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承转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故事叙述的平平无奇,省略了前面的过程直奔结局,没有可不可以,只存在想象中的或许。

——晰瑞

这个世界会讲故事的人并不多,能把故事讲好的人更少,有些故事的发生需要背景,有些情节的高潮需要铺垫,也有一些内容的闪光需要创造,从影片中的剧情到现实中的场景,不断延伸着人们憧憬的同时,也在勾勒出这芸芸众生,你的故事从哪里开始,又是从哪里剧终?

人情

在所有的情节中,勾连着的多是感情,无论是作为主线还是作为支线,总能被讲述着编排出不一样的画面,有时候伴随着一些偶然,有时候夹杂着羁绊,无论怎样,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这个话题似乎总是充满着无限的热情和精力去探究,并且不断复盘,力求能找到一个通用的方法来提炼出通用的方法。

而这些通用的方法在后来多被一些讲书人编进不一样的故事片段,继而被反复改编,不断上演,无论是作为一种期盼还是作为对现实的映射,总还是能勾起人们情感的时而欣喜,时而潸然。

但故事中的情节总是被时间追赶,起承不过一个章节,人们即便是知道结局是怎样的,也还是更愿意看其中曲折的片段,从错肩到误判,从别离到相见······在这些百转千回的故事中,把自己带进其中。

情感故事的结尾在剧情中大多圆满,即便是伤感也总能留下一些唯美的画面以人们闲暇消遣,无论是作为回味还是作为凭吊,对现实虽然没什么参考,却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情感指导,彼此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到足以形成片段的程度,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对未来的探讨。

无论是同学还是同事,勾连的关系止步于场景,在那些特定场景中存在的第一支撑最终是彼此句点的前奏,无需多言,更不必深究,深入解析,一地狼藉,过多了解,情感自已。

“原本就是因为某个趋同的目的而聚集,又何必谈什么情感和情绪?”我们终究是现实,我们一直在克制,我们都有各自的故事,没有必要被人情这个命题套牢,更何况,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人情值得备注,哪有那么多关系一直稳固?

事情

“我只看中结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结果的诉求远远大于对过程的关注,有的人要用结果来证明价值,有的人要用结果来获取效益,还有人要用结果来推演另一个结果。

依然是起承转合中的结构,不过在事情中,如果结果不能完美,起承转哪怕做的再好,也终究是不能匹配,终究是显得狼狈。

有时候我们看中的真的是结果吗?更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在做好了所有以后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这样更难以让人接受?人们经常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个世界终究是功利的,无论怎样的付出总还是有所求,哪怕伪装的再怎样高尚,目的性一定是有的。

所谓“不问”的意思也并不是“不想”,古代的智慧倡导的是“以不变应万变”,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但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无论是这种态度还是这种方法,终究是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是因为所谓的“万变”始终是要围着“不变”作为导向,所谓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不过是既有能力下的自我放纵。

正像是《遥远的救世主》里面对男主的评价“元英不是执着出人头地的人,有口饭吃就知足,喜欢清静”,有能力执着,但不执着,这样才有资格说“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很多事情在进行过程中,不断的有人进场,也不断的有人离席,其中滋味万千,才是人间最真实的画面,有些结果在事情开始的那一刻就有了预演,也就谈不上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判断,也或许对于那些判断,身在其中我们并没有那么在乎,结果只是一个终结,好坏并不重要。

后记

现如今,无论是对于人情还是对于事情,有了更加正确的对待和区分,也有了自己执行的原则和标准,在自我约束中寻找着一些尽可能妥帖的方式去看待,看待众生芸芸,看待众说纷纭,玩味着各种滋味的同时,也在简述着各色故事和在故事中的人,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并存其中的有沉静的悲喜,也有喧扰的忧思考,不过这些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人战争而已,当起承转合作为一个流程去规范所有的内容以后,也就没有什么刻意和或许,故事叙述的平平无奇,省略了前面的过程直奔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