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常见蝴蝶辨识 之二

 五次方物语 2022-07-02 发布于山东

上回书(这里是链接)说了三个科(粉蝶科、凤蝶科和蛱蝶科),今天继续。

三、眼蝶科:小型至中型。一般是灰褐色或黑褐色,翅上常有较醒目的眼状斑或圆斑。说是眼状斑,其实我觉得更像脚底的鸡眼......

稻眉眼蝶,学名Mycalesis gotama,眉眼蝶属。本种比较清秀俊美,虽然翅面背面颜色都是灰不溜秋,但翅上的黑色蛇眼状圆斑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加分不少。

稻眉眼蝶的幼虫我没见过,据说长了一张hellokitty的脸,如上图(来自于网络),因此在日本大受追捧。看到平成废材们正事儿不干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

莎草眼蝶,学名Coenonympha oedippus。体翅土黄色。前后翅的正面无眼斑,反面眼斑的个数不太固定:前翅有2-4个,后翅5-6个。从这张照片可以明显看出,蝴蝶也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东西,你看那头部,放大了看简直状若活鬼......

密纹瞿眼蝶,学名Ypthima multistriata,瞿眼蝶属。顾名思义,密纹嘛,就是翅膀上有密密麻麻的纹路。

蛇眼蝶,学名Minois dryas。本种外表输蚀,体翅黑褐色,眼斑也较少,好像一共三个,两大一小。

我拍到这一只,翅缘已经残缺,也是饱经风霜的主儿。它停留在林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菊科泽兰属)的花序上缓缓煽动着翅膀,似乎在追忆似水年华。

魔女瞿眼蝶,学名Ypthima medusa。这个“魔女”,网上资料不多,我也是蒙的,诸位看看就好,也别当真......

四、灰蝶科:小型蝴蝶,翼展通常不超过5厘米。翅膀两面的花纹常有不同,同种而不同性别亦会有不同颜色。很多种类后翅具有尾突及眼点。

蓝灰蝶,学名Everes argiades,蓝灰蝶属。

蓝灰蝶正面是这样的,拍摄者群友酸咪草籽

豆娘画心,叶甲推车,蝴蝶大致上都是这种POSE......上篇的菜粉蝶亦是如此。经验丰富的群友翅膀老师指出,此事雌蝶采取主动,雄蝶就只管挂着,飞起来也掉不了(此时宜播放篇首歌曲《两只蝴蝶》)。

酢浆灰蝶,学名Pseudozizeeria maha,酢浆灰蝶属的单型种。上篇我好像说过柑橘凤蝶是唯一一种以幼虫食性命名的蝴蝶,这话不对,柳紫闪蛱蝶和本种也是的。本种的幼虫喜食酢浆草科植物。

另有一点,常见灰蝶的复眼都是黑色的,只有酢浆灰蝶的复眼是褐色的,可惜我恰好就没拍到它的眼睛。借用群友进学的一张图说明一下。

琉璃灰蝶,学名Celastrina argiolus。琉璃灰蝶并不爱吃琉璃,那玩意儿不好消化。之所以得名“琉璃”,大概还是跟翅面颜色有关。可惜我没看清啥颜色。

亮灰蝶,学名Lampides boeticus

以上四种灰蝶较为常见,颜色也近似。翅正面不大容易拍到,具体形态描述也不抄了,没意思。反正有尾突的两种,蓝灰蝶和亮灰蝶,前者后翅有橙色斑,后者没有。没有尾突的是酢浆灰蝶和琉璃灰蝶,前者翅反面黑斑大而密集,后者稀疏而且小一些。

红灰蝶,学名Lycaena phlaeas。本种前翅橙红色,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以黑色斑;后翅黑褐色,亚缘有1条橙红色带,其外侧有黑点。

红灰蝶是常见灰蝶中颜值最高的,也是拍照最配合最爱拗造型的,它不像其它灰蝶一样倏忽来去,所以我拥有它各种角度的照片,侧面正面俯视平视的等等。

五、弄蝶科:体型中至小,身材粗短,密布鳞毛。触角棍棒状,末端数节尖细弯曲如钩,是本科独有的特徵。最丑当然放在最后,这个科的成员普遍长得像蛾子。

河伯锷弄蝶,学名Aeromachus inachus,锷弄蝶属。形态就不描述了,具体就这样,也没啥好看。我就好奇“河伯”俩字是怎么来的,我倒是真在河边拍到的。

直纹稻弄蝶,学名Parara Guttata前翅具7—8个半透明白斑 直纹稻弄蝶 直纹稻弄蝶(5张) 排成半环状,下边一个大。后翅中间具4个白色透明斑,呈直线或近直线排列。

隐纹谷弄蝶,学名Pelopidas mathias。注意看,后翅的斑点排列,是按照五星红旗的五星模式来的。这应该是雌蝶,雄蝶的只有一至两个斑点。

行了,就到这里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