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洁精是“害人精”,伤手伤胃还致癌?一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别看我文摘 2022-07-04 发布于福建
洗洁精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我们每天都会用到它,它的健康影响着我们的美观和生活品质!
但是最近一篇名为《石化清洁剂是人类致命的杀手》的文章却让大家开始担心洗洁精的安全问题!帖子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这篇文章说的是不是真的?
文中指出:石化清洁剂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果长期服用,很可能会引发癌症和白血病。
图片
清洁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恰好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也就是石油的次级衍生物 SDBS。在化学上,它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酸性和碱性,但也有一个缺点,含有微量的毒性。
总之,洗涤剂是一种“害人精”,一些人在使用之后,会导致双手干燥、脱皮。
因此,相关的洗涤剂是有毒和致癌的谣言四起,有关洗涤剂中含有甲醛会引起白血病的谣言四起。
抽检洗洁精
为此,全国开展了一次餐具清洗液质量专项检查。此次抽查的范围很广,涵盖了28个省、自治区,抽查的企业、品牌380家。
而在本次抽检中,洗涤剂的合格率达到了93.6%.
图片
这就意味着,100个洗涤剂中,94个合格,其余6.3%的产品因为中的活性物质不达标、去污力不强、甲醛含量高而不合格。
甲醛的危害众所周知,如果长期吸入0.45 mg/m^3的甲醛,不仅会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还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引发多种癌症和白血病。
这个结论令人头皮发麻,加之石油清洁液对人体有害,许多人毫不犹豫地认为它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
但是对于合格的洗洁精来说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真正的“害人精”是部分不合格的洗洁精,而并非所有。
图片
可是国家的相关规定中,洗洁精里面是不允许添加甲醛的,为什么还会有的洗洁精里面含有甲醛呢?
事实上,有些小作坊的生产厂家,在没有合格的原料、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洗洁精变质,提高洗涤效果,暗中使用了甲醛作为防腐剂。
除甲醛外,一些不法商人还会在其中加入甲醇。小作坊生产的洗涤剂,大部分都是三无产品,以低价为主,主要销售区域是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
因为人们不了解洁具,而且价钱低廉,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这种清洁用品。
在选购洗涤剂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成分的标注,避免使用三不合格的产品;从正常的渠道采购,并按国家规定的要求选购。
图片
其实大家对洗洁精的担忧,还来自残留的问题,大家都很担心洗洁精的残留物会影响健康。
吉林电视台曾对市面上的九种洗涤剂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洗完了餐具之后,用自来水冲洗了12次,依然有0.03%的残留。
那么,洗洁精的残留物是否会影响健康呢?
尽管0.03%的残留量听上去不算多,但因为每天用洗涤剂的人太多了,一般来说洗碗的次数也不止一两次,所以我们吃饭、喝汤的时候,可能会有残余物质进入身体。当这些物质在体内堆积的时候,就会对身体造成威胁。从这一点上来说,洗涤剂对肠胃的伤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图片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清洁剂也很安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洗涤剂中的所有成份都是低毒的,并且通过口腔进入身体,因为它的浓度很低,因此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当然,大量的使用洗洁精也会导致中毒,不过一般人都不会喝这种东西。
所以只要不专门去喝洗洁精,就不会影响健康,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在洗涤的时候就掌握一些技巧,尽量把餐具洗得干净一些。
注意洗洁精清洗餐具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清洁我们的餐具。
第一个方法是将洗涤剂稀释至350倍,将餐具浸泡4分钟,用海绵或抹布擦拭,最后用流水冲洗。
第二种方法是将洗涤剂直接洒在一块海绵或抹布上,沾一点水,用清水清洗。
以上两种方法都能用,但是从简单和效率上来说,第二种方法要好得多。
图片
使用洗洁精时,注意控制浓度和浸泡的时间
很多人都觉得,用洗涤剂浸泡的时间越长,清洗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使用洗涤剂时,可以将洗涤剂的浓度控制在0.2%-0.5%左右,既能有效地清洗干净,又能减少残留。如果用洗涤剂把餐具浸湿,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但如果把水果泡在水中,那就有可能导致残留的物质增多。
众所周知,如果长时间地浸泡,会使水果中的洗涤剂渗入。所以浸泡的时间长短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果皮的不同来确定。比如草莓,表面粗糙,大约20秒钟就可以了。
因此,合格的洗涤剂的残留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可怕,但是出于安全考虑,最好戴上手套,在清水中多冲洗一段时间,避免长期浸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