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胜|浙江·东屏村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7-03 发布于上海

作者:叶雪珍

东屏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在“老外眼中的古村落”网络投票评选中位列前十名。

有人曾说:东屏是中国最好的古村落建筑群,台州最好的山水画廊,三门最佳的人居环境!这样的赞美虽然不乏夸张的成分,但东屏村溪水环绕,群山如屏,曲巷纵横,古宅幽深,集秀美、古朴、宁静于一身,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山深人不觉,共居图画里”,这里被誉为“中国画里的村庄”。

东屏村因村东的东坑山形似一座帷屏,故名东屏。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陈晋挺系金华东阳艮溪人氏,任宁海县教谕,子陈拱辰,在游玩东屏山水之后,爱上东屏的山水秀丽、资源丰富、渔盐之利、舟船通便,于是择居东屏,为东屏村始迁祖,从此子孙绵延,经过600多年的繁衍,至今东屏村已是三门县陈姓第一大村。

村内保留陈氏宗祠、“华堂三台”等多处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为研究当地民居特色及工艺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享有“浙东传统民居博物馆”的美誉。

陈氏宗祠 凝聚宗族乡情

作为宗族文化的中心,陈氏宗祠一直是历代东屏儿女精神寄托的纽带。东屏村后来能发展成为三门县陈姓第一大村,陈氏宗祠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陈氏宗祠的历史就是一部东屏村落发展史的生动缩影。

东屏村(章丹红 摄)

东屏陈氏宗祠前临岙里溪,西邻风水墙,是一座仿明式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

清乾隆年间,升平日久,人丁渐增,宗祠的重建就提上了东屏族人的议事日程。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东屏首富陈懋荩勇于任事;东屏儿女富者出资,贫者出力。此后,族中主事人陈成森又在其父陈懋荩等人的基础上,再增修宗祠。至此,东屏陈氏宗祠才形成我们今天见到的格局。

它前为门楼、戏台,两者相连;中间为天井,两旁设厢房,后面是三间正堂。整个宗祠青砖黑瓦,构筑宏丽,工艺精美,具有鲜明的浙东沿海地区的四合院落风格。其中,石雕、木雕、彩绘尤具特色。

东屏陈氏宗祠正堂高悬“敦厚堂”匾额。“敦厚堂”是东屏陈氏宗祠的堂名。“敦厚”是东屏人的立世之本。《家规十则》中就提出了对东屏成为“仁厚之乡,礼让之族”的期待。东屏子弟往往和易长厚,敦笃彝伦,多恂恂君子。

老宅门(梁建波 摄)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宗祠老了。但从合抱粗的梁柱、雕花的础石和精美的彩绘中,仍能感受到其雄伟凝重和当年的富丽堂皇。鸡笼顶戏台、藻井上的彩绘、台前石柱上的雄狮会让人想起旧时的那份热闹。

“华堂三台” 见证百年沧桑

自清顺治年间,为防止沿海民众通过海上活动接济反清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迁界禁海”。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统一了台湾。沿海人民终于迎来了展界开禁,三门湾百姓陆续复迁故土,陈家也趁着这个机会,走上了海上贸易。经未、曰、公三辈祖孙三代人的努力,至公辈先祖,陈氏家族已是富甲一方,于是大兴土木,为后辈建造了三座精美的四合院,称“华堂三台”。

“华堂三台”第一台,叫“下新屋道地”,是公辈先祖为其第五、第六两个儿子所建。新中国成立初毁于一场大火,现在的三层楼是后来建造的。屋内保存了一把重120斤的大刀和一块重360斤的石墩,是第五个儿子陈式栋练武时使用的。他是东屏陈氏二十三世孙,清乾隆庚子年(公元1780年)武科举人,全国第五名,浙江第一名。

老宅新面貌(梁建波 摄)

“华堂三台”第二台,叫“老屋道地”。这座四合院用材讲究,规模宏大,布局精巧,精雕细作,极尽奢华。它的楼板都有十几厘米厚,柱子合抱粗。一般的四合院都是独立的,而这座建筑是由三个四合院连在一起的,俗称“三台九名堂”。

“华堂三台”第三台,叫“上新屋道地”。这座秉承了明朝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四合院,结构严密,恢宏大气。建筑坐北朝南,临街面溪,通面阔23.09米,进深37.36米。前临水口街,为相对独立的二层二开间临街店铺;东侧为三层三开间楼房,飞檐翘角,豪华精美,是东屏建筑群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幢三层楼房。后依凤凰山,为二进式四合院落;台门朝西,门楼上嵌“庚子科亚魁”石匾,三石阶通往第一天井,曲折转弯可进入第二进院落门厅。第二进正房七开间,中设堂前,檐廊为卷棚顶,前后单步梁,明间梁架四柱七檩,次间为五柱七檩。

曲巷古道 诉说曾经辉煌

东屏古村曲巷纵横,古宅幽深。进入东屏村,穿梭于小巷,感慨岁月流逝。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房子,镌刻了深深的历史痕迹,成为不同寻常的印记。经历了倭寇肆扰和清初海禁毁村,东屏村几度涅槃,重建后其村庄采用组团式布局,修建了以厚墙、狭巷、窄窗为代表的海防特色建筑,被誉为“中国海防文化第一村”。

小溪澄澈任鱼翔(叶本凡 摄)

渔盐古道,穿东屏村而过,蜿蜒于村北白栲岭上,连绵数十里。东屏村曾一度是三门湾地区的一个商品集散地,有“东屏府”之美誉。古街沿溪而建,民宅随地势而筑,错落有致。

沉淀了岁月与时光的东屏古村落,通过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保护、修缮,必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