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杂谈 058:见证城南繁荣的顺济桥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2-07-04 发布于北京
泉州在两宋之间的造桥运动中,一共建造了200多座桥,“以桥代路”来解决沿海沿江的跨区交通,构建了庞大的水陆交通网络,从而促进了泉州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在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三座桥梁中,仅有顺济桥是位于泉州市区,只可惜它已经成为遗迹了。接下来,我将跟大家讲一讲顺济桥。
1196年,顺济宫(天后宫)建于泉州城市南部,宫外的滨江地带是宋代重要的近城港口南关港所在。
南宋嘉定四年(1211),由泉州郡守邹应龙主持建造跨江石桥,因桥东北端靠近南门顺济宫,故称“顺济桥”。又因迟于笋江河段上游的石笋桥建成,俗称“新桥”。

顺济桥遗址

顺济桥的建设是城市南部商人聚居、商业发展、交通需求旺盛的体现。伴随晋江北岸的自然淤积,泉州城市逐步向南部发展。从1009年清净寺建成、1087年市舶司设置至1196年顺济宫建成,城市南部的商业性城区逐步拓展。1230年泉州的翼城建成,由顺济桥经德济门可直达城内的天后宫,顺济桥成为连通古城商业区的主要通道,与德济门、天后宫共同成为古城南端的重要地标。

在那个古老而繁荣的年代里,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发达,泉州城内城外商旅往来不绝,他们沿着古街一路前行,来到“天妃宫”向妈祖娘娘敬拜祈祷后,穿过“德济门”到达顺济桥码头,将丝绸、瓷器和货物装到等候在江边的船上,顺江而下,到达晋江出海口后渚港,然后转装上大海船,扬帆而去。

作为城市商业性城区对外衔接的交通枢纽,方便了晋江南岸各港口与泉州城之间的交通,也是泉州与中国南部的重要交通要道,顺济桥遗址见证了泉州城市在海洋贸易推动下的发展,也体现出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

济桥遗址

泉州洛阳桥、安平桥和顺济桥建设的年代不同,意义也不同。洛阳桥建于1053年,早于市舶司建立,是泉州繁荣的基础。安平桥建于1138年,见证了泉州繁荣的盛况。顺济桥建于1211年,把晋江南岸的广大地区与泉州城的陆路交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由南部往来泉州不必再绕行至晋江上游的石笋桥,使泉州与安海、同安、漳州等地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此外,顺济桥的建成也方便了晋江南岸各港口与泉州城之间的交通,由石湖港至古城可沿12世纪建成的海岸长桥,经顺济桥至泉州南门。位于深沪湾、围头湾的其他港口也可由陆路经顺济桥到达古城。顺济桥的建设体现了国家口岸的水路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

顺济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采用“筏型基础”法,全河床抛填石块形成结构基础,其上干砌条石形成桥墩,上部为石梁结构。现存桥墩长约8.5米,宽约3.5米。顺济桥桥体为东北——西南走向,东侧桥头指向德济门的方位。现存桥长约400米,共有船型桥墩及桥墩遗址约30处。顺济桥桥北原特设段木梁吊桥,有警即吊起、以御敌寇。并筑有桥头堡,置戟门,昼开夜闭。南端桥堡上勒有“雄镇天南”四个大字。今皆不存。

顺济桥

作为泉州“下通两粤,上达江浙,实海国之冲衢,江城之险要”的交通生命线,顺济桥历代都有进行维修和保护。

清朝乾隆年间,顺济桥出现两次桥墩损毁,桥面倾斜的险情,当时泉州知府怀荫布“增石筑之”,后任知府王君勋对顺济桥部分拆除改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将石梁改为四梁式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20世纪60年代将损坏的九孔改为简支组合梁,在工字钢梁上浇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但桥墩部分仍保留宋代石船型桥墩的基础。
随着时间流逝,有着800年历史的顺济旧桥开始走向落败,丧失了通行功能。1998年,在旧顺济桥上游80米处建造了顺济新桥
2000年,顺济桥15号桥墩毁坏,失去支撑能力,交通封闭。2001年至2010年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顺济桥大面积坍塌。现仅存部分桥面和桥墩11个。其中西侧残留6个桥墩及连续的桥面,东侧残留4个桥墩及部分桥面,中间部分仅余1个桥墩尚残存有一定高度,其余桥墩仅在低潮期间可露出部分石块。
顺济桥的宋代桥墩,经历代修缮,仍保存着船形石墩,与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景观浑然一体,见证了泉州以商贸著称的城南地区的繁荣与扩张,见证了泉州成为宋元世界的海洋商贸中心的辉煌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