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萍水相逢,又何谈交浅言深,一些界限,既是距离也是情感。 ——晰瑞 ![]() 前几天“苹果商店”下架一批长时间不更新的App,现如今,即便是任何一款软件,都会不定期不定时的更新,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巨头大厂,“更新”作为一依然活着,依然有活力的证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作为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外显特征判断的。 微信也在不断更新,尽管这几天网传微信开始内测“朋友圈转发”的功能,但我想聊的却是早之前微信对于“联系人”和“朋友圈”的权限设置。 微博单单是公布可以显示登录人IP这一功能,就已经在舆论上掀起轩然大波,其中褒贬不一,表达各异,但终归这项简单的功能对于厂家来说从来都不是技术性的问题,对于大众来说也从来都不是隐私的问题。 对于微信的权限设置也是一样,张小龙一直强调微信要做的是一款“小而精”的即时通讯软件,因为这种“通讯”在后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触角越伸越长,单单是内存已经不能算是“小”了,随着联系人的不断增加,内容必定更加庞杂。 ![]() 无论是图片,信息,广告还是语音,但凡联网,必有缓存,这一点对于很多手机来说并不友好,我不晓得一些权限的设置是否有这方面的考虑,但于个人来说,一些设置的确避免了这种问题,就比如“仅聊天”。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有上限的,一个人日常联系的人也是简单的,在这简单中,有一些出于需要,有一些没有必要,就比如工作和生活上,最经常聊谈的就那么几个,这是“出于需要”,还有一些人添加更多的是给你推送广告和某些讨要,这就是“没有必要”。 就我来说,关系越简单,结果越美好,表达越直接,联系越长久,这个世界很多问题都是出在表达上面,有些表达言不由衷,有些话语暗含深意,当“朋友圈”成为当代人众多表达窗口中的一项,似乎也承载了一些意志和情绪。 ![]() 对于一些情绪和关系,我向来不想表达的过分克制,毕竟生活已经不易,没有必要再去压抑情绪,尤其是对我而言,更多人眼中的“内向”,一些窗口成了为数不多的释放和消遣,所以终究还是没必要去迎合谁,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会定期的清理一些关系,也就是删除联系,我会对一些人做分组处理,无论是设置权限还是“仅聊天”,至少表明了某种尊重和距离。 当然,我还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整理,或许没有我做的这样极端和赤裸,那或许是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话题。 朋友圈的权限有“部分可见”,联系人的设置有“仅聊天”,有时候这种权限和设置既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那些自以为的关系就真的是关系吗?我对别人有所区分,别人自然也是对我有所判断,所谓“自知者明”,要知道自己的斤两,更要明白自己的身份。 经常性的也会这样提醒自己,有些关系是水到渠成,有些表达以舒服为初衷,一些人冷漠即是平等,有些人不喜欢不必强融。 |
|