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难忘一段情——怀念原广德县委书记林德江

 宣城历史文化 2022-07-04 发布于安徽






终身难忘一段情


怀念原广德县委书记林德江

秦源智口述    黄柏林整理

微信版第1170期

  我家住在广德县邱村镇白云村(原赵村公社),自幼家中十分贫寒。在邱村读完小时,在校住宿买不起蚊帐。夏天盛热天气,夜晚蚊声如雷,叮咬嗜血,让人彻夜难眠。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彭长年让我跟他睡在一起,以免受蚊叮之苦,但我不愿到教师集体宿舍去住。彭老师索性将蚊帐挂在我的床铺上,与我同铺住在学生宿舍里。当年师恩如此深重,令我没齿难忘。
  59年在广德中学初中毕业,我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决定报考中师。我在考生志愿表上,一连填了三个志愿:芜湖师范、宣城师范、广德师范。校长夏维民将我叫到校长办公室,拍着桌子对我说,“秦源智,广德中学对你不错呀!你为什么一连填三个志愿都是师范,独独不填广德中学。”我说:“我家太穷,读高中家庭供养不起。读师范不交学费、吃饭不要钱。”夏校长说:“学校一直都是给你甲等助学金呀!读高中还是给你甲等助学金。”马用之教导主任说:“小秦,你是我们的优秀学生。我们要把广德中学的高中部办好,你们是第二届,需要你这样的好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改填报广德中学高中部。在高中读书期间,59年12月份我患上了浸润性肺结核病,有传染性,住单身宿舍。严重时咳血不止,造成支气管破裂大出血,学校将我送到湖州治疗,挽救了我的生命。62年高考,考点在宣城,要交交通伙食费15元,家庭无力负担,加上我身体虚弱,只得放弃高考,回乡务农。 
 1962年5月,我回到赵村乡白云村。58年时,现在的邱村镇范围是个大公社——跃进人民公社;到59年又划分为邱村公社和下寺公社,白云村属邱村公社白云管理区。62年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国家提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参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当年是一个刚踏入社会的毛头小伙,对社会的认识很肤浅,仅凭年轻人的一股热情,利用熟悉本乡本土的优势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写了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想为家乡建设提出一点有益的建议。

 1961年3月,林德江任广德县委书记处第一书记。在此之前,1960年,林德江在卢村蹲点。当时职务是芜湖地委农工部长,群众都喊他“林部长”或“林政委”。林政委平易近人,对待基层群众态度和蔼,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党的政策,我早已有耳闻。群众口头流传,林政委是十三级高干,经常穿着旧大衣,在食堂同大家一样排队打饭,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反响。我决定将调查报告面交林书记。
  我揣着调查报告,从赵村赶到县城,径直到广德县委。在县委书记室门口,我被一个工作人员阻拦住。我大声地说:“我要找林书记。”林书记恰巧正在办公室,闻声就吩咐工作人员让我进入办公室。我说明来意后,林书记让我坐在他办公桌对面,一边看我的调查报告,一边问情况,耐心地听我讲述一些问题细节,并作了记录。在谈话中,林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干部要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处处要为群众着想,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反映问题结束后,林书记又让县长丁友三来办公室,向丁县长说:“你们明天正好要到白云去蹲点,要多多依靠小秦同志,他对白云情况很熟悉。”
 后来,有一个干部告诉我,林书记在一次县委全委会上,对我写调查报告向县委反映情况作了表扬,说我是一个关心政治、思想进步的好青年。


 丁友三县长一行住进白云衬,刚到大队部放下行李,就立即到我家了解情况开展工作。记得那天我家连茶叶都没有,用白开水招待县里蹲点干部。由于县委高度重视,丁县长带领蹲点干部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积极贯彻党的各项政策,使白云村出现了新面貌。 
 1962年腊月二十三,我外出还未到家,听说家里失火了。回家一看,连同邻居一家,一共六间茅屋全部化为灰烬,万幸的是年迈的母亲还安然无恙。春节期间到县城亲戚家拜年,因为家刚刚遭受火灾,心中还有着挥之不去的惆怅。
 正月十五上午,春寒料峭,在县城鼓角楼前(上世纪县委县政府机关一直在鼓角楼以北的大院中)碰到林书记。只见他风尘仆仆,一手拎着几条鲜鱼。他告诉我,春节期间誓节发生了火灾,为救灾工作他在誓节住了好多天,今天刚回来还未到家。林书记掂了掂手中的鱼说:“这是我刚在誓节街上买的。小秦,到我家吃中饭去,同我谈谈你们村里情况。”至今还记得,林书记那浓浓的江北乡音,犹言在耳:话语亲切、真诚,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温暖。午饭时间,林书记问了白云村的一些情况,还说到誓节火灾。我说:“我家前不久也遭到火灾。”林书记说,你家失火情况我知道,丁县长和公社领导对你很关心。在这不久之后,公社通知我到县民政局领取了五十元救济款。这笔钱对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帮我度过了难关,我深深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温暖。

1963年插秧季节,我突然患病,头疼得在床上打滚,从床上滚到地上。公社医院就在白云村上,医生束手无策。家里拿不出钱到县医院看病。蹲点干部詹立钧说,救人要紧,共产党见死不救,对不起老百姓。他立即向丁县长汇报。丁县长立即派人将我送到县医院治疗,免除治疗费用。医生诊断我是疟原虫侵入脊髓引起头疼,经过二十多天的住院治疗,我的身体很快康复了。我回到赵村时,许多人很惊讶!党和政府挽救了我的生命。
  务农一段时间,64年公社又安排我到赵村小学当代课老师。代课老师由政府财政支付工资,不同于乡村的民办老师。65年春,上级教育部门文件,明确规定“农业人口不可担任代课老师”,于是我又回到生产队务农。
  农闲时,我去县城亲戚家,到广德西门景贤街老浴池洗澡。刚刚挑一个小澡间的箱位坐下,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小澡间的箱位上整理衣服准备离开。在澡堂的雾气中,我还未看清楚是谁。“小秦呀!”林书记已经走到我面前,同我打起了招呼。林书记接着关切地问:“你还在教书吗?”林书记这一问,我心头不禁一怔。我心里想,林书记怎么会知道我代课的事。我回答道,现在没有教书了,并说出事情的原委。林书记听后思忖了一下,离开澡堂时对我说:“小秦,明天上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当晚,我失眠了,翻来覆去想了许多。林书记明天让我到他办公室干什么?林书记原来早就知道我在代课呀!我又想到家中失火后领救济款;想到在家中那场大病,那是一场死里逃生哇,是丁友三县长和蹲点干部詹立钧(曾任誓节区委书记)救了我一命;想到病后身体虚弱,公社安排我到中心小学代课;又想到我第一次向林书记反映情况,他作为党的高级干部,而我却是一个初出茅庐、一文不名的愣头青年,他那么耐心地听我的汇报,那么认真地看我写的报告,处处流露着对青年的爱护。澡堂里有大小澡之分,大澡一位一角五分、小澡五分,林书记是高干,只洗五分钱小澡。他的个人生活是多么节俭哟!
  第二天上午,我早早地到林书记办公室,林书记立即与文教局长刘厚华电话联系,要他安排我继续教书。在文教局里,刘局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刘局长说;“林书记对你印象很好,说你是个好青年。”刘局长将我安排到石鼓农中任教,那是一个社办学校。这样我又继续着我的教育生涯。


  1965年4月,林书记任芜湖专署副专员,离开了广德。从这以后,我再也没有同林书记见过面,就连一次电话联系也没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想过许多遍,应该到芜湖去看看他,向他说一声谢谢;我甚至想用一件礼物来表达我的心意。这些看来似乎很简单的事,我却没有做到,已经成为我的永远的遗憾。但是,我今年已经八十二岁了,我一直没有忘记林书记的教诲。在人生的风雨路上,几十年间我一直安心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做好一个普通的教师。当年发生过的那一幕幕场景在我脑海里化为一帧帧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教育着我,指引着我。

  天地悠悠,人间情最久。近六十年过去,一介青年已垂垂老矣,“百年华诞忆党恩,终身心念一段情。”林德江书记、丁友三县长和詹立钧书记等一批老干部都已离开人世,我终身难忘他们对我的恩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