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胡记061丨《县乡中国》读书笔记

 胡子自然杂记 2022-07-26 发布于湖北

书   名:《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作   者:杨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04

页   数:432

《县乡中国》封面

《县乡中国》读书笔记

胡子不瘦/图文

    一天在微信群聊天,介绍自己所在的县,有人说,光说县名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说到名人可能就知道了。我说了在我们县古有知县寇准,今有前县委书记陈行甲,你们猜猜是哪个县?

    陈书记在任时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大刀阔斧地做了不少成绩,也遇到不少阻力,作为县委书记,我认为应该是集权力一身。读完这本书《县乡中国》有了新的认识。“本书从县域治理的内部视角出发,对县域治理体系、县域治理能力、县域治理的自主空间、基层干部的激励与发展,做了生动和形象的解读。”

    先讲到乡镇。因为乡镇部门不健全和不独立,所以有“乡镇没有两个一把手”的说法,这个之前是不曾知道的,作者进一步讲述:尽管乡镇书记和镇长的级别都是正科级,但是权力和地位相差很大。

    在乡镇,签字权力在书记手中,乡镇长不能直接掌握任何权力。如果镇长把自己当个“角儿”了,事事做主,不跟书记沟通汇报,就会引起书记的反感。书记会认为镇长没有扮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越权,还有争权的味道。

《县乡中国》内页

    县级党政关系就和乡镇不一样了,因为县级政府的部门是完整的,是独立于党委系统的一套体系,所以他们的“关系就要复杂、实质的多”。县长是政府行政首长,县委书记是党务系统的领导。

    在实践中,党委统揽一切、协调各方,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治理局面。作者不仅详细讲解这些复杂的关系,还会举例子进行说明,这样让我们更加明了所讲的内容。

    书中举例子说,县委书记从信访维稳角度考虑,作出妥当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决策,需要经费上亿。县长认为拿出这么多钱会妨碍县里其他事业的发展,但又不得不执行,于是县长就会划拨一两百万意思一下。最终使得这个决策无法实施。

    还有《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和工作》文中,作者从“我是谁?、做了什么?、该做什么?”三个方面,给我解惑了对于“扶贫第一书记”的好奇。

    其实“第一书记驻村后遭遇最大的困难是来自其身份不明确和角色不清晰。”因为在组织的正式体制里面没有这么一个职务。其人事关系仍在原单位,工资也是由原单位发的。第一书记的地位似乎高于村支书,但是村里真正的一把手还是村支书。他们到底谁听谁的?

    是不是他们就不做事了,那不是,他们有着许多该做的事情:一是政治整合;二是组织群众;三是撬动资源。

    经过作者的走访调查,驻村第一书记做了哪些事情?第一,精准扶贫的建档立卡;第二,帮扶精准扶贫对象;第三,为村里争取发展资源。

《县乡中国》内页

    特别是最后一篇《一个普通公务员的成长》的布主任得到同事的喜爱,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视,同时工作单位的级别和个人地位也在一步步提升。作者总结了六点,对我有着非常大的启发,好多都值得我学习:

    一是能吃苦耐劳,把本分的事情干好;

    二是不怨天尤人,把每份工作都当作机会;

    三是为领导分忧解难,领导交代的任务他能够想方设法去完成,从不推卸工作;

    四是工作上有创新,既不墨守成规,又能够一步一个脚印;

    五是为人诚恳,工作上不投机取巧,对待领导不阿谀奉承,对待同事不阳奉阴违;

    六是心态积极向上,追求进步但不为升官发财,升迁上受到挫折能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