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为什么让你我感动?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海边的明月,傍晚的风,村里的小巷,屋里的声,你,懂吗?

——晰瑞


明明已经知道故事的结果,却还是沉陷在故事中不能自已,这个初春因为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也因为这样普适性的共情,给这个春节,增添了一些值得的回味。

每年岁末,家里都要拿着烧纸个贡品去给故人拜祭,作为曾经存在过的证明,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证明那些人曾经活过。

已经忘了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孤单是对着一抔黄土诉说心事”,《你好,李焕英》更多的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

后来的故事已经离开的人不知道,他们看不到后来人在这个世界的喜悦和成功,感受不到那份子女竭尽全力为之而努力的光荣,因为不知道,所以终究是遗憾,也因为不知道,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样的求而不得的情感。

网上很多人评论看完电影以后都是哭的稀碎,但也有人拿着戏剧创作的标准去评判这部电影,对于后者我不多做评论,但人们之所以会哭,我想更多的是故事中有那么几个点给予的触动吧!


共情力相比于智力和能力而言需要的技巧并不多,但个人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它只需要你一直善良下去就行了,因为善良,所以能够理解别人的痛,因为善良,能够感受到别人故事中的感动,还是因为善良,无论你的能力和知识怎样,终究可以有自己的圈子和荣光。

毕竟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都喜欢跟善良的人打交道。

故事中,作为女儿的贾晓玲想尽办法想给母亲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弥补那些母亲曾经期许的那份光荣,作为母亲从一开始就明白孩子的良苦用心,但还是用心配合每一个情节。

人言,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曾经的她也是在水一方,风华正茂,拥有属于自己的峥嵘岁月,当结婚生子,青丝渐染,身份有了转换,生命从此过渡到了另一个阶段。


身边有很多女孩子在结婚生子以后,无论是谈论的话题还是生活的主题,大部分都是孩子,因为有了孩子,生活多了份乐趣,生命的重心也才更加多了点分量。

以前孩子父母,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多事情开始逐渐明白,开始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们感动于故事的某一刻,似乎也能明了作为父母的他们曾经的良苦用心。

生命的延续某种意义上或许就是为了纪念,我们终究是无法改变曾经,但我们却可以早一些明白,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很多时候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身经历才能明白,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一些遗憾,才能让自己不留遗憾,从别人的伤感中看到一些期许,才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我们努力的挣扎于这个世界,总是为了满足一些期待,在人生尚有归途时,尽一些心力,多用一点时间,不要当自己直面死亡时,才有所顿悟。

可能逻辑有点乱,但我想说的是《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好电影,那些拿着技术和结构来说电影硬伤的,哎!搞错了重点,看什么都是毛病,生而为人,务必善良,共情力很重要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