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影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仪式感中的执念,多是隐含在形式感中的纪念,偶尔回看,有所依凭的是可以证明未曾遗憾。

——晰瑞


高三那年是没有留下毕业照的,这也是作为后来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当那些熟悉的名字逐渐模糊,那些曾经的声音变得沙哑,能够证明曾经存在证据只能是重合的记忆。

有些话只可意会,说出来便显得矫情,一旦与人说,便又有造作之嫌。更多时候总是看着照片里那依然清爽的面容,微微扬起的嘴角,仿佛定格在那时的美好从未散去,里面的人在某个平衡时空依然欢聚。

因为有些事不能强求,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能够在山一程,水一程中,有交汇的伴行,已然是何其幸运。

那时候想着留影,用集体的名义包装着自己不可言说的情绪,在众多的身影中,唯一能停驻目光的仅仅是那双乌瞳。


对于那些影像的执念似乎从来不曾变更,所以后来端起了相机,做出了影集,偶尔扫街过程中,也会定格那些匆忙的身影,从那些细微的表情中去想象那个人身上的经历和曾经。

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所有的影像通过想象就能变得与真实一般,从静态到动态,从黑白到彩色,画面的呈现除了纪念,似乎还有抚慰。

有段时间我也在想,一些画面的留存真的有意义吗?

那一年,尝试着每天拍一张照片,当做日常的日记,把一些光影作为记录语言去诠释生活中的片段。后来,再看到那些照片,几乎能理科想起当时的事情,当时那微湿的空气和透过林间的光斑······

显然,比起文字的百转千回,一张照片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文字上的极致也无法把一个人相貌描绘的淋漓尽致,但哪怕是一个拙劣的摄手,也能把一个人的最真实的样子予以表示。

长久以来的执念从来没有改变,总想给自己留下一点什么,无论是文字上的表达还是视觉上的呈现。这种冲动源于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看到过太多人间悲喜。存在于其中的动容时刻叮嘱着人间有些故事需要被一些人记得。

从“焦裕禄的合影”到“他(毛泽东)看见了”的热搜,似乎都在表达着那些或遗憾,或感动的瞬间,其中有后辈们坚持和努力,也有对于先人们的告慰和怀念。

当时间线不断往前,我们很难想象照片上那些人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些历史变成了故事以后,终究是或多或少多了些演绎的成分,但因为有了那些画面,才让我们能够相信有些片段,并非杜撰。

作为一个文明的细胞,我们靠着一种传承证明着存在,作为个体我们依附于别人的回忆证明着自己的痕迹,或许我们都是害怕被遗忘的吧!

看着相册里的那些曾经熟悉如今却再也没有交集的画面,回想起当时的言语交谈,那些似乎离自己很远,却又一次次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某个无聊的日子里,那么近,那么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