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高产的“奶牛缪”哈哈,臭直男小王竟然都要开始谈美了,简直震惊,震惊,震惊!
言归正传,为什么会想聊聊这个话题呢?应该是最近的一切都和美有关系吧,最近在看《梦华录》,女主赵盼儿好美,服饰道具场景让人有一种身临大宋繁华之感;武汉的夏天天气虽然炎热,但是蓝天,蝉鸣,还有好看的夕阳都很美。古今之间,虚实之中,眼里所见,耳中所闻皆是美的,让人不禁感叹活着真好。
下午看了一小会儿书,瞥见窗外夕阳满天,马上微信摇人去看,她说真是好久没跑到顶楼,抬头看夕阳了。是啊,想想曾经我也是凌晨12点会爬上顶楼去看星星的人,也有很长的时间没有真正慢下来好好抬头看看夕阳了。好像工作以后,绝大多数时间都醉心于工作的繁杂、心累中了,有时间也只想好好躺平,根本没有心思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这应该就是我们现代很多人的通病吧,清醒糊涂而又麻木的活着。 依稀记得以前在一个什么节目上看到,一个建筑师说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能力在下降,中国古代虽然没有钢筋混凝土,却能依靠土木山石完成众多精美的亭台楼阁,就算是普通民居,也有一些精巧设计精美装饰,而我们现在就像蚂蚁一样,住在四四方方千篇一律的房子里,过着程式化的生活。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看了《梦华录》才知道,原来在北宋就有了用茶拉花作画的茶百戏,原来在北宋就有了外卖服务,原来在北宋就有内置机关关节可以转动的娃娃,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的生活意趣,真的让人对那个时代有了些许向往,想去体验一把北宋的“大美”生活。这也难怪金主在看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词句后,生出了对宋朝的觊觎之心了,也是一个想去体验的人,哈哈扯远了。 我时常会想在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相较于爷爷奶奶父母那辈人生活的年代来说,简直是天差地别。为什么在物质文化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大家反而幸福感降低了,大家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平淡了,大家的想象力创造力也越来越匮乏了呢? 或许是因为我们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很少有自己的时间生活,那仅有的生活时间也和工作纠缠不清吧。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我们把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对物质、金钱的追求的时候,我们就很少能关注其他的东西了,我们的想象创造也都在围绕物质、金钱展开,追求的单一导致想象创造单一,火源单一了自然也就没有满天各色的烟花了,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对美的追求了。
美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是一种对生活积极向上的追求,是一种生活意趣外化的体现。美其实包含了很多东西,对物质的追求本身也是一种美,只是我们过于在乎结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以及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了,这种美是单一而苍白的,当然富豪富婆另算。 我理解的美应该包含着生活的情趣,包含着生命的张力,包含各种有趣的灵魂,美一定是多样的,自然人文、山川湖海都是美的,为什么总是要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呢?因为过度在乎所以一直焦虑,焦虑不得,焦虑失去,想的太多,想要的太多反而不快乐了。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说物质不重要,不重要我早就不上班了,而是是要把握一个度,月亮和六便士同样重要。没有六便士我们活不下去,但是我们活下去,可不仅仅是为了那六便士,即使只是一瞬间,我们也应该抬头看看那微风拂面,带着青草湿气的皎洁月光。至于度在那里,没人知道答案。
我们还是要活的理想主义点吧,至少那样更有意思一些,就像今天看见一家三口还有一个老爷爷在阳台上看夕阳一样,那场面温馨又美好。
对了,我的栀子花也张根儿了,移栽到了花盆里,应该可以蓬勃的生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