暴富,就如同第一次拿起乒乓球球拍就想打出一个精彩的上旋球,根本不现实。

当你接触一个领域时间久了,自然对这个领域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当你在某个领域持续耕耘,五年后你可能就是一个领域的专家了。

芒格:“我一周读二十本书。而且从来不读小说。

巴菲特:“我其实并无过人之处,我只是把别人看《花花公子》的时间,拿来看了财报而已。

你需要广泛阅读,建立像查理·芒格所说的“心理框架模型”。通过仔细研究很多公司,你将发现它过去成功的原因、当下的事实、未来的发展逻辑。之后,你将逐步建立应用于公司分析的模型。最后你要思考一些问题:这个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影响行业和公司前景?你将乐在其中。

最近看到几个投资大V在地产股和银行股投资上的全面溃败,这让我意识到,在中文的投资世界中,很少有投资者(包括绝大一部分基金经理和网络大V)有清晰完整的投资哲学,在引用的巴菲特、彼得·林奇的只言片语之外,他们没有一个成型的投资架构,这种缺陷意味着关键时刻的进退失据。

有人在参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会时抱怨说,他再也不想参加该公司其他的会议了,因为巴菲特每年都说相同的话。

唐朝老师也经常说,读者不要嫌弃他如祥林嫂般“唠叨”,总是重复反复说过的观点。

在我看来,拥有一个完整的投资哲学,一整套严密的投资逻辑,并一以贯之,是投资中最高级、最宝贵、最难得的事。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一个完整的投资哲学、严密的投资逻辑(如唐书房、唐朝老师已出版的三件套),之后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好的结果自然不期而至,有朝一日,投资一定能成为你擅长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