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前的宋式美学,美到骨子里

 灯下悦读 2022-07-04 发布于广东

2022-05-31 15:58·热爱生活的某某某

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更懂美。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曾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此便是文人“四艺”的雅致生活。

宋代生活史学者吴钩也曾说:“我觉得,恐怕再没有一个时代的居民比宋朝人更热爱鲜花了。”

宋代,插花的花瓶已是专门造型,各大窑口几乎都有生产花器。

可以说,上至皇室贵胄、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在宋朝人的生活里,插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宋式插花注重内涵,要求花与人合二为一,外表讲究清美,如此雅致,即便放至今日,仍是美丽依然。

可插花之诀窍非一日能成,若想习得精髓,得先从挑好花器开始。

我想,没有什么比汝瓷更适合的了。

天青釉色,细润光亮,仅是摆着,就足以赏心悦目,若是插上插花,于疲惫之中一瞥,立刻心有喜悦。

插花,让生活多一些仪式感,让平淡的日子,多一些惊喜。

传说800多年前,

宋徽宗曾做了一个梦,

醒来后对梦中纯净透澈的天青色念念不忘,

遂命汝州匠人烧造天青色的瓷器。

汝瓷视如碧玉,扣声如馨,

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

色泽素雅自然,

温润古朴。

帝王的一场梦成就了汝窑的诞生,

也让我等后人有幸欣赏到,

这芙蓉出水般的素雅之美。

01

汝瓷,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青如天,

面如玉,

蝉如翼,

辰星稀,

古语云:家有万贯,不如汝窑一片,

这足以说明汝瓷的珍贵。

▲ 北宋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大英博物馆所藏

北宋期间,

汝窑的火仅仅烧了20余年便绝迹。

时隔800多年建国后50年代初,

在周恩来总理的呼吁下,

国家开始对汝瓷技艺的研究与复兴,

但根基不稳的汝窑文化

现在仍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02

宋式美学巅峰之作,经典复刻

2015年9月30号,

北京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

举行了“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特展”。

这是建国以后史无前例的一次汝瓷特展,

从各个博物馆就借调了

有29件北宋汝瓷“累世遗珍”珍品。

并从大英博物馆借调了3件,

其中就有借调过来的“玉壶春瓶”。

开展头一天,

做为汝瓷匠人的李可明进了展厅,

便被这先映入眼帘的玉壶春瓶

所深深吸引,

此瓶之美文静而含蓄,

温润而内秀,

不论在造型、装饰还是釉饰等方面,

都蕴涵着宋代人特有的崇高美学和精神追求。

即刻他便有了复烧此瓶的念头。

▲ 复刻汝瓷玉壶春瓶

03

以花入器,最是风雅

玉壶春瓶在世人眼里,是美的代名词,

它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

受历代皇帝之喜爱,

是中国文化中经典代表器型,

其出身可追溯至唐代,

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

北宋时瓶式基本成型。

身姿挺俊,曲线曼妙,

如仕女般丰满妩媚,

所以不少藏家称其为“女性瓶”。

其颈较细,

颈部中央微微收束,

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

杏圆状下垂腹,

曲线变化圆缓,

造型精美,

插花更是美妙绝伦,

于桌边摆上一瓶花,

仅是欣赏,都觉得妙趣横生。

它静静立着,

便已悄然声息吸引了众人目光。

它的美,

无法忽视。

若喜素净,

插上一些枝叶,

也是清新明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