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曾见过棉花的花?

 五次方物语 2022-07-02 发布于山东

说起来棉花不是罕见的农作物,而且生活中“不可一日无此君”,正所谓“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但本砖家近十年来一直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出没,倒没怎么见过棉花,更没仔细观察过。直到去年回老家,才得以一亲芳泽。

这一小片棉花种植在一户人家的门前庭院,我不太理解主人的意图。就这么一丢丢,恐怕全部产量也不够一件棉袄的。不过这方便了我这种民间伪博物学家,瞥见它们我立即停车(那什么,是自行车),端起相机就是一阵“咔嚓”。路人的狐疑和不解目光,朕是全然不会理会的。

常见棉花的正名是陆地棉,学名Gossypium hirsutum Linn.,锦葵科棉属一年生草本,又名高地棉、大陆棉等。何以称为“陆地棉”?这并非由于还有水生棉,而是与“海岛棉”相对应。海岛棉是(Gossypium barbadense Linn.)系另一种棉属作物,南方多有栽培,但广大北方地区常见的还是大陆棉。另外还有树棉和草棉,已经基本上被陆地棉排挤殆尽。

陆地棉的叶子阔卵形,常3浅裂,很少为5裂,有点梧桐叶的风范。花单生于叶腋,具有典型的锦葵科特征。其花瓣柔弱娇美,也值得一观,初开时呈白色或黄白色,后变为淡红色或紫色。古人形容木芙蓉的诗句“晓妆如玉暮如霞”,用在棉花身上也很贴切。很不凑巧,我没有拍到它的晚妆。

棉花的果实,民间一般谓之“棉桃”或“棉铃”,因其稍类似于初生毛桃或铃的形状。用业内黑话来说,就是“蒴果卵圆形,具喙”。所谓“喙”,本指鸟类的“嘴”,植物学借来形容某些部位。具体到棉花,即是指果实最前端的“尖嘴”。

棉铃的喙不会坚挺到最后一刻。在历经“体积增大期”、“棉铃充实期”之后,棉铃最后会进入“脱水成熟期”,棉铃内部释放乙烯达到高峰,促使棉铃成熟吐絮。其时,铃肉纤维逐渐失水,铃壳也干燥逐渐收缩,并沿着缝隙开裂,并露出洁白的棉絮。注意,这里面有“乙烯”这种化学的小妖精在起作用。被人诟病的人工催熟剂,其有效成分也是乙烯,和天然的毫无二致。不要怕,乙烯对人体毫无作用,不会使孩子性早熟。

人们对棉花的利用是很全面的,除了棉絮,棉花的种子还可以榨油,其产品就叫“棉籽油”。非常遗憾,天然的棉籽油是有毒的,因为含有棉酚,这种物质本系棉花用来抵御昆虫侵害的化学武器,会给人体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经过精炼的棉籽油,棉酚含量大大降低,食用还是没有问题。

据说,有美国研究人员提出新思路,利用RNA干扰技术使陆地棉的特定基因“沉默”,棉酚含量可以降低98%(剩2%留给陆地棉抵御害虫)。这其实还是特殊形式的转基因,都是对着DNA动刀子,精准高效,比杂交育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是多好的事儿,我不理解有些人在抵制啥。坦率地说,你所能想到的值得担心的安全问题,都是科学家们玩儿剩下的,没有必要瞎捉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