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三年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俗语

1993年春节我国取消粮票制度,这在共和国粮票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笔,粮票制度的废除更深层次的也是在表达着另外一个意思,另外一个声音:“你们放开了吃,我们供得起”。

当资源已经足够充裕,我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观念遭到冲击,行为必然也发生变化,知识有些时候那些曾经的经历还是会在身上留下痕迹,演化成后来改不掉的习惯,消费就是消费,而不是浪费。

周末朋友来找我,顺便修一下双肩包,他的那个双肩包在我印象中自打大学刚毕业工作就一直背着了,时至今日也有七八年了,他也曾背着它走南闯北,日晒风吹,终究是难抵时间风化,底部夹层已现磨损。

去了几个修衣店,店铺都修不了,原因是那种布料太厚,不容易缝补,普通的钢针穿不过去,建议去修鞋的摊上看看······

时至今日,我们很少会缝补东西了,无论是衣服还是什么,一旦坏了,更多的选择都是再买新的,甚至有时候,一些衣服上染上了除不掉的油污都会直接丢弃,也就谈不上费心劳力去做进一步的处理。

能听到更多关于缝补的故事大多还是在一些曾经的故事里,有《红楼梦》中的晴雯补裘,有孟郊笔下的“临行密密缝”,有《周总理的睡衣》里的一针一线,有前年上映的《你好,李焕英》里面那个把窟窿绣成花儿的母亲。

80后、90后一代小时候大多也经历过物资紧缺,每个人家里多多少有都会有几件缝着补丁的衣服,即便没有也多多少少有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留给弟弟妹妹穿。

记得中学的时候是在学校大食堂吃饭,去食堂晚了或者进食慢了,很大可能就是没有饭或者吃不饱,也就是在那时,不自觉地养成一些至今改不掉的习惯,尽管如今想吃什么都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迫,但“速度”还是难以放缓。

然而,有些习惯终究还是让后来人费解,那些成长次时代的孩子们,有着超越前代的创造力和资源,也有着前代人经历过而他们却并不理解的那段过往,很多时候作为逐渐老去的一代人也没有指望他们能够理解,只是有时候也会害怕自己的一些习惯会成为他们厌恶的动作,纠结的画面。

我们总是期待一代比一代好,事实上,社会发展也正是基于一代比一代好而不断进步,这样的进步伴随着一个个旧思潮的落幕和新思想的兴起,只不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我总还是想着一些更加现实的问题,关于生存和生活,关于承受和享受,关于消费和浪费。

无论是方式还是习惯,大多都是对于个人而言的,这个世界自是有人能够365天不重样的换新,但也有人执着于那“缝缝补补”,关于讲究还是将就重要的还是看自己心情,到了将来某天尽管还是“男儿至死是少年”,却也不再在乎那世人的眼光千般,手中的物什怎样颓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