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难汗证治疗讨论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22-07-04 发布于内蒙古
最近收治一汗证患者,女性,50岁。6年前月经量过多而出现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动则汗出,便用间断使用益气补血药物治疗后汗出乏力症状有所缓解。2021.6月因洗澡后再次出现汗出明显,第二天冒雨外出,后于当地诊所服用相关药物后汗出加重,一发不可收拾,畏寒明显,三伏天无法正常外出,需在密闭房间避风并穿薄羽绒服。2021.8月第一次于我处就诊,面色无华,舌质淡,嫩,脉沉细。联想到: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予以桂枝加附子汤原方治疗5剂,效果不佳,畏寒汗现情况无明显缓解。考虚是否附子量不足,后渐加量至50g每剂,患者仅轻度口干,无舌红,仍舌色淡,脉沉稍缓。自诉仅发汗前冲热感减轻,汗量仍未减,遂再思考考虑阴不制阳,虚阳妄动,加入黄柏、砂仁、甘草仿封髓丹思路,后其汗量有所减少,但未见完停止,仍厚衣重被。两月间未再复诊,近日其再次来复诊,诉其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就诊,8.30予以固表止汗益气,汗量明显增大,9.1予以脾肾阴阳两补,加以搜风通络,病情有所好转,至9.8日调整至补益肾阳为主,带药,并返回当地。目前情况,畏寒肢冷,月经正常,恶风明显,进食后或稍动后汗出明显,受寒后汗出明显加重,现本地温度20多度,需穿厚羽绒服,但触诊全身皮肤尚温,汗多,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缓。现此汗证,从表虚论治,从脾肾阳虚论治均无明显根本性逆转,希望大家能各抒已见,集思广益。谢谢各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