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敏性鼻炎怎么办?天灸解忧是妙方

 昵称66521579 2022-07-03 发布于山东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图片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以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结膜炎或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AR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导致较大的疾病负担。AR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1]

图片

过敏性鼻炎的病因

图片

      目前,AR最主要的病因为接触变应原(过敏原),变应原主要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研究发现吸入性过敏原与AR和哮喘密切相关,通常分为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动物皮屑、昆虫等,室外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霉菌等。食入性变应原很少引起孤立的鼻部症状,常见的食入性变应原有牛奶、大豆、鸡蛋、鱼、虾、蟹等。

      AR的发病也与环境有关。一方面认为,环境污染可以增加AR的患病率,有研究显示,暴露于PM10、SO2、03、CO、NO等空气污染物会增加患AR的风险[2-3]。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卫生假说”,认为现代环境太过卫生,机体在小时候接触微生物的机会降低,导致机体的免疫反应机制建立不够全面,这会增加以后AR等变应性疾病发病的风险。也有研究表明AR与遗传相关。

如何治疗

      AR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西医治疗AR的措施主要为回避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回避变应原通常很难达到完全隔绝;西药治疗效持续时间短、副作用多;免疫治疗治疗周期长、依从性差;手术治疗风险高、远期疗效不确定;而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各类针灸等疗法治疗AR均取得不错的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天灸由于低廉的成本、简便的操作及优异的疗效,在中医治疗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片

什么是天灸

图片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为穴位贴敷的一种,通过将药物研磨、混匀成糊状,借用胶布贴敷于局部腧穴,以起到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的双重疗效,若于三伏天、三九天贴敷则疗效更佳。该疗法在晋代葛洪、鲍姑两位著名医家的影响下,于岭南地区盛行并广泛开展。广东省中医院作为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传承和发扬者,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不断创新及临床实践,总结出了1-5号天灸膏方,其中以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药物为主要成分的1号天灸方,可振奋阳气,活血通络,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

如何选穴

图片

      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由于内在肺脾肾脏腑虚损,感受外邪侵袭,致寒邪湿浊停滞鼻窍,或肺经郁热,上犯鼻窍而为病。可分为脾虚水泛、肺虚风寒、肾元亏虚、肺经郁热4种证型,证型不同,选穴亦有分别。

      取穴可以肺俞、心俞、风门、身柱为主穴。鼻鼽病在肺,外因为风,取肺俞、风门可以驱风邪,益肺气;心俞为心之背俞穴,位居太阳,可调节一身之经气;身柱位居督脉,可振奋阳气。

      脾虚水泛者,伴见神疲气短,怯寒,肢重腹胀,纳呆便溏。加足三里。肺虚风寒者,遇寒则作,面色㿠白,气短,动则易汗,畏寒。加大椎。肾元亏虚者,伴见手足不温,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夜尿频多等。加肾俞。肺经郁热者,见流涕粘稠,口微苦且干,心烦,尿黄便结。加曲池。

注意事项

图片

      天灸对于局部皮肤有着一定的刺激作用,一般贴敷时间为30分钟-1小时。贴敷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贴敷局部有潮红,轻微的灼热感、瘙痒感、色素沉着和红肿为正常现象,局部避免挠抓引起破损;

      ②避免受凉,切忌直对空调、风扇,治疗后2小时内不能洗澡,当天不可洗冷水澡;

      ③治疗后3天内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慎食牛肉、鸭肉、花生、韭菜等易化脓和海鲜、海产品等易致过敏的食物。

图片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24.

[2]Penard Morand C, Charpin D,Raherison C,et al.Long-term exposure to background air pollution related to respiratory and allergic health in schoolchildren[J].Clin Exp Allergy,2005,35(10):1279-1287.

[3]Yu JH,Lue KH,Lu KH,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air pollution to the prevalence of allergic diseases in Taichung and Chu-Shan in 2002[J]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2005.38(2):123-1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