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3、天子占有国土,更占有农民​

 清水边2021 2022-07-03 发布于福建

原创:郭羡英

让我们回头来讲秦朝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夏朝商朝周朝)。夏商周的俸禄不是给谷子,而是给土地——俸禄田。尚书·皋陶谟》皋陶说:“敬哉有土”,即有国土的君王国土从那里来,打出来的。

人类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争夺土地了,不止人类,动物也有它的领地,老虎就以撒尿划地为圈。但是人类与动物有着本质区别,动物占山为王,靠山吃山,山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动物一直维持这种状态不变。

据说人类开始也是这样,在他们占有的土地上有什么植物就吃什么植物,有什么动物就吃什么动物。后来学会种植,学会养殖,就完全不同于动物了。之后社会继续分化,有人为王为官管理社会,有人种植、养殖被管理。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是王家的,人也是王家的。那一家打胜仗了,土地是他家的,那方的人也是他家的。

夏朝建立,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夏王朝分封了十多个姒姓诸侯国,大禹即姒禹,就是把土地划分给自己的兄弟或同宗。夏朝是没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资料缺乏,他们的赋税就忽略不说。我们来看商朝和周朝。

商朝一建立,宣布土地属国有,实际上属君王所有。商朝建立公社制,公社制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社农民通过其所属的公社领得自己的份地,即将九百亩(约合现在630亩)土地分成九份,外面的私田分给八户人家耕种,每户一百亩,产出所得均归自己。中间的一百亩土地即为公田,由八户人家共同耕种,产出的谷物作为税收全部归王家所有。这约合八税一,而且王家会把是好地归自己,不好的地给农民。

西周秉承商朝的土地国有制,他们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制”, 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井田周边为私田,分配给庶民耕种,中间为公田。私田收成归庶民所有,公田归王家所有,与商朝一样。

夏商周由于土地属王家所有,俸禄就是分给土地,官大分给土地多,官小分给土地少。

三公有32000亩,卿有24000亩,大夫有16000亩;在列国,公侯有32000亩,卿有3200亩,大夫有800亩,上士有400亩,中士有200亩,下士(庶民在官者同)有100亩;伯君有24000亩,卿有2400亩,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与列国同;子、男:君16000亩,卿1600亩,余同上。而且,这种分封是世袭制,即所谓的“世卿世禄”制。后代可以继承,是一种终身制。

夏商周实行“宗法制”,就是说,出生在天子家里,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可以当皇帝,皇后生的其他儿子,包括皇帝妃子生的儿子,可以封为诸侯,或者在朝庭里当官。

诸侯也是一样,诸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可以当诸侯,其他的儿子可以当官。官位也一样,都是正妻的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另某职位。所以,贵族永远是贵族,庶民永远是庶民。

从这里我们看到夏商周的农民处境如何?首先他们是奴隶,他们连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属庄园主的。不悲吗?东周初期郑桓公想把自己的诸侯国从陕西迁到河南,郑桓公从虢、郐二国得到土地后,请求周幽王,允许他封地的百姓东迁到雒luò邑(今河南洛阳)。周幽王同意后,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这些居民就是他的奴隶,要为他种田,没有这些奴隶,郑桓公拥有土地干嘛!

其次,农民要为奴隶主劳动。奴隶主给他们土地,让他们有收成能活着,好为自己劳动,自己有收入。不然,奴隶主吃啥?

除田赋外、还有力役,每户出一人,为特权阶层狩猎、追捕盗贼及运送物资等。有时候一年只有三五天,而这也成为了战国后期徭役的起源。

还有军役:一般是七户人家出一人服兵役,按规定轮换。一个井田区,要出战马一匹,外加牛3头;四个井田区为一甸,需要出战马4匹,兵车一乘,牛12头,甲士3人,卒72人,干戈武器也由自己准备

周公旦三年东征,灭了五十个左右诸侯国,把这些土地分封给兄弟和同宗,扩大周朝的势力范围,由“小邦周”成为泱泱大国。参与东征的战士胜利后,解甲归田,对比死去的人还是幸运。战士们为周朝打天下,胜利后仍是奴隶。他们不懂为什么?

东家扩大地盘,农民伯伯要出人出牛出马出武器出粮食,胜利了他们仍然要给东家种田,仍然是奴隶。他们真不懂为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