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看百幅中国名画(四)

 半山记 2022-07-03 发布于陕西

三十一、孙位《高逸图卷》

由宋徽宗题名的孙位《高逸图》,实则描绘了“竹林七贤”,由于画卷损毁,原本七贤只余以竹石相间隔的四位高逸士人形象,每个人物的动作情态均统一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体现了唐代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文章图片1

高逸图

三十二、梁楷“减笔”人物画

文章图片2

布袋和尚 日本香雪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3

布袋和尚

文章图片4

六祖撕经图 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

文章图片5

六祖斫竹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文章图片6

泼墨仙人图

文章图片7

泼墨仙人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章图片8

释迦出山图 日本日野原宣藏

文章图片9

太白行吟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文章图片10

雪景山水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三十三、梁楷《八高僧故事图》

文章图片11

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

文章图片12

达摩面壁·神光参问

文章图片13

孤蓬芦岸·僧倚钓车

文章图片14

灌溪索饮·童子方汲

文章图片15

弘忍童身·道逢杖叟

文章图片16

酒楼一角·楼子参拜

文章图片17

李源圆泽系舟·女子行汲

文章图片18

智闲拥帚·回睨竹林

三十四、牧溪《观音·猿·鹤》

《观音·猿·鹤》为现存牧溪画作中少见的大幅作品。在《观音图》 -图左下角有“蜀僧法常谨制”的落款,是目前存世牧溪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亲笔署款之作。现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收藏于京都大德寺。

文章图片19

观音·猿·鹤

三十五、贯休《十六罗汉图》

主要描绘的是佛家罗汉讲经布道的场景,无款。山水师法南宋诸家,风格鲜明。画中人物形象丰富,多达40人,有罗汉、僧侣、仙童、蛮奴和供养人。人物着装华丽、相貌温和,有讲经布道、降龙伏虎、补衲引线,一幅和谐隽永的画面。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十六罗汉图

三十六、武宗元《朝元仙仗图》

该画作描绘了五方帝君中的三个帝君,去往朝谒天上的最高统治者时的队仗行列。画家以流利的长线条描绘此图,画中人物栩栩如生,表情生动,描画出了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的身份与形态特征,成功地表现出帝君的庄严、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丰姿,是白描人物画的代表作。曾收藏于美国华人收藏家王季迁手中,在其去世后失窃下落不明。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朝元仙仗图

三十七、永乐宫壁画 《朝元图 》

“朝元图”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宅。永乐宫内,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处均绘有壁画,总面积约800多平方米。它是道教壁画中最重要的作品群,集中反映了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文章图片29

永乐宫壁画 《朝元图 》

三十八、任伯年 钟馗图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三十九、陈洪绶《出处图》

此幅《出处图》为绢本设色手卷,是张大千先生的旧藏,画卷前后隔水留下了他的墨宝。此卷是陈洪绶在去世前一年为周亮工所作,这一年陈洪绶相继为周亮工一共创作了42件作品,《出处图》则是其中的精品。展卷之后可见诸葛亮与陶渊明盘坐于树下正侃侃而谈,诸葛亮头戴“诸葛巾”,陶渊明则手抚无弦琴,形象格调高古,气韵不凡,人物衣袖由一根根行云流水般的线条绘就,每根线条都不另起笔,如若不加停顿似的一气呵成,而线条与线条的排列则构成了陈洪绶特有的韵味。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出处图

四十、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该画画为青绿设色,崇山峻岭间一队骑旅自右侧山间穿出,向远山桡道行进,前方一骑者着红衣乘三花黑马正待过桥,应为唐明皇(玄宗),恰是:'嘉陵山川,帝乘赤缥起三骏,于诸王及嫔御十数骑,出飞仙岭下,初见平陆,马皆若驾,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嫔妃则穿着胡装戴帷帽,展示着当时的习俗。中部侍,驭者数人解马放驼略作歇息。山势突兀,白云萦绕,山石有勾勒无皴法,设色全用青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章图片39

明皇幸蜀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