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桂林 | 走,带你克逛一趟清风!

 桂林0773 2022-07-02 发布于广西
原创专栏/2020年 第79
马马嘟嘟骑


在城北,有一个叫清风的地方,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批发市场、第一炒... 对他们而言,这里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图片

/
清风的树,枝繁叶茂
清风的生活,慢悠悠
清风的美食,遍地都是
清风,满是人间烟火味
......

图片
 这里是「清风」

图片

从环城北二路转入社区,是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这里的房子很旧,街道很旧。你会感受到人情冷暖,世间百态。
有人离开了,有人留下了,有人准备把自己的余生统统交给清风。

图片

谁能想到,八十年代的这里只有几栋居民楼,周围全是田地。后来,兴办学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到这里,有了菜市场、油茶店、早餐店、理发店... 不出清风,恨不得就能满足你所有需要。
有的居民,甚至在清风读幼儿园、再到小学初中,清风把整个儿时贯穿。

图片

在一开始的那时候,没有枝繁叶茂的道旁树,日新月异,1年、2年、十年、二十年... 小树苗长成绿荫大树,变成清风人乘凉聊天的首选。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也已长大。

树下,有许多老店,开了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也有知名学府,培养了一批批学子。社区的孩子长大成婚,有了下一代,如今依旧生活在这……

图片
图片

前几天,我们逛遍整个社区,看到了清风的白天和黑夜。老社区——清风,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叫做“生活”的电影。

图片



图片

比清风社区更重要的,是他们……


 壹:那些扎根在这里的老店们 

//菜园里馄饨//


图片
图片

这是夫妻俩共同经营的小店,15年过去,成了清风有名的老店,虽然“名义”上是一家馄饨,要是来了这里不尝尝他们的面,倒有些可惜了。三块钱,就能把你喂饱。

每到高峰期,他们就忙碌得不行。拌凉面,拌完凉面包馄饨,包馄饨,包完馄饨拌凉面...

图片

可别小看了老板对待凉面的态度,每一份他都要坚持单独做,撒上各种调料、黄瓜丝,非拌个半分钟,每根面条都雨露均沾不可。

图片

面条脆弹,在齿间咬断得利索,口感清清爽爽的,带着一丢丢陈醋的气息,是夏日消暑又饱腹的平价美食。其实也谈不上多好,三块钱,一碗面落胃,足矣。

图片
因为店里人多,被妈妈叫着打包回去吃的小男孩,很倔强地偏要等到一个座位,坐在店里慢慢吃~ 有点可爱。


//无名油炸串串//


图片
图片

开在清风学子上学必经小路上的无名油炸串串店,如今走过了22年时光,物价变了但依旧亲民。油炸串串、凉粉、关东煮,陪伴了一路上学的念书时光。

图片

阿姨中午十一点开始营业,一直卖到晚上,最便宜的5毛钱,最贵也不过4块钱。附近的老邻居时不时的过来买上几串,忽然有点羡慕清风人了~
只希望,这家小店,能一直都在,好让长成大人了的孩子们,有回忆可寻。

图片


//唐氏兄妹油茶店//


图片

这栋楼,是清风zui早建成的居民楼之一,也是唐嬢嬢和她的弟弟一起开的油茶店所在之处。也曾经去过其他的城市赚钱,兜兜转转,又回到长大的地方,把家里的屋子做成了清风人私享的油茶店。

图片
图片

在众多美食店里,它可能算年轻的,可一点也不比那些老店的粉丝少。
住在旁边的奶奶,恨不得每天都要来吃油茶,两块粑粑、一碗又一碗的油茶,十块钱的“早午餐”吃得舒坦得很。

图片
图片

他家的酸辣炒粉很值得推荐!炒得入味又润口,入口是饱满的酸辣味。去那里吃油茶时,还被强烈推荐了凉拌米粉~


//豆花香//


图片

开了十几年的豆花,是清风的人气甜品。来晚了就会吃不到,比如我们中午12点去吃,就扑空了。

图片

第二天,又专门提早了去,才吃到的这碗豆花,不愧是“人气爆款”。豆花嫩到不行,甜味也刚好合适,附近的居民,买完菜也会顺便过来喝上一碗。


//唐叔叔的荞麦饼摊//


图片
图片

来自全州的唐叔叔,在清风住了十几年,他的荞麦饼也卖了十几年。每天六点半出摊,中午休息三小时,再接着卖到晚上。

图片

他的荞麦饼,不会很甜,但很香。一小块小块的塞嘴里,大小刚刚好。吃得满嘴都是荞麦的香,还颇有些嚼头。
图片

当然,没有米粉的社区不是好社区,主干路上的唐记米粉常常满座,也并不妨碍他们吃到他家米粉的决心。

图片

开在清风更深处些的喜欢你,光听名字就让人忍不住好奇。在清风,总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家米粉。

图片

很犄角旮旯的小卖部,它是附近居民的百宝箱,不求种类多,但它最能解决附近居民的燃眉之急。

图片
菜市场里,也深藏美食。

图片

清风人的深夜食堂可不少,八点过后的清风,是属于宵夜江湖的,你可以吃到名声在外的清风第一炒,也能吃到当下正火的新疆羊肉串。无论是油炸串、煮的串、烤的串... 大概再刁钻的口味,也能一并满足。
除了吃,这里还有很多说不完的故事和人间百态...


 贰:那些生活在清风的手艺人 

而有些老居民,在清风生活了大半辈子,也在清风周而复始地用他们的手艺,做了大半辈子,甚至还能在这里找到一些渐渐“消失”的老手艺。

图片

这家裁缝店,可以说是见证了清风,老板娘是这里的老居民了,和她闲聊,告诉了我很多有关清风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叁:这里装着清风人的学生时代 

图片

清风实验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见证了一个个清风孩子长大。学校不大,附近好吃的却不少,去菜园里嗦一碗面,回家的小路上和同学买20串油炸小牛肉串分着吃,大路口的豆腐花甜滋滋的...这是伍肆的读书时代的快乐源泉。



声声慢


图片
清风人,zui会把日子过“甜”


在清风走走,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物。
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你可以穿着大短裤、拖鞋,靠在椅子上哼小歌儿,再睡午觉;也可以给你家门店的小领地,打造成让人羡慕的小花园;甚至还可以支个小摊。

图片
图片

住在一楼,最让我羡慕了,可以随意的“设计”门口的三分地。

图片
图片

大树下,是居民的“娱乐场所”,像这样的聚集地,你会发现很多,打字牌、闲聊、下象棋... 总会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消磨午后时间”的方式。等我退休了,估计也如此,哈哈哈。

图片

陪主人卖西瓜的狗狗,乖乖的坐在那,还很会看镜头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手牵着手,散步的爷爷奶奶。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清风闲逛的时候,听见两位阿姨的聊天
“你要搬走了啊?这个房子廊子搞咧”
“我打算租出克,老是老了点,便宜了租,百把块也得嘛”
有些可惜,但也不可否认,清风社区老了,附近是掘地而起的新楼盘。清风像是有些褪色泛黄的宝箱,装的是很多老桂林人的羁绊,和现代化小区没有的人间烟火。


这里是清风
它是身处闹市中的岁月静好
见证着孩子们长大成人
......
有空,不妨回清风走一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